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河故人(之一)

(2019-01-13 15:27:38) 下一個

第二篇,時隔半月,其實都已找好素材,最終還是擱筆,因為千頭萬緒不知從哪裏說起。不如就按時間順序,從去國開始。

出國,對每個人來說都意味著離開舒適區,而我沒有想到那種離開的不適感首先來自於朋友。今天我要寫的就是從國內延續到海外的“密友”,以及從其身上折射出的海外華人的狀態,這種出國前後的差別,可以用“性情大變”來形容。

我之所以移民,影響來自於一位密友,密到什麽程度,她一度in some ways是我的mentor,不管工作、學習還是生活,大我幾歲的她因為年資長些,處處都比我高一層,而我也是真心實意滴崇拜,當年連裝修房子都照貓畫虎。兩家房子的對比圖現在還存在我的電腦裏。我年輕氣盛栽跟頭時還求過她幫忙,之後重整旗鼓有起色的時候請她來,我是那麽地激動,就像接待自己的兄長,而她麻煩纏身的時候我也曾兩肋插刀。出國定居地也是,我連想都沒想就去投奔她這個十多年的老友,當然因為那是我心儀的“白區”,而她也是移民論壇裏帶領風向的大神,早大家幾年落地。房子,眼都不眨就買了她推薦的新盤(她不是中介)當然這個房子本身是真好,高級到帶私家電梯,在樣板間裏不由自主被打動,後來也證明是成功的投資。換位思考,若我有這麽個言聽計從的迷妹,當然不會辜負如此信任,可是現實卻給了我狠狠一擊。

我很長時間都不明白為什麽在參加兩次聚會後,她忽然就對我冷淡起來,本來我還滿懷熱忱希望加入她們那個squad. 初來乍到,誰不想抱團取暖呢?還真要感謝故國經濟的騰飛,讓咱帶著足夠的錢來,否則被ditched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又是什麽樣的窘態!所以剛來的一段時間,咱就是兩眼一抹黑自己摸索著,送不會一句英文的娃上下學,熟悉周圍的一切,直到交到了本地朋友。但這件事,一直是我心中的一個結。記得幾個月後幫政府新移民服務機構組織講座,那幾個聚會遇到過的婦人(沒有我這位朋友因為她已經上班,但是聚會就那幾家人也不會到忘記的程度),見到我就像不認識一樣麵無表情 —— 我並沒有得罪過你們啊?最近看有人提到high school mean girls,我回想起她們玩兒的就是那套,而那時她們已經是中年婦女了。但是她們的影響力就是大到可以讓這位朋友放棄了多年的友情。這之間還有傳銷的因素,記得她們那會兒正在興頭上,話題完全圍繞著這個主題,我那個朋友還試圖發展過我當下線。

我最後決定不再熱臉貼冷屁股,是在半年後。那位朋友回國,我托她帶件小東西,結果七個不情八個不願。這著實讓我詫異了,因為以我們從前的關係,這哪算事兒啊?我不得不相信出國後的人已經完全變了,你那個無比信賴的朋友再也找不回來了。現在認識將近二十年的我們在社交媒體上還相互關注,住的距離開車不到三十分鍾,卻已被分到好友列表"except"那一組。

往事如煙,七年過後舊事重提我還是感覺很沉重。兩個受過高等教育,都有碩士頭銜海內外都算成功職業婦女間患難與共的友誼,竟然毀於異國他鄉家庭主婦社交圈和傳銷,多麽地諷刺!可見她的社交圈是有問題的(接下來我還要寫寫她們那個“親友團”怎麽耽誤其成員建立真正自己的家庭)一兩年後我找到專業工作穩定下來,就自然而然和家庭主婦們(中外都算上)缺少共同語言逐漸疏遠了,而她在那個狀態時,直到現在,還跟她們打得火熱。難道當一票人裏唯一的職業女性滿足虛榮心?從前並不是這樣的人啊!也許,從她出國那一刻,我們就已分道揚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