到了吃飯的時候,炊煙伴隨著烤麵包的麥香從老奶奶敞開的廚房裏飄散出來。
那個正在山上隨著表哥放羊的男孩子,早已迫不及待地想要飛奔回家了。他知道這個時候老奶奶的新出爐的烤麵包早已擺上了桌。
男孩子有一雙海水一樣清澈的大眼睛,卷卷的頭發濃密密地長在大腦袋上,就像他身邊小山羊的尾巴。他歡快地在金黃色的田野上奔跑,兩隻牧羊犬正圍著他撒歡兒。
老奶奶圍著一塊粗花布的圍裙。她花白的頭發編成了一條長長的辮子,整齊地盤在頭上。如果老奶奶把盤著的辮子披散開來,發可及腰。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老奶奶再也沒有剪過頭發。
老奶奶雙手沾滿了麵粉。她那慈祥而溫和的臉在紅彤彤的爐火下發光,晶瑩的汗水從她紅撲撲的臉上流淌下來。
老奶奶開始做麵包了。她一次要烤十幾個大麵包,因為老奶奶知道她的孫子,孫女們最愛吃她烤的大麵包。他們又都放假來到了老奶奶家。
老奶奶走到磨房裏,從大木箱中舀出新磨出來的麵粉。她用上次烤麵包時留下的麵團做酵母,加水和麵,揉麵。隻見一塊塊的麵疙瘩,在老奶奶的手下漸漸地變成了一個柔亮,光滑的大麵團。然後,老奶奶把揉好的大麵團用布包好,放在一個大陶瓷盆裡。老奶奶一般會在前一天揉好麵,然後放上一晚上或是一天一夜。有的時候發酵的時間會更長,可以放上兩,三天。
老奶奶的廚房旁邊,有一個烤麵包的大爐子。那是當年老爺爺用一塊塊的石頭親手壘建起來的。拱形的爐體,裏麵像個小山洞,洞中用石頭隔成上下兩層。上層放麵包,下層燒柴火。整個烤麵包爐,經過常年累月的燒烤,石頭已經被熏得黝黑黝黑的。
老爺爺早已經不在了。老奶奶常常撫摸著那些黑黑的石頭,她彷彿觸摸到了老爺爺的雙手。那紅紅的爐火就像是老爺爺的炙熱的心,時刻地溫暖著老奶奶。
麵發好了。因為氣泡膨脹,原來的麵團變成了更加碩大的一團。大麥發酵的特別的氣息從氣泡裏冒了出來。老奶奶隻要湊上前去聞一聞,就知道麵團已經發好了。
老奶奶做出十幾個大麵包胚。然後,她把揉好的麵包胚放到烤麵包爐裏,讓柴火慢慢地把麵包烤熟。老奶奶用鬆木或者果木烤麵包,她還把從山上采回來的葉子圍在爐邊。這樣鬆木,果木和葉子炙烤出來的香氣就慢慢地滲透到麵包裏去。隨著紅紅的爐火,麵包的麥香和著特有的樹木和葉子的熏香從烤麵包爐裏飄散開來。
當老奶奶把烤好的外表焦焦脆脆的大麵包擺在餐桌上的時候,她的那一群孩子們已經向小餓狼一樣地跟了進來。
老奶奶不僅為孫子,孫女們準備烤麵包,她還做了他們最愛吃的紅菜頭濃湯,洋白菜,西紅柿,紅蔥頭的沙拉,還有奶酪和熏火腿腸。
孩子們狼吞虎咽地吃著,老奶奶微笑地坐在桌角。她一邊揉著酸脹的雙腿,一邊和藹地說:“不急,不急。還有,還有。你們慢慢吃,別噎著了。”說完,老奶奶揪下一塊麵包,蘸著碗裏的紅菜頭湯慢慢地嚼了起來。
那一刻,老奶奶的烤麵包和吃麵包的樣子永遠地停留在了時間的記憶板上。當年的那個男孩子的思緒隨著對老奶奶的思念飄向遠方。。。
畫廊裏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