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針對有關俄羅斯對於烏克蘭侵略戰爭的真正原因,我寫了一篇,收到很多評論,也有不少指教,今天再加幾條,做一個更加完整的解析,希望和大家探討。
在這個之前,先回答一下有關為什麽美國和北約可以,俄羅斯不可以的問題。
首先,針對有評論說為什麽美國可以用一包洗衣粉為理由,就和北約一起舉兵伊拉克(第二次伊拉克戰爭),我想很多的西方人士,包括相當多的美國人,都是反對美國的第二次伊拉克戰爭的,認為是理由不足的。但是有一點不同的是,對比一個曾經發動對於鄰國科威特侵略戰爭的薩達姆政權,而且事實上,薩達姆政權也一直在尋求核武器。反過來看烏克蘭,烏克蘭從1991年獨立後,從來沒有威脅過任何一個鄰國,更加不要說俄羅斯,而且再1994年通過“布達佩斯協議”,自動解除了核武器,包括戰略轟炸機,得到了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和平保障,對的,重點就是俄羅斯也是協議的簽署國,而且烏克蘭境內的核武是運送到了俄羅斯的,就是說,烏克蘭是一個完全和平的方式,來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及尊重。
其次,很多人提出了北約當年的科索沃戰爭,也是北約的不義之戰,我查閱過大量的有關文件,實事求是的說,民族矛盾可能是世界上最難於找到答案的,巴爾幹半島一直是著名的火藥桶,在漫長的曆史上紛爭不斷。二戰之後,政治強人鐵托將半島整合在了一起,組成了南斯拉夫。但由於各民族之間存在眾多的曆史矛盾,南斯拉夫的內部一直都存在嚴重的問題。鐵托在世時,南斯拉夫還能在鐵托的威望和高壓手段下保持表麵和睦。但當鐵托去世後,南斯拉夫的民族矛盾便不可遏製地爆發了。歐美在和俄羅斯爭取地區支配權的爭奪中,科索沃也就是棋子,當然首先是科索沃要求獨立,而且和南聯盟開打的事實,已經極大的影響到地區的安定,大量的難民湧入歐洲各國。實際上,北約一直都不派地麵部隊,沒有put the boot on the ground,而隻是空中轟炸,最後78天結束,科索沃獨立。
再來總結一下我上篇文章的要點。
有關烏克蘭危機,必須澄清幾個事實。
第一,有關烏克蘭的威脅論,什麽導彈打到莫斯科隻有十幾分鍾,且不說烏克蘭是不是真的有攻擊俄羅斯的傾向(我個人認為完全沒有,因為不符合烏克蘭的國家利益,北約也不需要進攻俄羅斯),就簡單看看地圖,波羅的海三國離莫斯科的距離和烏克蘭幾乎一樣,甚至更近,他們都加入北約,目的不是侵略俄羅斯,而是自保,其它還包括波蘭和芬蘭,都沒有多遠的距離,如果按照普京那種所謂悲情的說法,波羅的海三國,包括波蘭,芬蘭都應該被俄羅斯“去軍事化”吧。
第二,北約多次東擴,但是都是前蘇聯集團國家自己強烈要求的,沒有受到北約威脅利誘,而且北約從來沒有提出過以消滅俄羅斯為自身目標,它的核心是保護成員國不被侵略,以及防止成員國之間的衝突。曆史上,北約從來沒有動用武力威脅過俄羅斯的安全,所謂的北約對於俄羅斯的威脅,在我看來是無稽之談,不過是普京為自己實現複興前蘇聯的借口而已。
第三,烏克蘭2018年就修憲要求加入北約,同樣是為了自保,為了不被俄羅斯再次侵略,不是為了加入北約去侵略俄羅斯。強盜的邏輯是不讓我搶你家的東西,那你就是我的敵人。
第四,在頓巴斯地區,俄羅斯多年一直暗中支持分裂勢力,進行各種破壞,還美其名曰為支持烏克蘭境內的俄羅斯人的正當權益,至少我沒有看到有關烏克蘭大規模迫害頓巴斯地區俄羅斯族人民的報道,衝突肯定是有的。如果以同樣的邏輯,哪天俄羅斯以中國新疆境內的俄羅斯族人民被中國迫害為理由,要到中國新疆來“維和”,請國內的五毛不要感到驚訝。
第五,俄羅斯真正開始考慮對烏克蘭動手,我猜測並不是因為烏克蘭,而是因為白俄羅斯,盧卡申科總統直接“連任”26年,成為當今世界在位時間最長的領導人之一。2020年白俄羅斯大選,“老爹”盧卡申科高調獲勝,競爭者的得票數加起來都不如他的零頭,這種誇張的數據引起了歐洲各國的不滿。鑒於此,他的競選對手立刻組織了20萬人上街遊行,儼然就是當年波蘭“廣場革命”的翻版。但盧卡申科派軍警鎮壓遊行,並發表公開講話,痛斥美國和歐盟要搞亂白俄羅斯。歐盟則表態:“從2020年這次選舉起,不再承認盧卡申科是白俄羅斯的領導人。”
