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markya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馬克談天下(300) 選擇從來不容易-父親的選擇

(2022-06-12 12:59:51) 下一個

前一陣子,網上流傳龍應台的一段話,看後如獲至寶,深有感觸。

原文如此,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當年,龍應台以一篇中國人,你為什麽不生氣而在兩岸三地迅速引領一股批判現實的風潮,後來讀過她的野火集,更為她的大江大海1949”的故事所感動,隻是沒有想到她在子女教育方麵也是頗有心得。

Image

現今的世界,無論是生活在美歐,還是生活在中印,外有全球化的重壓,內有多族裔的競爭,謀生不易,發展更難,但很多的年輕人不以為然,有的過分自以為是,以為他們永遠是早上八九點鍾的太陽,是給整個世界帶來光明與力量的那一個特殊的我,有的不敢麵對困難,總希望路已經鋪好,個人享受重於一切。許多年輕人的所謂理想的人生狀態就是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然醒,選擇依賴他人,選擇逃避困難。殊不知,一切的成就與尊嚴都是建立在實現價值的基礎上,而要價值實現就需要在正確的時間做出正確並且可能是艱難的選擇。

我有一個正在青春期的大兒子,還有一個五歲就已經進入青春期的小兒子。他們兩個都是在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年齡,不是網上網下呼朋喚友,就是整天陶醉在網絡的虛擬世界裏,大把地揮霍著青春。當我把這段話翻譯給他們聽,還添油加醋地把古今中外聯想了一番,他們隻是懵懵懂懂,是懂非懂的點點頭,當然幾天後就全忘了。在我大歎孺子不可教也的同時,不禁又聯想起我的父親,和他的一生中經曆的許多個艱難而關鍵的選擇。

Image

我的父親是大陸解放初期,十五歲時獨自從鄉下來到長沙讀高中,這可以算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重要的選擇。盡管在高中成績突出,但因為家境貧寒,最終隻好選擇就讀湖南第一師範,原因隻是因為讀一師不用學費,還有基本的生活補貼。提起湖南一師,估計沒有幾個人知道,但如果提起毛澤東和蔡和森,估計大多數人都略知一二,湖南一師就是毛蔡兩人的母校,還出現了一大批的傑出人才,如陳天華,田漢,任弼時,李維漢等等。當然,在建國初期,這個名氣不小的小師專的畢業生都是要去教小學的,我的父親畢業後就去了一個偏遠的鄉村小學,當了兩年的小學老師,一次偶然的機會,父親聽說可以開放給小學老師報考師範院校,他立即去報名,當時他的小學校長極力挽留,允諾提拔父親做副校長,但在這時,父親做了一個可以改變他一生的選擇,毅然報名考上了師範學院,而畢業時正值大學基礎課教師稀缺,又順利的轉到另一所大學教書,像許多的大陸老一輩的大學生一樣,父親在文革前是學俄文的,但為了更好的接觸科技的前緣,又自學了德文(當時的許多科技論文是德文發表的),其後,因為在一流的物理刊物上發表論文而在學術上嶄露頭角,正確的選擇加上不懈的努力,還有一些運氣,一切好像都是太順利了,但這一切都被文革的到來而打斷。

Image

如果說父親之前的選擇讓他能從一個窮鄉僻壤的窮學生成為一個大學老師,從而從鄉下的田埂站到大學的講台,更大的選擇則是後來在長期的痛苦和煎熬中磨礪出來的。文革十年,全國的高校都陷入癱瘓,一切和革命無關的活動都被取消,教師不是因為出身問題被下放勞動,就是在學校裏消極等待,很多人開始渾渾噩噩的混日子,整整一代人的青春被虛度,一代人的命運在彷徨,沒有人知道這種狀態會持續多久。但父親好像一直都在準備著迎接下一個機會的到來,他除了去給工廠做技術革新的三年時間,其他的時間都是在厲兵秣馬,蓄勢待發,記得我小的時候,正是大陸的文革後期,我們全家五口人擠在兩間一共大約二十四平米的小房間裏,廚房在公共過道,廁所是公共廁所,生活也是異常拮據,但就在這樣極端艱難的條件下,父親仍用牙縫裏省出的一點點存款買了當時的一個大件 --- 半導體收音機,從此,不論數九寒冬,還是三伏酷暑,每晚父親都在小房間裏用短波悄悄地收聽美國之音的廣播,準時的跟著英語九百句學習英語,這也是我們第一次接觸到美國的經典歌曲,還記得有一首叫黃色潛水艇的歌曲,至今讓人記憶猶新。父親常說是美國之音改變了我們的命運,早幾年,當美國之音宣布停止對華的短波廣播(網上電台還繼續保留),我們都不禁黯然神傷。

Image

正是因為父親這種冒著坐牢的風險而做出的艱難選擇,通過自學,父親在大學完全沒有學過英語的前提下,當改革開放的大門剛剛打開,他就以全校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考取了開放後的第一批公派訪問學者計劃,讓學校的許多同事刮目相看。其後去英國的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做了兩年的訪問學者,學成歸國後,很快進入了學術研究的高產期,並且順理成章的晉升了教授,也當上了文革後重新恢複建立物理係的第一屆係主任。當然,在學成歸國這件事上有個小小的插曲,當時,父親已經獲得了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德國洪堡基金的資助,可以從倫敦大學轉到德國繼續從事研究,但因為掛念母親一個人在國內帶著三個步入青春期的孩子,而不得不做出一個艱難的選擇,毅然放棄了深造的機會,按時回國。多年以後,當我問起此事,父親依然沒有後悔當初的決定,對於他來說,比起他學術上的更上層樓,孩子們青春期的成長和大學的升學要更加重要,可以說他是為了我們三兄弟選擇放棄了自己人生中的一個絕佳機會,這也讓我們學會了人生重要的一課,如何選擇放棄。

人的一生,除了出生無法選擇,接著就是在許多選擇中蹣跚前行,有的選擇順理成章,有的選擇痛苦艱難,有的選擇讓人峰回路轉,有的選擇讓人跌入深淵,有時曲折回轉,有時日出雲開,但從來沒有不需要選擇的人生。

看完龍應台的佳句以後,我就經常教育孩子說,選擇從來不容易,但更不容易的是過著沒有選擇權的生活,當你有機會選擇時,抓住它,而當你沒有機會選擇時,尋找它,永遠不要放棄,選擇做讓自己有成就感和有尊嚴的事,就會有快樂的人生。

 

 

 

(本文是朋友於2015年父親節所作,重新讀來,仍然受益匪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回複 悄悄話 Now or never
marky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歲月沈香' 的評論 :
我們朋友一起時開玩笑說,現在孩子們的條件放在過去個個都是“富二代”,不知道人生不易的是多數
歲月沈香 回複 悄悄話 讚馬克好文!我也很欣賞龍應台的教子之道,我是龍應台粉。你朋友的父親有智慧。現在的孩子跟我們那時不一樣,吃不了苦,好高騖遠。不過,現在的孩子比我們當年懂得多,有創造力。
markyang 回複 悄悄話 馬克的文章都是個人觀點,盡量客觀公正,不帶入自己的個人喜好,希望大家評論時也是就事論事,不要發表太多情緒化的留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