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雜記

采集家壇的學習種果樹和他在車壇的Steelers的一些隨筆及胡說八道。
正文

【說書】古典音樂:第二幕:莫紮特(9)

(2009-06-30 10:55:11) 下一個
第一幕(序曲)班門弄斧: (I),(II),(III)。
第二幕:莫紮特: (1),(2),(3),(4),(5),(6),(7),(8)。

1769年,乾隆34年的12月,莫家父子的馬車奔赴意大利。



現在那誰誰出門,去迪斯尼,紐約,還是到荷蘭,意大利,法國玩。如果是美國的窮農民,就要省吃儉用,攢一筆資金。如果是國內的人,都是腰纏萬貫到各處轉一大圈。

古人那時候出門不帶盤纏。如果是唐僧等眾人就是四處化緣。如果是令狐衝,楊過啥的,好像跟國內人一樣,公款白吃白住。如果是老農俺,就得沿街乞討,到老地主家喝碗稀粥,老別家撿個剩饅頭,四黑家要盤戚風蛋糕,豁牙家偷幾個貝多芬包子。



莫家周遊列國,是靠沿途賣藝。以前是到貴族私人官邸啥的表演,現在他們旅行演出經驗豐富,直接做廣告,舉行趴不列課音樂會了。

意大利那時候,還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為啥?請莊先生給補課),處於被什麽法國,西班牙,還有奧帝國四分五裂的地步。有點春秋戰國時期的味道。意大利北方文化藝術名城米蘭和佛洛倫薩當時都歸屬奧地利皇帝。

莫紮特出國有二個主要目的。一是留學,拜訪名師,學習意大利的語言,風土人情,見世麵。第二個目的是audition,找工作,因為最好的工作就是在宮廷或者教會裏做禦用音樂家。此行找工作為主,賺錢為次。老莫很有vision的告訴妻子“隻要能找到一個牛叉的工作,讚譽和掌聲就是金錢”。

後來因為找工屢次失敗,莫紮特迫不得已開創了音樂家以“教琴,開個人音樂會(或者街頭賣藝),作曲寫作等”為生的先例,為後世之楷模。音樂家是集“教師,contractor,freelance writer”三位為一體,身兼三職,2Q1Q都高的人。這是後話。

第一站,來到了“羅米歐與朱麗葉”的城市,Verona。拉丁文化的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啥的都喜歡載歌載舞。聖誕期間的維羅納正是盛裝舞會的季節。人們上街都帶著個假麵具。小莫第一次見到這個,特雞凍。他寫信給姐姐匯報說“你真的應該來這裏。人人都帶著假麵具,甭管熟人還是生人,見麵根本不用打招呼,煩冗的禮節都省了。想出這個主意的人真是天才啊!”

Tom Cruise in Stanley Kubrick的電影《Eyes Wide Shut》


小莫對意大利充滿了新鮮感,意大利人對小莫也是好奇,粉絲成群結隊的。有人死乞白賴,一定要給小莫免費畫像。估計意大利的畫家可能過剩。

盛情難卻,小莫坐了二天模特兒,留下了這幅著名的肖像。



下一站,歌劇聖地米蘭。這裏的總督是一位薩爾茨堡人,老鄉,對莫家非常友好。小莫,除了演出,整天就是泡在劇場,聽歌劇。咱們的teenager,對女同學已經有一定的鑒賞力了。比如,他寫信給姐姐描述米蘭歌劇院的女演員說“第一女高音(Prima Donna)唱的還行,就是長的有些苦大仇深(she is rather ancient and ugly as sin)。第二女高音(Seconda Donna)長得像一個鉛球鐵餅運動員(she looks like a grenadier)。”

這二位大牌女高音咋樣?卡巴列,卡老公,薩瑟蘭。老帕年輕時候比薩瑟蘭還是耐看的。


米蘭是個美好的城市。在老鄉總督的幫助下,剛過14歲生日的小莫受邀為今年的歌劇season(歌劇傳統季節是秋天開始到春天結束)寫開場戲的殊榮。小莫答應玩完了回來就寫(當年歌劇不能一個人躲在山洞裏寫,先要等劇本,然後必須跟主要的歌唱演員一起,寫出適合這些人風格的歌劇。outsource這詞,那時候還沒有發明呢)。一個外國人被米蘭歌劇院邀請寫意大利歌劇,這相當於中國球員加盟皇馬差不多吧?