可以看出來,白俄羅斯的獨裁總統靠俄羅斯總統普京強勢幫助才穩定局麵,這才讓他繼續擔任總統。這個也讓普京最後下定決心,絕不能讓烏克蘭的親西方政府繼續在台上,於是2021年就開始在俄烏邊境集結大軍,不過一直在尋找最佳時機和借口開打而已。
第六,有關普京是否是個偉人,我個人不認為,他是個軍事強人是肯定的,偉人的標準有一條就是為了全體國民的利益作為巨大的努力,而且不會貪戀於權力,會以國家大局為重,普京顯然不是。但是最後推動普京冒險一擊的關鍵,卻是中國的全力支持。
冬奧會普京出席,簽署高達800多億美元(沒錯是美元,不是盧布或是人民幣)的能源訂單,中國提出,中俄元首“引領中俄關係成為互信程度最高、協作水平最高、戰略價值最高的一組大國關係,成為大國、鄰國相處的典範。中俄合作沒有止境,沒有禁區,沒有上限”。這種三個最高,三個沒有,基本上是給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個定心丸,那就是歐洲能源交易的損失,中國會補上,而且中國不會像對伊朗那樣的討價還價,畢竟俄羅斯是不好惹的,惹毛了是不好辦的。等俄羅斯把遠東的部隊從烏克蘭重新調回到中國邊境,中國可以再嚐一下俄羅斯鐵拳的味道。
除了上麵幾條,我想再加幾條。
第七,俄烏東正教的分裂。烏克蘭自主東正教會表決成立獨立教會,並選出39歲的新領袖都主教耶皮凡尼(Metropolitan Epiphanius)。這標誌著烏克蘭東正教332年從屬於莫斯科大牧首的曆史從此結束了,而此舉必將激化近年來持續緊張的烏俄兩國關係。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三國接受東正教信仰,可追溯到公元1023年的基輔受洗。從那時起,東正教一直是曆史上定都基輔的留裏克王朝,隨後定都莫斯科的羅曼諾夫王朝,以及今日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三國國家宗教信仰的基石。自17世紀末以來,烏克蘭的東正教會一直是俄羅斯東正教會的一個分支,接受莫斯科及全羅斯大牧首的領導。即使在宣揚無神論的蘇聯時期,俄,白,烏三國東正教會仍然統一在莫斯科大牧首領導之下,蘇聯解體後也一直如此。
但現在在東正教發源地的東正教領袖——君士坦丁堡大牧首巴爾多祿茂一世的支持下,烏克蘭東正教從12月15日起獨立了。這固然是俄烏關係惡化後,烏克蘭邁向信仰和精神獨立的重要一步,也是東正教曆史上的一次大的變局,是塞繆爾·亨廷頓在其《文明的衝突》一書中認定的東正教文明內部迄今為止,最為嚴重的分裂。從文明的演變看,國家疆域的變化或許在一百年裏都是暫時的,可變的,但以東正教為核心的東斯拉夫集團內部離心離德,精神的分崩離析所造成的影響將會是深遠的。這一步邁出後,俄羅斯不但從精神上失去了烏克蘭,也從此失去了與自己接受信仰的聖地之間最後的精神形式上的聯係。俄羅斯東正教會不甘心,也將在很長時間無法接受。
但是更加無法接受的可能是普京,據不完全統計,普京自2000年就任總統以來,截至到本年度(2021年)5月2日東正教複活節,他所參與的與東正教有關的各類活動包括賀信丶致意丶會麵丶參觀丶出席或參與全俄羅斯各地重要的宗教慶典丶祈禱丶紀念儀式等等,次數多達近600次,確切是596次。以普京當政前後20年為計,平均每年30次,每月1次。除了政教合一的國家,這是世界任何一國首腦都沒有的記錄。如果再加上他以個人身份參加的教堂活動,這個記錄則要大幅增加。
普京帶領俄羅斯回歸東正教,目的是重建這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和道德準則。普京的核心思想是:蘇共解體後的俄羅斯必須尋找自己的改革良方,既不能回到列寧、斯大林時代,也不能照搬西方,而要接續自古以來俄羅斯傳統價值。他上台後說,俄羅斯人的傳統價值是俄羅斯社會團結的立足點,他強調要把“普遍的人道主義價值觀與傳統的俄羅斯價值觀有機的統一”是“俄羅斯的新觀念。”“一個國家必須要有一些基本的、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即我們的愛國主義,我們的文化,我們的宗教。””不管什麽人在我們國家掌權,都將利用東正教的基本原則”;”如果沒有東正教的信仰與文化,俄羅斯或許無法成為一個國家。”
這個也很有可能是他為什麽不顧西方的反對,要對烏克蘭出兵的另外一個深層次原因,就是要把分裂的東正教重新帶回到以俄羅斯為中心。
