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俺帶著孩子在路邊等車。一回頭,發現一大排石碑,寫滿了字。必須走近了才能看清楚。
上麵寫著“新中國的建立,激發了國內廣大知識分子和海外學人的殷殷報國心。許多國內著名科學家和以華羅庚,錢學森為代表的一大批海外歸國專家,成為科學技術發展的奠基人,開拓者。在很短的時期裏,初步建成有中國科學院,高等院校,國務院各部門煙酒單位,各地方科研單位,國防科原單位組成的科技體係。與此同時建設國家科技創新基地。”
“一九五一年二月,中科院決定近代物理所社會所等在中關村征地並於年底開工建成。一九五四年一月,近代物理研究所大樓在中關村建成,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第一個入駐中關村。隨後,力學研究所,計算技術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化工冶金研究所等科研大樓也相繼拔地而起,相關人員,設施陸續遷入,形成了我國科研,教育最集中和最龐大的區域。”
車來了,孩子鬧著上車,俺就沒看全乎。
回美後,狗了一把,看到這篇文章。您要是不想看,聽俺侃大山也行哈。
http://www.ocan.com.cn/li/zgcbq.htm
話說民國的中央研究院啥的,主要分布在南京上海,後來讓老蔣帶著跑台灣不少。中共中央遂決定重建。合並北平研究院和中央研究院,並移址北京。
院長選定毛同誌的哥們,郭沫若。院址所在地就成為當務之急。首屆清華大學留美生,前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同學出任副院長並負責建院。
哈佛博士竺可楨
按理說,北京東南的朝陽區,就是現在的機場,商業,使館區的地方,比較空閑。可是東南是運糧走水機槍大炮坦克車的,如果在那裏大興土木,兵馬糧草運輸咋辦?不行。竺老頭領著人在北京西頭晃悠,那偏僻就去那。公主墳,臥佛寺,八寶山。
北京西北郊那嘎達也有墳場,據說是埋葬太監的墓地,平時沒人光顧。離那沒多遠有幾座挺不錯的園子。啥圓明園,頤和園,惇親王(奕綜)府(後改名清華園,遊美學務肄業館,清華學堂等),藍旗營,啥啥的。
這不光偏僻,且還小有文人氣息,有二所大學,一大一小,分別叫清華大學和燕京大學。
經過多番考慮,黨中央決定在靠近清華大學燕京大學附近的荒郊建立科學院。
那時候已經不興跑馬圈地了,因為已經有地圖了。科學院首領在地圖上拿紅筆畫了一個大圈,將農科院(雙榆樹)以北,燕京大學東南,清華大學以南的地全部劃分為科學院。相當於從三環裏到四環外,老大一塊地皮。
上報給國務院,不知道被軍機處的誰給壓下,肉包子打狗,沒聲了。
突然,科學院從小道消息打聽到,清華的梁思成暗中送雞毛信,說國務院已經批準人民大學和民族學院的地址。那就在科學院的圈地附近嗎。豈有此理?科學院立馬走後門,再次申請。國務院批示,黃莊附近的荒地往北一直到燕京大學,藍旗營,保福寺(過了保福寺就是清華大學了)4千5百畝地歸中科院。比原來申請圈地少了一小半。整個啞巴吃黃連地說。
為避免夜長夢多,中科院立馬破土建立第一個研究所,近代物理所,後來改名原子能所。
中科院第一所近代物理所,第一任所長兼副院長吳有訓(中),第二任所長錢三強(左)。
