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尤其是美國,有個非常流行的說法,“Government is the necessary evil"政府是必要之惡,核心就是說,任何政府本身是邪惡的,但是作為維護公民社會的統一機構,也是有必要的,無政府主義本身隻是一種更加邪惡的存在,但是也要時刻警惕大政府,就是那種事無巨細,管製一切,監督一切的大政府。
有一本著名的書,A Necessary Evil: A History of American Distrust of Government,中文翻譯為“必要的邪惡:美國不信任政府的曆史”,是Garry Wills的書,其中有關美國人民對於政府的不信任有相當深刻的描述。
威爾斯是一位成功的美國政治心理分析家(1993年普利策獎得主),以各種形式探討了美國人民對政府的巨大不信任。威爾斯解釋說,反政府情緒既不屬於左派也不屬於右派:例如,在 1960 年代,激進分子采用了反政府價值觀,而南方保守派雖然沉浸在國家權利的傳統中,但轉變了立場,以確認政府的權威。聯邦政府竊聽、逮捕和以其他方式騷擾激進分子,關於聯邦政府適當規模和範圍的辯論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目標,但威爾斯一章接一章地直擊靶心,無論他是在揭穿在獨立戰爭中戰鬥的民兵的神話(他認為大陸軍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或闡明了三權分立的原則。他構思這本書是為了回應 1994 年的國會選舉,認為共和黨與美國的契約體現的不是對權力的健康警惕,而是一種僵化的、危險的反政府主義。威爾斯認為,美國人需要停止“對政府品質的要求,而這些品質主要體現在我們社會生活的其他方麵,從高速公路係統到雄偉的法律平等保護等等。歸根結底,他的書雄辯地呼籲成熟理性,使美國人能夠在 200 多年後將政府視為“必要的善”。
本來是準備在美國國慶節(July 4th)寫的這篇文章,拖到今天,但是我想要從一個更加宏觀的角度來表述一下我對於美國的理解,就是“美國就是那個必要之惡”,US is the necessary evil(for this world)。
眾所周知的事實是,美國從二戰之後,成為一個超級強國,GDP一度高達全球20%,而且不止是在國內大規模進行公共建設,同時也通過馬歇爾計劃重建歐洲,通過兩場失敗的戰爭(韓戰和越戰)重建了日本和韓國,同時帶動了台灣和香港的經濟複蘇,直到結合歐洲盟友形成北約,和前蘇聯集團的華約,進行長達三十多年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全方位的競爭,進而最後分裂了前蘇聯集團,徹底瓦解了冷戰的世界格局,成為世界民主的燈塔,一時風光無限,成為短暫的一極獨霸的世界,被稱為打到蘇修後的美帝獨霸,直到中國大陸崛起,開始挑戰美國的一極霸權。
在講解霸權之前,稍微了解曆史的人都知道,美國從獨立建國後,一直實行的是“孤立主義”,這一點和它的BUDDY英國完全不同,1796年,美國總統華盛頓在卸任時向國會提交的“告別谘文”中提出,不要把美國的命運“與歐洲任何一部分的命運纏結在一起”。他主張,美國不要卷入歐洲的政治和軍事衝突。直到20世紀前期,孤立主義在美國對外政策中仍保持著較大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的形勢迫使美國放棄這一主張,參加了反法西斯戰爭。
所以,與其說美國是一個積極的帝國主義,不如說是美國是因為各種原因,包括安全的國家邊境,強大的國家經濟,發達的科技創新,優秀的製造能力(曾經長期是世界的製造業中心)等等,被動的成為西方價值觀的領袖,從而成為西方國家的領頭羊。
盡管很多時候,總結美國的強大為“美軍”,“美金”,“美債”等等這種硬實力,具體來說一下。
美國的一國軍事預算每年高達7000多億美元(占總聯邦預算的10%左右),比其後多個軍事大國預算的總和還要多,但是美軍是全球輻射,包括了作為NATO(北約)的第一大出資國,在東亞也有大量的駐軍,可以說美軍的支出其實不是美國國防的自我安全支出,而是有大量的支出是保護盟國(包括北約各國,日韓澳新加等等)用途,就是美國常說的對於“共同價值觀”為基礎的盟友的共同保護。
美金(就是美元霸權),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結算貨幣,同時也是很多國家的最大儲備貨幣,可以說是世界貿易的基石,現在的歐元,英鎊,日元,包括人民幣都有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但是美元作為龍頭還是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