第八,東地中海天然氣以及歐洲清潔能源發展對於俄羅斯的能源出口的潛在威脅。進入21世紀,隨著勘探技術不斷發展,東地中海海底逐漸發現大量天然氣。美國國家地質調查局曾預測,東地中海天然氣儲量可能達122萬億立方英尺。
2009年以色列率先在東地中海發現塔馬爾氣田,儲量約為10萬億-11萬億立方英尺;2010年以色列發現利維坦氣田,儲量達18萬億-22萬億立方英尺。此後,以色列還陸續發現一些小氣田。塔馬爾氣田已經於2013年投產,是目前以色列主要的天然氣供應源。利維坦氣田則是以色列曆史上最大的能源項目,也於前段時間開始投產。埃及動手比以色列稍晚,但斬獲巨大。2015年,意大利埃尼公司宣布在埃及海域發現一個超級天然氣田Zohr,儲量超過30萬億立方英尺。該氣田已經於2017年投產,不僅能滿足埃及國內需求,還可用於出口。
此外,英國石油公司在埃及尼羅河三角洲盆地北部海上勘探多年,發現了數個大型氣田。塞浦路斯方麵也取得重大進展。2011年,塞浦路斯在東地中海發現大型氣田阿弗洛狄忒,儲量約4萬億立方英尺;2018年,塞浦路斯發現另一個大型氣田卡利普索,估計儲量為6萬億-8萬億立方英尺。
更為重要的是,近年來俄羅斯與土耳其聯手修建“土耳其流”天然氣管線,俄羅斯在敘利亞得手以及在利比亞、埃及等國影響力加強,在西方引起巨大反響。歐美竭力支持塞浦路斯、希臘、以色列三國的東地中海天然氣管道協議,就是希望借此減少歐洲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對歐洲來說,東地中海天然氣是其擺脫對俄羅斯能源依賴、加強自身能源安全的最大希望。可以說,近年來東地中海能源爭奪有轉向傳統地緣政治競爭的跡象。
外加比如法國等西歐國家,大力發展核電,以及未來電動車對於燃油車的替代,都是俄羅斯必須麵對的問題,因為能源出口占到俄羅斯GDP的40%左右,所以任何與能源開發和出口相關的國際動作,都是俄羅斯的第一要務,包括北溪二號,而現在的天然氣管道是通過烏克蘭轉入歐洲的,所以烏克蘭對於俄羅斯也是至關重要的。
最後總結一下我個人對俄烏戰爭真正原因的解讀吧。
1. 烏克蘭是俄羅斯的東斯拉夫發源地,也是文化根基,就如同山東對於中國的地位
2. 烏克蘭南部頓巴斯地區的徹底分裂必須有一戰才能解決
3. 白俄羅斯2020年顏色革命,讓普京看到大俄羅斯聯邦破裂的可能,加快對於烏克蘭動手
4. 烏克蘭從90年代開始去俄語化,全麵從文化上脫離俄羅斯的影響,會在一代人後對於俄羅斯徹底失去文化認同
5. 烏克蘭東正教和俄羅斯東正教的分裂,讓普京通過東正教複興大俄羅斯的夢想遭到沉重打擊
6. 烏克蘭需求加入歐盟和北約,是經濟和軍事依附上的雙重背叛,需要嚴懲,不然其它比如格魯吉亞等小國也會效仿(盡管已經打過一次格魯吉亞,但是國家征服容易嗎,人心征服太難)
7. 德國的北溪二號建成,卻一直不能最後開通,需要同時保證要有輸氣管道的安全,就是烏克蘭管道
8. 東地中海氣田,尤其是提議的輸氣管道的建設,還有歐洲新能源發展,讓俄羅斯如坐針氈,需要加緊時間擴大自己在國際能源領域的發言權,尤其是議價權,戰爭就是一個重要步驟
烏克蘭不幸有俄羅斯這樣強大的惡鄰,而且自身又有豐富的資源,外加北約對於俄羅斯的忌憚,包括美國不願再次踏入戰爭泥沼,被俄羅斯收拾是遲早得事情,因為普京的願景是重現前蘇聯的光榮,讓俄羅斯再次偉大,不一定是俄羅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是要讓民族主義情緒高漲,核心是自己終身執政的保障,還有就是普京自己對於自己在俄羅斯曆史上的定位,那就是一個複興的大俄羅斯。
首先要包括俄羅斯,白俄羅斯還有烏克蘭,然後如果有可能,再拿回波羅的海三國,以及周邊的小國,比如摩爾多瓦等等。正如俄羅斯曆史上的大帝一樣,從沙俄時代起,擴張一直是它的要務,前蘇聯解體後的短暫收縮,絕對不是普京可以接受的,他需要更大的影響力,重新成為世界一極。
可喜的是,已經有很多的俄羅斯人民開始覺醒,不再支持普京的這種為了個人私欲而發動的戰爭,但是普京拿出核武器的那一刻,我們不得不警惕,這個戰爭狂人是不是準備要和世界玉石俱焚,還是準備向烏克蘭使用有限度核打擊,期望不會走到最壞的一步,但是正如法國外長說的,北約也有核武器,意思是,不要玩核訛詐,世界本來是有規則的,世界人民的生存權不是普京一個人說了算的。
外強中幹,曾經太空第一名,現在淪落為金三胖,靠核敲詐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