插一句。科學院建院初期,地盤雖說荒郊野地,太監的墳場,也不是沒有人煙。也有些小地主老地主啥啥的。當然,三八大蓋走過的地方,地主自動消失的說。
當年為了爭分奪秒,科學院急火火的興土木。同時蓋好幾座樓,除了近代,遠代,旁代物理等樓以外,還蓋了幾座小樓,為了讓曆史所,經濟研究所,語言所等搬進來。可是這些搞文學的人,不知道為啥,看不起拉坐標尺,刷試管的人。都是書呆子,為啥有些書呆子看不起另外一些書呆子?結果人家學文的磨洋工,拖著沒搬家。
國家剛解放,新建的樓哪能空著啊?後麵排隊的微生物所,化學所什麽的說,這破房子雖然簡陋點,也是新的,我們就跟這湊合吧。得,本來給曆史,語言,經濟等文科所的樓變成生物,化學所的樓了。
科學院選的這塊地,沒有名字。盡忙著搶地蓋樓了,連地名都沒搞清楚。從城裏每次打的去中科院,必須跟人家說,去藍旗營,清華園,燕園啥的,否則沒人認識。
忙過一陣子,蓋起來幾座樓,科學院行政處開始辦公了。需要印製信封信劄信紙等文件用品。就派出一哥們出去調查研究,到底這地址是啥名字?總不能寫北京西北郊某地,太不正式了。
這哥們,俺估計他的辦公室就在那幾座新樓裏麵,吃了午飯,在附近溜個彎啥的。就看見有個老宅子的老牆上麵赫然寫著三個大字“中官屯”。(估計跟棺材啥的有關吧?)中官屯,這顯然這就是這個地方的名字了。
不巧,負責調查地名的這哥們是南方人,C,T啥的音經常混起來。他出去轉悠一圈,把科學院的地址名,中官屯,搞明白了。回來匯報說,這地方叫“中官屯”。邊上負責紀錄的秘書把“中官屯”聽成“中關村”了。
中科院大佬吳文俊(交大),李四光,錢學森(交大,清華)
轉眼,各種信封信紙文件啥啥的都打印好了。這哥們一看,懷啦。地名搞錯了。是“中官屯”,怎麽寫成“中關村”了?
咋辦?領導說,建國初期,國家百廢待興,銀子比大米還寶貴。哪能亂花錢呢?既然紙張啥啥的都打印好了,中關村就中關村吧。有什麽區別?反正沒人聽說過。
從此,中科院所在這小農村就叫“中關村”了。
話歸正傳。建國初,中央首長及隨軍家屬進駐北京城。位於市中心黃金地帶的北京大學立馬成了後娘養的。很多人鯽魚北大的那片地盤。
中央遂決定把位於中南海後邊的北大當二奶一樣,趕出京城,到西郊跟燕京大學合並為一,仍叫北京大學。
北大的小嘴厥的老高,被趕到西郊,連房子都沒有。咋辦?丫鬟住在哪兒?國務院就把原來科學院想占沒占到的那一半,從黃莊以南到雙榆樹農科院以北的地分給北大。
北大呢,第一個孩子,從小嬌慣壞了,得寸進尺。說不行。我們跟燕京大學合並,可是分給我們這地盤離燕京大學還隔著一段距離(中間隔著中關村)。
哇哇一哭。北大老校友,國家啥部啥長出麵調停。說這樣吧,北大和科學院地盤對調。北大和燕京連起來,科學院呢也沒少地盤。
科學院那邊誰誰小算盤又開始劈啪撥拉開了。幹嗎啊?我們科學院的大樓已經挖坑打地基了,推倒了重建,這錢這時間誰賠給我們?不幹!
燕京大學後麵往北是圓明園,往西是頤和園,都不容易擴。最簡單的就是往南到黃莊,往東到保福寺的地盤。可是卻被科學院捷足先登,近代物理所大樓已經打地基了,還建了個啥中關的村子。
北大立馬一把鼻涕一把淚,要求回到原先的老房子,回到北海,中南海那嘎達去。中央也有點傻眼,趕緊勸北大“乖,別哭,給你蓋房子。”遂下令中科院劃出地,分給北大。為了安慰北大被遺棄的小心靈,並決定把清華大學拆散。清華的一些專家名人往西移五百米,歸北京大學所有。
科學院不幹。清華大學也含冤。憑啥漂亮的人,好好的地盤被強行歸給北大?不行。遊行。天安門廣場見!
