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因為年假沒有修完,今年累積的已經超過四周,因為有幾乎8年沒有回國了,提前好幾個月,我就安排好了一趟回國之旅,原本該是一次輕鬆的歸途。
我訂好了一張從美國 → 台北 → 上海的機票,打算回國看看家人,順路再去心心念念的一些地方旅遊一下。一切都計劃得好好的——直到我腦子一熱,臨時決定:
“大阪有世博會呀!反正都到了亞洲,為什麽不去看一看。”
於是,我又臨時買了台北 → 大阪 → 上海的新票,自信滿滿地以為自己拚出了一條完美路線:既能看“人類未來盛會”,又不耽誤回國探親旅遊。
結果,我錯得離譜。接下來的旅程,用四個字形容:一路臭事。
一、夢開始的地方 —— 預約係統先崩了
提前一個多月,我通過大版世博會的預約係統去預約熱門場館,但是得到的時零個入門券,然後我還是心裏存著一絲希望,提前幾天去再試一次,還是木有任何結果。最後,剛到大阪那天,我滿懷期待地下載了官方的世博會預約係統,準備挑幾個人氣館提前預約。
結果一打開——崩。頁麵轉啊轉,怎麽也載不出來。幾番刷新之後,預約頁麵終於能點,但所有熱門館早已被秒空。
日本網友在推上調侃:“能預約到的才是真正的人類來。” 我當時還笑,現在隻想哭。沒辦法,我隻好隨緣逛。
9月中旬的大阪,正是人潮的巔峰期 —— 全國各地的日本遊客蜂擁而至,園區裏到處是人山人海。我被擠得像在東京地鐵早高峰。
熱門館一票難求,我隻好退而求其次,去看一些“小國聯合館”:非洲、中南美、東歐的小展區拚在一起,氣氛倒是熱鬧,但更像是一個“國際版文創市集”。異國風情有了,科技含量嘛 —— 隻剩風鈴、咖啡豆和投影簡介。
第一天晚上,九點多才依依不舍的離開大版世博會的場館,當時又有了人從眾,光是排隊離開園區就花了一個半小時,好在日本人的精益管理。臨時加開了多趟的地鐵,回程還算是順利。
二、臨時預約到“最容易搶的館”
不死心的我,第二天早上又打開世博會 App,參與當天的臨時預約。係統加載速度堪比撥號上網,但最後一刻,我終於搶到一張票。
館名:FUTURE LIFE(未來生活)旁邊還標著一句話:“當日最容易預約成功的展館。”我看著這行字,笑著點了確認,心裏默念:總比沒得看好。
結果,這個“最容易”的館也沒讓我省心。進去要排隊半個小時,其它還算順利。這一天我還是以佛係的心態,繼續把無須排隊的場館打卡一遍,其它排隊超過20分鍾的統統略過。
即便是這樣,傍晚從世博會出來時,我覺得我已經看到了自己的未來 ——- 就是筋疲力盡、腰酸背痛、手機快沒電。
三、第二天:入園就被現實教育
想著也許第二天會好一點,第二天早上,盡管已經有了11點的預約時間,但是入園參觀花了一個多小時才排隊入場,前提還是頂著大太陽下暴曬。
日本人的秩序感的確讓人佩服,大家安安靜靜地排著隊,但我內心的 OS 卻是:“未來社會難道就是這樣慢條斯理地消耗人類時間的嗎?”
進去後,人流比昨天還多。手機上不斷彈出“排隊超過120分鍾”的提示。那一刻,我真想把門票拿去換瓶水。
四、回程:噩夢來了
逛完世博,我終於準備踏上歸程,從上海回美國。結果在機場被航空公司一句話劈頭蓋臉地打懵:
“先生,您的機票作廢了,因為您沒有乘坐台北到上海的那一段。”
我才意識到,因為我之前從台北跳機去大阪,航空公司係統直接判定我“中斷行程”,於是——我從上海回美國的機票整段失效。
也就是說,我那張精心拚出的“完美路線”,直接變成了廢紙。
五、機場刷卡失敗,靠朋友救命
我無奈地站在櫃台前,隻能咬牙重新買一張從上海 → 台北 → 美國的新票。
看到價格的瞬間,我懷疑人生:那不是機票,那是勒索。
我掏出信用卡準備支付,結果機場係統抽風 ——- 刷卡失敗。三次。工作人員淡淡地說:“可以微信支付”
沒轍,隻能趕緊打電話找朋友。我說:“請幫我轉6000人民幣買機票,我真的不是在傳銷。” 朋友那頭沉默兩秒,回我一句:“你這是被機票劫持了吧?”
經過一通操作猛如虎,終於在登機口關閉前的20分鍾,我的票買成了。我拎著登機牌跟著航空公司的客服,一路狂奔衝進登機口時,全身都在冒汗。
六、寫在飛機上的總結
飛機起飛後,我靠在座椅上,看著窗外的雲層,整個人都空了。從美國到台北,從台北到大阪,再到上海,又從上海回台北再回美國——
我繞了半個地球,看盡“人類未來”的擁擠和現實的魔幻。
我終於明白一句話:
旅行的意義,不是放鬆,而是體驗人類極限。
世博沒看到未來,倒是提前預演了“命運給你排的長隊”。
七、寫在最後
如果你也打算去大阪世博會,請一定記住:
防曬霜要帶夠,真的會曬化,或者像我一樣曬成非洲土著
如果可能,帶上折疊凳子,排隊可以讓你懷疑人生
提前預約,不要信當天搶票,如果大概率沒有預約好,佛係放鬆
千萬別跳機,代價很大
信用卡要多帶幾張(以防中國的大牆之內不支持某些支付)
和不同的多個國內朋友搞好關係,萬一臨時找人借錢,那是救命的,而且微信錢包是不支持高額海外信用卡的
否則,你可能像我一樣,
未來沒看到,
錢包先“進化”成負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