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錢學森為何拒絕胡耀邦的建議

(2019-04-04 06:46:36) 下一個

人格因拒絕而偉大

1930年10月24日,楊開慧潛回板倉看望母親和孩子,被軍閥發現並抓捕、投進監獄。迫於巨大的輿論壓力,有“殺人魔王”之稱的何鍵並沒有對楊開慧動用酷刑。審官提出的條件更是“優惠”:楊開慧隻要宣布同毛澤東脫離關係即可自由。

楊開慧回答:“死不足惜,但願潤之革命早日成功。”審官“苦口婆心”勸說不成,一再降低要求:從最初要求楊開慧登報申明,到隻要求在聲明上簽個字,最後隻要求點個頭就可以了。是的,隻要點個頭。但楊開慧都予以堅決拒絕。

點個頭,一瞬間的事,真是“俯首”之勞,易如反掌,而獲得的卻將是一生的“自由”。

孰輕孰重?

傻子都明白啊!

更何況,好漢不吃眼前虧。

更何況,為了年邁的母親,為了年幼的孩子,點個頭,夫君會理解的。

很多人都會這麽想。

但楊開慧就是拒絕點頭。

楊開慧真是“傻”到家了。

因為在她的心中,毛澤東領導的革命成功比一切都更重要!她堅守內心的信仰,一絲也不動搖!

拒絕點頭,就意味著被殺頭!

世界上,還有比這最偉大的拒絕嗎!

1930年11月14日,楊開慧那顆高貴的頭顱落地了!整個世界因此失去了重量!

譚嗣同十二歲時,經人介紹向大刀王五學習劍術。大刀王五是清朝著名的義俠,與清末三大高手燕子李三、黃飛鴻、霍元甲齊名。他本名叫王正誼,1844年生,祖籍河北滄州,回族人。譚嗣同一直袖口藏劍遊曆大江南北,沿途結交義士豪傑。甲午海戰失敗後,譚嗣同攜劍北上救國。譚嗣同勸說袁世凱營救光緒帝時,也是藏此劍於袖中。袁世凱之所以表麵上假裝答應譚嗣同,在一定程度上是懼於譚嗣同袖口藏劍。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9月21日,西太後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捉拿維新派。譚嗣同自然是要被捉拿的頭號維新派人物。被捕前一日上午,譚嗣同去看望避居日本使館的梁啟超,梁啟超執意勸他留在使館不要走了。下午,使館的友人又到瀏陽會館,敦請他趕快去使館暫避一時。譚嗣同直言再次拒絕。晚上,大刀王五再次趕到瀏陽會館,力勸他即刻移居源順鏢局,等天明城門開啟時,混在鏢師之中,隨鏢師出城。譚嗣同堅定地說:“各國變法無法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起也。有之,請自嗣同始。”並要求大刀王五馬上離開。大刀王五無奈,隻得離開。

一天之內,譚嗣同有三次避難的機會,但都被他拒絕了。他拒絕,是因為他要用血喚醒民族的覺醒。譚嗣同被捕後,在獄壁題詩一首:“望門投宿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這“兩昆侖”,一是指康有為,一是指大刀王五。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刑場就義那天,圍觀者上萬人,神情沒有絲毫改變。臨刑前,譚嗣同慷慨激昂地陳詞:“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科學院放言,要授予錢學森科學院院士的稱號。多麽崇高的榮譽啊!多少人求之不得,夢寐以求。但錢學森不希罕,他拒絕接受。

連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都不理解,親自做錢學森的工作,勸他接受,認為這樣有利於中美關係。可錢學森還是堅決拒絕了胡耀邦的建議。他說:我當然熱愛我的祖國!當年美國驅逐我,不給我平反,我這輩子也不會再踏上美國的國土!

薩特得知將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後,通過多渠道明確致意評委會:不要將此獎授給他。可評委會還是將他確定為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薩特隻好明確宣布:拒絕領取!因為他拒絕一切來自官方的榮譽!那麽巨額的獎金,那麽崇高的榮譽,薩特說不要就堅決不要!

解放後,阿炳已經窮困潦倒,老得一身的病。官方的專家找到他,要錄他的曲子。阿炳早生疏了,在官方專家一再的懇求下,阿炳勉強同意。在練了三天後,阿炳讓錄了六支曲子。在被要求繼續錄其它曲子時,阿炳拒絕了。官方專家以可以多獲得稿費相勸說。阿炳斷然說:這哪是我以前拉的樣子,如果再拉,那就是糟蹋聽眾的耳朵了!就這樣,阿炳僅留下了六支自己很不滿意,而被眾人視為天籟之音的曲子。就算不餓死,阿炳也要尊重藝術,拒絕拉爛曲。

人格,因為偉大的拒絕而凸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