大家都有冤屈。
科學院本來要圈萬畝良田,憑啥就給不到一半,還得分給別人?
清華大學高材生華羅庚及弟子楊樂(北大),張廣厚(北大)和陳景潤(廈大,因口吃在北京四中教書誤人子弟,後調入中科院),。
北大本來吃香喝辣的在市中心,皇帝邊上。憑啥被發配到荒郊野外,還不給地蓋房子?燕京大學也喊竇娥啊,司徒雷登剛一走,就得改嫁了?
北大物理係學生毅然嫁給八路軍129師政委同誌(左)。燕京大學創始人,杭州人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右)
清華本來地頭蛇一條龍,獨門獨院的,憑啥要在邊上蓋別墅,還得把自己得力的管家傭人分出去給新來乍到的?
清華教授梁思成及美女加才女夫人(左),錢鍾書及夫人(右)。
誰不冤屈啊?
中央再次傻眼。派出清華教授,北京副市長吳晗(左二)出麵調停。吳晗立馬掏錢請中科院,北大,清華大學等人吃飯,喝酒,洗腳,外加各種禮物啥啥不說。
吳副市長走到清華邊說:“他北大人小家子氣,有愛哭愛遊行的毛病,咱清華大家子氣。咱們姓什麽?清,姓清。為啥?因為咱們是清流的領袖啊。咱們清流為啥論資排輩,曉得嗎?就是要你聽話,不得造反啊。國家讓你上刀山,咱們不下火海。國家讓你跳崖,咱們不落井。咱們是為國家培養棟梁之才的地方,不能跟著他們一起墮落啊。就讓著點他們又怎麽著了?咱清華地皮這麽大,一分沒少,就分出去幾個傭人,吵什麽吵?”吳晗這麽說,清流領軍的清華隻能把打落了的牙齒咽肚子裏。
把自己人穩住,吳市長來找科學院的,說:“看我們清華多大方。你科學院也得悠著點。海外剛回來那些人,戶口還沒著落呢。國家允許給你們變成城市戶口,吃商品糧,你們就知足吧。”科學院一想,將來的地盤是小,眼前的口糧是大。丟卒保車吧。誰敢說話?
中科院童第周(左二,複旦),熊慶來(楊樂,張光厚的導師)還有協和的湯飛凡,張孝搴,清華的梁思成
最後,老吳來到北大的桌前,一舉杯說:“你北大瞎鬧騰什麽?皇上發話讓你搬出京城。潑出去的水,還能收回來嗎?已經給你不少好處,見好就收吧。大家都是讀書人,進士,榜眼啥探花的。有事好商量嘛,動不動就挑旗遊街,成何體統?”北大一想,雖然二家人擠在一家地,地方小點,也將就了。何況還占了些小便宜呢。得便宜賣乖,咱們也給老吳一個麵子吧。
最後各方達成協議,科學院中關村劃出一千畝地,給北大,命名中關園。清華數理文學等各院係歸北大。北大的工學院係歸清華所有。清華學製增加一年變五年,用以鍛煉忍辱負重的本領,以保持清流領袖的地位。北大擦擦眼淚,放棄上訴。後來沒高興幾天,北大的農學院,醫學院,地質,政法啥啥的也給分出去,單獨成立學院,這是後話。
弄了半天,折騰了一番。最後三方每家都虧空巨大。中關村本來地盤就比設計的要小,還必須分出一大塊給北大,成立中關園。清華本來文理工齊備,忍痛割掉文理,就剩下工學院。以至日後一直耿耿於懷。北大本來中國高教元老,皇宮邊上的房子,楞給強占去了。換來一小片中關園。進趟城還得打的。
N十年後,當年的荒郊野地,被科學院,北大,清華搞的,寸土必爭,交通堵塞嚴重地說。
小果子,豁牙真的不來了嗎?
沒去家裏請請? -r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