小莫太雞凍了,可他必須離開米蘭。他必須去Bologna。18世紀,波隆納這名不見經傳的小城鎮可是相當於武當山,少室山的地方,因為這住著當代最牛B的音樂教授,怕追8226;馬蹄泥(Padre Martini)。怕教授是第一音樂理論家。音樂家都渴望一見怕教授,因為隻要怕教授一句話,一封推薦信,立馬就能拿到工作offer。每天他家門口,排隊拿號等著見他的人恨不得從意大利能一直排到上海。就這麽牛!你想見,哼,人家還不稀罕呢。

但是莫同學能夠見到怕教授,因為他的推薦信很強大。莫同學不光有當代音樂名家的推薦信,而且還有政府大官的推薦信。

這天,怕教授門前,熙熙攘攘,排滿了人。小莫一揮手裏的總督推薦信“嗨,勞駕,讓一讓,我夾個塞兒。”敲門,遞上名片,推薦信。小書童說,先生正在午睡,你在門外候著。烈日炎炎可腦袋照啊,莫同學汗流浹背的等在門外。還好沒有讓三顧茅廬,怕教授睡了一覺,喝了一杯茶,就把小莫叫了進來。



老頭兒當場給這個嬉皮笑臉的小頑童出了N道難題。俺對音樂一竅不通,具體啥題目,就不侃了。簡而言之,甭管啥難題,小莫都是迎刃而解。平時沉默寡言的老怕教授非常高興。留小莫吃住,並教習小莫很多對位法的精義。臨了還給小莫寫了一封推薦信。

小莫同學拿著當代第一教授的推薦信進軍古城佛洛倫薩。

佛洛倫薩是文藝複興的聖地。這嘎達不光有很多音樂家,而且畫的,作的家也特多。莫同學拿著怕教授的信,跟各種家交流,易如反掌,並把他們都震的一愣一愣的。在佛城,他們還見到了一個重要人物,統領意大利的大公爵,未來的奧地利皇帝,Leopold。大公在小莫六歲第一次去維也納的時候曾經在皇宮裏見過他,此番重逢,更加喜歡。莫家此行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找工作”。得此人賞識非同小可。

離開佛羅倫薩,他們來到了歐洲政權的中心,羅馬。就是教皇的老巢,梵蒂岡。

莫紮特手上已經有很多名人的推薦信了。在羅馬也是暢通無阻的。用現代話就是,他們有很多後門!

可是教皇的後門九九十八彎,深藏不露,死活找不到。

這天,小莫獨自一人遛彎兒,聽到遠方有合唱團的聲音,就不自覺地溜達進了一個大教堂。這座教堂叫西斯汀教堂(Sistine Chapel),挺宏偉壯麗的,房頂上有個叫米開朗基羅的意大利人畫了不少裸體畫。



教堂裏麵正在演出一個複調合唱名曲,名字叫《求主憐憫》(Miserere)。這部曲子當時很有名,為啥?第一,特長,總共分九部,全部演出需要好幾個小時。第二,不傳男,不傳女更不傳同誌。歌唱演員如果把任何部分帶出教堂,按間諜罪處罰。此曲看管嚴密,除了西斯汀大教堂有一部原本以外,無人知曉。相當於,(九陰真經 + 九陽真經)和在一起,天下隻有一本。

來聽聽這個複調名曲。很好聽的。親下麵的play鍵就可以了。


小莫同學自己一人坐在西斯汀教堂裏,把這個《求主憐憫》的曲子從頭到尾聽了一遍,中間睡著了幾次,俺不曉得。回到家以後,他把這不傳之寶,默寫了下來。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嗎。你說,人跟人咋差那麽多呢。郭靖同學,盡管把九陰真經背的滾瓜爛熟,默寫給西毒歐陽峰,還寫的磕磕巴巴,驢唇不對馬嘴的。銀家小莫,第一次聽,就默寫下來了。

之後,小莫又去西斯汀聽了一遍演出,把一些小的細節從新修正了一下。然後就把這曲子送到出版社去了。出版商拿著這《求主憐憫》,嚇得腿肚子直打哆嗦。這是要殺頭的啊,你是從哪裏偷出來的?莫紮特說“K,殺你的頭!什麽偷出來?我買票進教堂坐在那裏聽,回家自己寫出來的。”那哥們半信半疑,把這曲譜偷偷發表了。教皇大怒,下令FBI泡廳長率領小S偵探調查。泡S二位神探忙乎了N天,終於水落石出。確實是這莫小孩兒自己聽公開演出後默寫出來的。



這時候,教皇不想見,也必須要見莫紮特了!

