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八八

深度八一八牛人們,走近大神的世界,探索自由心靈,感悟獨立思想。
正文

當柳永和唐伯虎的朋友圈出現“武漢加油”

(2020-02-16 19:04:31) 下一個

這些日子,"風月同天"一直在杠"武漢加油"。

古代的大才子們若看到"滿屏的武漢加油",會覺得"國人幾乎喪失了會說話的能力"嗎?

 

01

 

"念去去,千裏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這樣的文字比之"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何如?

但在北宋,這樣的文字就像 "武漢加油" 一樣直白,人人皆會。

有詞為證:"凡有飲水處,皆唱柳永詞"。

柳詞不講典雅,不避俚俗。全是市井淺語,其俗字俗語如《定風波》中的「無那」、「無個」、「恁麽」,此外也常用「伊」、「誰」、「怎生」、「怎忍得」、「怎可」、「壞了」、「是了」、「消得」等口語字詞。但這些俗字淺語卻能狀難寫之景,達難敘之情。

柳永的許多"綺豔之詞"流傳甚廣,卻為守舊文人歧視,認為其「淺近卑俗」、「詞語塵下」、「聲態可憎」,歧視程度遠勝於對現在"武漢加油"的歧視。

 

 

 

就連宋仁宗都加入了鄙視鏈,讓柳永成為奉旨填詞奉旨逛青樓的古今第一人。

然柳永對宋詞有開拓之功,拓展了宋詞的形式,擴大詞的視野,在北宋詞史上極具代表性,成就斐然,對後世影響最大。

宋人俞文豹這樣評價柳永和蘇軾,前者"隻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後者"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但也隻有蘇東坡自己敢說一句"人皆言柳耆卿曲俗,然如'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唐人高處,不過如此。"

所謂"唐人高處",即李杜等天皇巨星的巔峰之作。

文學上所謂雅俗,本就無森嚴的壁壘,高人雅士,自能進退其間,遊刃有餘。

 

02

 

唐伯虎是中國最家喻戶曉的古代才子。

 

 

他的《桃花庵歌》天下知名,其實就是"能俗"。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酒醒隻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複日,花落花開年複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此詩即使在五百年後的今天讀來,都覺得語言淺顯直白,"滿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豔字眼", 用了許多俗字,卻毫無低俗之氣,全詩基本全是白話,但音節流暢,一氣流注,花落水流,一片自然。論意境,則勝過"風月同天"遠矣。

大明文壇領袖王世貞文必西漢詩必盛唐,自然對唐寅的詩看不上眼,黑他的詩"如乞兒唱蓮花落。"

但對於《桃花庵歌》八首,他的評價卻是:"語膚(淺)而意雋,似怨似適,令人情醉,而書筆亦自流暢可喜。"

 

 

唐寅一代才子,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他的《言誌》: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論打油的程度,並不亞於"武漢加油",五百年後依然是郭德綱的口頭禪。

 

 

唐伯虎寫詩不拘成法,不避俚俗,真切平易,獨樹一幟。自命高雅之士常譏諷其"俗不可耐"。其實,唐伯虎天縱才情,詩文書畫,無所不精,但更可貴的是他肯放低身段,用俚俗的文字創造出驚世的藝術成就。

 

 

江湖傳說唐伯虎還留下一幅千古奇聯!上聯:且看來客多情,甘解衣帶終不悔!下聯:莫道此物無用,化作春泥更護花! 整副對聯對仗工整,文字優雅,還化入了兩句古詩名句,但你能想到這對聯描寫的是何等俗物呢?

能雅,難; 能俗,尤難。

 

03

 

一百年前,在《新青年》發表《》,提出:白話文學為文學之正宗,這是白話文運動的開始。文中有著名的八大主張:

一曰:需言之有物;二曰:不模仿古人;三曰:需講求文法;四曰:不做無病之呻吟;五曰:務去爛調套語;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講對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語。

在胡適看來,《詩經》《論語》《孟子》統統歸為白話,《水滸》,《紅樓夢》等都是白話小說經典,尤其是"國風","都是老百姓癡男怨女,匹夫匹婦用白話寫的。"

魯迅等大師積極參與白話文運動, 並認為白話文應該是"四萬萬中國人嘴裏發出來的聲音"。

反對的聲音自然也很多,如被錢玄同斥為"桐城謬種"的林紓指責白話運動先鋒"毀斥倫常,詆排孔孟",他極貶白話文為"都下引車賣漿之徒所操之語"。

時至今日,影響深遠的白話文運動,早已取得了"庶民的勝利"和極大的成功,那場壯闊波瀾的"文白之爭"讓今人基本遠離古文,讓《全唐詩》等幾乎成為吉祥物一樣的存在,而《全唐詩》中的一首《繡袈裟衣緣》"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更是對絕大多數人而言聞所未聞。

當然,雖說不熟悉,並不妨礙我們理解詩句背後援助者的善意,溫暖和共情。

但若以此來作為國人沒文化的鐵證或者來"論讀書的重要性", 恐怕胡適、魯迅等文化教育大師會從幽宮古墓中跳出來抗議的。

 

 

 

04

 

現在大家都被普及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後麵隱含著日本長屋親王以及大唐鑒真東渡的典故。

但其實,"加油"也是有故事的,你有酒嗎?

清朝道光年間,在貴州興義府,每到午夜交更時分,就有兩個差役挑著桐油簍巡城。隻要見到哪戶人家亮著燈光,並有讀書聲,便高唱一聲:"府台大人給相公添油囉!"上去幫他添一勺燈油,臨走還會送上知府大人的鼓勵:"府台大人祝相公讀書用功,獲取功名"。

就這樣,這位知府每晚給興義府安龍城裏的許多因家貧買不起燈油的讀書人免費添燈油,前後堅持了13年。

 

這位極為重視教育的知府名叫張瑛,他的第四個兒子就是晚清大名臣之一的張之洞,是湖北和武漢近代化的締造者。假如要評選對武漢貢獻最大的曆史人物,非張之洞莫屬。

張瑛在興義為官10餘年間,興義府學風興盛,興義學子考取20餘名舉人,8名貢生,兩名進士,比較知名的有官到內閣學士的景其浚、詩人張國華、書院山長貴天乙等人,民間稱為"曠古未有"。"夜讀添油勸學"的典故就慢慢化出了這在無數場合都能響徹雲霄的"加油"一詞,而"武漢"和"加油"更是有極為深厚的淵源。

所以,當我們喊"武漢加油"的時候,記住,它不但振奮人心,凝聚力量,而且從根基上也是飽含文化底蘊的。

 

05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這些優美的詩句最近被考證,都是由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或者中國員工提議印上的。

也就是說,日本有贈詩心意,但傳統文化,古文詩詞方麵更有水平的還是我們國人。

也就是說,我們以為日本在給我們上課,其實是海外華人給我們上課?

也就是說,這不是國與國之間在比文化,而是海外和海內華人PK?

 

誰說我們隻會喊"武漢加油"?

我們還會喊吹哨人加油!;

還有逆行者加油!

還有媒體人加油!

…….

文以載道,其實在所有的文字後麵, 真正讓人動容的是人類共通的悲歡離合,是對真 ,善,美的追求,是對字油皿煮的向往,是獨|立|思想,是愛和包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