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起訴兩名中國黑客 美國右翼正將特朗普推入陷阱

(2018-12-22 19:10:30) 下一個

中美之間的博弈愈發白熱化。美國司法部副部長羅森斯坦(Rod Rosenstein)12月20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對兩名中國公民的起訴書,稱兩人攻擊了美國海軍、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能源部以及多個行業的企業。 美國司法部還稱至少其他11個國家的公司也遭到中國“黑客組織的網絡入侵”,其中包括巴西、加拿大、芬蘭、法國、德國、印度、日本、瑞典、瑞士、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英國。同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也紛紛發表聲明“響應”美國。加拿大通信安全機構(CSE)聲稱:“中國需要對最早開始於2016年初的MSP入侵負責。”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Theresa May)的發言人說:“中英兩國關係及堅固並具有建設性,這也允許英方對雙方之間的差異,特別是中方對英國的黑客攻擊和工業機密盜竊行為提出批評”。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2月21日專門發表談話,稱美方捏造事實、無中生有,中方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在12月21日的中國外交部記者會上,華春瑩再次予以回應,強調雖然美國已習慣於抹黑,但最終邪不壓正,“正義永遠不會缺席”。 當下,中美正在推進90天貿易談判,美國財長努欽(Steven Mnuchin)透露最近中美已經有過幾次通話。美國釋放這一消息似乎是要借此施壓北京。 但努欽已經就此次事件表示“與中美貿易談判無關”。並且,對於特朗普(Donald Trump)來說,他現在急需要看到中美貿易戰的成果,加之美國指控中國“網絡竊密”已經不是新鮮話題,2014年,美國就曾以此為由起訴過5名解放軍。這背後的曆史和複雜性已經超過了特朗普本人的意誌,很可能是美國國內右翼發力的結果。 早在奧巴馬(Barack Obama)政府時期,網絡安全是中美經濟與安全戰略對話的一個重要話題,美國也多次指責中國網絡盜竊美國的技術。 彭斯10月演講時激烈抨擊中國到了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不少官員也頻頻就此發聲。3月,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稱:“長期以來,中國竊取我們的知識產權,還強迫轉讓技術等等。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10月曾發表對華政策,其中提到,“中國幹涉美國內政,盜竊知識產權”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11月表示,中國就是那頭“房間裏的大象”,正在“竊取我們的技術”。 美國司法委員會民主黨參議院費恩斯坦(Dianne Feinstein)甚至稱,中國網絡盜竊導致美國每年3,000億美元的知識產權損失、1,000億美元的銷售損失和210萬個就業崗位流失。負責國家安全的助理檢察長德莫斯(John Demers)表示,中國針對美國目標的間諜活動穩步增加,中國竊取了從無人機到化合物的技術。 可以看出,美國在網絡安全問題上對中國的敵意很明顯。因此,美國司法部如今宣布要起訴兩名中國公民就體現了美國的這種心態。隻是,美國國內的這股力量需要注意。 在過去的這段時間裏,中國電信企業華為高管孟晚舟被加拿大扣押一事,是美國向加拿大提出的要求。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稱特朗普提前並不知情,美國司法方麵的動作很可能是美國右翼鼓動的結果。12月19日,特朗普簽署了“西藏旅行對等法”,使之正式成為法律。該法案由美國眾議員麥戈文(Jim McGovern)和霍格仁(Randy Hultgren)6月在眾議院發起,參議院14名共同發起人包括議員盧比奧(Macro Rubio)等。盧比奧曾多次在華為問題上表現強硬。而以彭斯和盧比奧為代表的“茶黨”在中國問題上通常比較極端,他們也常常會在西藏、網絡安全、南海和人權等問題上做文章。 特朗普本身是一個政治素人,意識形態並不濃厚,但他身邊以及美國國內的右翼力量為了推進自己的想法,很可能會冒險,甚至可能會將這些議題與特朗普捆綁。 當下,中美矛盾處於高發期,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波及整個的中美關係。美國右翼是看準了這個敏感時機,不惜借題發揮。危險的是,他們正在將特朗普推入陷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