教皇老兒非常喜歡小莫。也給他寫了封推薦信。而且教皇還賞賜給小莫一個黃金馬刺十字勳章,相當於乾隆賞賜給那誰黃馬褂加N眼花翎。從此小莫紮特的稱號就是騎士(Knight of the Golden Spur)。音樂界裏隻有格魯克曾經得到過這個榮譽。莫紮特是第二人。

還有誰比他更風光?他們此行的二個主要目的即將全部實現。這以後,小莫在意大利各處又徘徊了十個月,到處都有人接待,吃喝美女應有盡有。這之間他又回來拜訪老怕教授,考進了音樂學院,當了幾個月的研究生,拿到屁愛吃地學位。還寫了二部歌劇及各種這琴曲啥的。

莫紮特胸前的那個金燦燦的勳章


同是教皇的馬刺騎士。格魯克整天用這頭銜招搖撞騙。每次參加會議,爬梯啥的,格魯克都把黃馬褂穿上,腦門兒上用紅筆寫上“禦賜騎士”四個大字。銀家多會利用頭銜啊。這格魯克還算是有些真本事的高手。現代武功不咋地的好些人,自己刻幾個金字,貼臉上呢。

可是小莫卻不會這些。他把皇上的勳章壓在箱底,跟從來沒有過一樣。成千上萬人夢寐以求的勳章獎章,他視如敝屣。這啥人啊?

倒是老莫爸爸對這個勳章如獲至寶。逢人就顯擺。古今中外的父母都差不多。孩子得啥獎狀,家長比孩子還雞凍,到處顯擺。為啥呢?

老莫的目的很明確。最風光的職位之一就是大公爵的禦用樂師,終身的,名利雙收的。

從小在維也納見過小莫的大公爵也有此意,決定把禦用樂師的職位賞賜給莫紮特。把委任書等上報給維也納的皇帝,等待蓋章畫印。這是一個程序的問題。

大公爵Leopold(左)和他的哥哥奧皇Joseph。


萬事俱備,莫紮特父子在意大利各地,作曲,吃喝遊玩,就等著奧地利皇宮的好消息了。蓋章就是例行公事。等到章蓋下來,莫紮特正式走馬上任,他們就大功告成了。

可是,維也納皇宮那邊老是沒消息。急!為啥呢?

原來推爸老莫太愛顯擺了。愛顯擺,人之常情也。你要是顯擺山珍海味,美女香車啥的,也就算啦。老莫他老拿著教皇的黃金馬刺顯擺。您想想,那咚咚多罕見啊,這不是故意添堵嗎。

按理說,遭人雞肚也是意料之中的。可是老莫又犯了一個貪心的錯誤。他想趁機也給自己踅摸一個上好的職位。一箭雙雕。

這是不是過分了?你兒子拿到了一個最好的職位,名利雙收的那種。還要再給你一個上等的職位。天下的好事都讓你家給占了?

流言蜚語,各種壞話在維也納皇宮那邊傳來傳去的。本來板上釘釘的差事,卻成了夜長夢多。果然,皇宮那邊終於來了消息。皇後給她遠在意大利的兒子,大公同學,寫了一封長信。裏麵除了問候吃穿冷暖老婆孩子之外,順便把莫家父子的職位申請給否決了。

大公不敢違抗懿旨。違抗母後,他以後就當不了皇帝了。跟日後的皇位相比,莫紮特算個P!

母後老太太


一個胸前掛著總統勳章,捧著諾貝爾獎的人,卻找不到工作。這可能嗎?不可能。

莫紮特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很多不可能的事情,他做成了(包括才高八鬥,聲譽赫頂,卻窮困潦倒)。

莫家父子曆時15個月的意大利之行結束了。小莫認為功成圓滿,因為他就隻有一個目的,求學,長見識,拿了屁愛吃地,譜寫了二部歌劇等新曲目,超額完成了。順便還賺了筆錢給媽媽姐姐買禮物。老莫認為是失敗的,因為他的目的是仕途。工作沒有找到,老莫認為他們遇到了“Glass Ceiling”。

哈,沒準兒真的是玻璃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