美債,以美國政府的信用作為保證,也是世界上最安全穩定的國債,盡管有很多國家陸續減少美債的購買,分散風險,但是在全世界主要經濟體都貨幣超發,而且多數都有高額債務的現實下,美債仍然是不確定市場中比較確定的安全標的。
實際上,給美國帶來最大成功的是軟實力。從電影和音樂到生活方式和(尤其是)教育,美國正在使關鍵戰略國家的青年一代一代地美國化。這個就是我們常說的“美劇”(包括各種美國的文化輸出)。
而且,美國的華爾街是世界上最大的投資群體,也是最活躍的世界投機市場,加上相對限製較少,各種金融創新日新月異,吸引了全世界的流動資金,這部分的優勢是“美資”。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實就是,美國作為世界GDP最高的國家,同時是發達國家,它的貿易市場幾乎是全開放的(除了針對特定國家的特別政策除外),任何有任何交易的人都需要與這個大力補貼消費的最大經濟體保持良好的關係。再加上全球金融和美元,你會看到地球上的大部分人都迫不及待地想盡快跟上美國的步伐,因為他們相信美國人確實享受每個人在電視和圖片中看到的生活。這部分是“美市”。
其它包括世界一流的教育,”美校“,世界領先的科技創新和創業環境,“美創”,都是吸引世界各地各種人才和資金的超級磁石。
世界上很多第三世界國家的人通過各種渠道,獲取有關美國的資訊,包括美好的和醜陋的,但是很多人也都希望享受像美國一樣的生活方式,這種可以籠統成為“美式”。
總結一下,美國作為一個高度全球化,高度發達,同時又是移民大國,通過“美軍”提供給有“共同價值觀”盟友的保護,通過“美元”和“美債”成為全球化經濟的基石,又通過“美劇”傳遞美國的各種多元的價值觀,加上有”美市“強大而開放的購買能力成為全球貿易的重要買方,而“美資”的全球化投資和吸引外資的能力,通過“美校”和“美創”吸引世界各地的各種人才,成為一個資金,人才,貨物,產業的良性循環。
美國從建國初期的孤立主義,到後來被迫加入兩次世界大戰,進而成為和共產極權對抗的西方盟友的領頭羊,而它推動的全球化變局,大幅度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格局,美國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它經常有霸權的做法,但是又提供大量的海外援助,它有著幾乎全開放的市場,但是它的企業又積極成為全球壟斷龍頭,它本身的存在就是維護“共同價值觀”盟友共同利益和安全的基石,它就是那個必要之惡。
第二是美國是海權國家,不是陸權國家。海權國家在近代以來的作用類似曆史上北方遊牧民族對中原的威脅,打得過就占便宜,打不過就跑,宋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富有國家,照樣無法對付北方遊牧民族,美國如今對世界的控製類似蒙古人曆史上勢力最強大時期對歐亞大陸的控製。
那麽從世界曆史上帝國的發展過程,不難預測美國的命運,曆史上的遊牧民族也好,現在的海權國家也好,共同特點是不具備市場,因為世界主要市場在陸權國家,陸權國家不會容許長期被掠奪型經濟侵蝕。美國最強盛時期是在2000年,也就是克林頓末期,之後就是走下坡,美國的頂峰已經過去,而且永遠過去了。考慮到現代生活節奏遠比曆史上快很多,也就意味帝國的衰落速度會比曆史上的帝國要快很多,這是很多人不太意識到的,21世紀是陸權國家的世紀。
第三其實是美國作為帝國成型的原因,這是美國人不願意承認的,就是美國在二戰後積累了全世界三分之二的財富,這是美國在二戰後可以迅速崛起成為能與當時軍事上更強大的蘇聯抗衡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因為美國具有特殊的發展活力。資本主義經濟的核心是資本,有錢就會有技術和人才的轉移,就會有市場,這不是軍事和貨幣能夠長時間控製的。
這也是美國作為帝國崩潰的原因,沒錢了,也不再是世界主要市場。目前世界最大經濟市場是RCEP,未來也不會有更大的市場,因為RCEP概括了30億人。
這個市場美國沒份,而美國再也沒有軍力能威脅這個市場,因為沒錢發展軍力了。帝國有其發展周期,曆史上例子太多了,美國也沒能超出這個模式。而且因為現代生活節奏快,也就讓帝國周期縮短,從二戰後開始計算,美國作為帝國的時間不會超過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