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現在的80後,90後來說,中國每年的春節過年幾乎是和CCTV的春晚劃成等號,但是對於70後(以及以前的),我們其實都有沒有春晚之前過年的回憶。
我父母家在湖南,江南的冬季通常很濕冷,就是“冬季到台北來看雨”的那種氣候,讀小學和初中時,因為沒有暖氣,冬天我們幾乎都會生凍瘡,而且是隻要暴露在外麵的部位或是容易接觸潮氣的部位,包括耳朵,手,腳趾頭,腳後跟,甚至臉上都會生凍瘡,那種讓人無法忍受的癢癢,是我們青少年時期痛苦的記憶。
冬天對於南方人來說是一個不太讓人開心的季節,在陰冷的空氣中頂著凜冽的寒風,偶爾還有小雪的關照,上下學的路似乎也更加漫長,不過春節是冬季生活的亮點,每年都讓人期待。
八十年代初期,還沒有CCTV春晚之前(1983年之前),也是改革開放的最初幾年,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大幅改善,物質也相對豐富,盡管還是必須用票據才能買到很多東西,但是畢竟也有不少東西可以買到了。
記得那個時候,春節前好幾天,老爸(那個時候還是年輕爸爸)就會去集中采購,包括蔬菜,水果,肉類,還特別有魚,記得除了蔬菜(不太記得水果),其它的基本上都要憑票購買,為了買到好一點的肉,都需要一大早去肉店排隊,倒是買魚比較好,不用太擔心區別,都是很普通的魚,我家還有幾個住在郊區的親戚,經常會在春節前就給我們捎來一些特別的年貨,像是自製的香腸,熏幹的草魚等等,在那個有錢都買不到這些東西的年代,每一個用草紙包好的禮物都是我們垂涎三尺的美味,即便是那根油唧唧的麻繩都讓人看著感到欣慰。
我家有個比較特別的過年習俗,就是每年的除夕下午是我們推磨時刻,除了用幹磨把一些少量的米粉磨好,大頭是後麵的湯圓粉,提前三天,老爸買好幾十斤的糯米,在大盆裏用冷水浸泡兩天,讓每一粒米粒都充分吸水膨脹,除夕的下午,把我們家的那個石磨支好在大木盆上,開始磨磨,我們幾個兄弟輪流,一個喂料,就是把泡好的糯米活著水喂到石磨的料孔中,一個磨磨,就是機械式反複地推磨,記得很清楚,一勺米要磨10圈左右,自己數數,不能偷懶,顯然輪到磨磨的小朋友垂頭喪氣,而換到了喂料崗位的則喜氣洋洋。我家的糯米粉磨好後,都會要吊漿一天左右,就可以入缸存儲,整整一缸的糯米粉可以讓我們從初二開始,每天早上吃現包的湯圓,一直吃到正月十五,多年之後,我才意思到,湯圓幾乎就是我家南方版的餃子,以至於直到現在,我都還保留著每逢過節都要吃一點湯圓的習慣,找回一點兒時的記憶。
我們在磨磨時,父母就在準備年夜飯,印象中這些菜是必不可少的。
粉蒸肉,這個是湖北名菜,我家的粉蒸肉不是標準的湖北版本,但是結合和湖南口味,除了米粉,還有辣椒粉,配上肥廋合意的五花肉,蒸出後必須要翻腕,讓滿滿的肥油再次被米粉和辣椒粉充分吸收,即便是那個翻過的碗也是裝米飯的最好容器,被我們幾個孩子垂涎。
虎皮扣肉,不知道是哪裏的特色,我家的虎皮扣肉那時是春節才有可能做的,因為工序複雜,而且廢油,先要醃製,再瀝幹,入油鍋炸,最後分肉,加上鹹菜(那個時候好像沒有用刀梅幹菜)再蒸一會兒才能最後出菜。
豆豉蒸臘肉,偶爾有臘魚,這個是湖南名菜吧,尤其在那個年代更加珍貴,一般我們一年就能吃到這一次,豆豉不是稀罕物,但是臘魚,臘肉憑票都買不到。
辣椒肉絲,這個是個比較簡單的菜,但是那個年頭的辣椒真的是美味,通常我們還會配上一點榨菜絲和香幹絲,鹹鮮辣香,四味俱全。
幹煎全魚,這個菜沒有什麽講究,因為也不是對付新鮮魚,必須用薑,蒜等壓著魚腥味,但是因為用大油(就是肥豬肉熬的豬油,我們叫大油)煎一下,對於那個年頭的孩子來說,奇香無比。
茄子燒肉,也是家常菜,那個時候的茄子似乎味道也特別純正,不過記憶中這個菜都會做的比較鹹。
木耳黃瓜雞蛋,另外一個家常菜,木耳不知道那個時候是哪裏買到的,也可能是湖北的親戚捎來的,但是配上黃瓜和雞蛋,也算是口感不錯的。
涼拌紅菜苔,來美國後很少看到紅菜苔,通常都是綠菜苔,不過為什麽我們小時候會吃紅菜苔呢,是不是那個時候也要討個好彩頭,記憶中這道涼拌菜也隻是在春節的飯桌上才能看到。
小蘑菇板栗燉全雞,這個是主菜之一,會把雞腿,雞翅膀和雞肉分開,加上小蘑菇的鮮味,板栗的香甜,配上那個年代的土雞(那個時候可能也沒有大規模養雞場吧),通常雞腿都是老爸用來表揚我們小兄弟的獎品,他和老媽則把沒有什麽肉的雞翅膀消滅掉。
除了這些,印象中我們居然還有飯後甜點,當然全年也是隻有除夕這一次,多數時候是紅棗銀耳蓮子(都是湖南湖北的親戚捎來的),有時候是綠豆湯(放冰糖)。
好了,除了準備好吃好喝的,那我們其它還有什麽活動呢,記得就是去大澡堂子洗澡,晚上也沒有什麽娛樂,記得有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春節節目,好像是相聲,全家人圍著那台小半導體收音機,聽得津津有味,當然和現在的娛樂節目無法相比,但是那種簡單的快樂,現在是再也找不回來了。
對了,還有一個特別的過年的項目,就是全家人會去拍一張合影,一年一張而已,不知不覺中,那張合影已經是我們永遠的回憶了。
想起了起在北方度過的童年時光,冬天穿著棉猴坐在教室裏,
課間休息時學校提供開水,大家擠在保溫桶前排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