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多年中,中國和印度的經濟年增長率均為7%到9%,但印度的崛起並沒有引起其他國家對該國的不安。相反,美國、日本和西歐國家對印度非常友好,希望使其成為亞洲另一個超級大國。而對中國的態度則完全不同,美國和西歐至今還對中國進行高端技術尤其是軍工技術的封鎖,西方主流媒體長期對中國進行負麵報道,不斷宣揚“中國威脅論”。
大多數善良的中國人並不了解,世界上居然有那麽多的國家對中國持敵視態度,而且這些國家是當今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如果是擔憂中國經濟增長過快對其構成威脅,那麽同樣增長迅速的印度為什麽反而得到支持?中國到底做錯了什麽?應該怎樣做他們才會滿意呢?他們為什麽會對我們這樣?
今天我們拋開“中國威脅論”本身,先看看為什麽國際上沒有印度威脅論?
在我們討論之前,我們需要先澄清一個事實,不同於很多中國人對於印度的刻板印象,印度並不是一個落後和非常貧困的國家,從國家層麵,印度的GDP已經是世界第五大(2020年因為新冠跌落到第六),當然它的貧困人口總數是非常巨大,同樣的,它也有巨大的中產階級群體,同時在世界範圍有巨大的移民基數和巨大的跨國公司的影響。
排名國家GDP
美國209366 億美元
中國147227.31億美元
日本50179.82 億美元
德國38060.6 億美元
英國27077.44 億美元
印度26229.84 億美元
法國26030.04 億美元
意大利18864.45 億美元
中國和印度憑借著自己超高速的發展速度,一路飆升到西方國家難以忽視的程度。但我們不難看出,西方發達國家對中國和印度是完全相反的兩個態度。對比西方各國對於中國的提防,甚至是打壓,反觀西方國家對於印度發展的態度,卻是處處“縱容”,甚至有意無意進行扶持。這才讓印度的經濟得到質的飛升,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巨大改善,科技領域也有所突破。
為什麽西方國家對於印度不進行圍堵反而大力支持呢?這其中大有文章。
第一,印度是西方文明的產物
印度的整個文化和製度,離不開一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英國。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就誕生了印度河文明。原本在這四千五百多年的傳承中,印度的文明應當是極其優越的。但試問今天的印度,除了宗教傳承之外,還有什麽是這個文明拿得出手的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在數千年的傳承中,古文明日漸沒落,西方世界的崛起,將這種古老的文明徹底削弱了。從18世紀開始,靠著航海積攢巨額財富的英國就開始侵略當時落後的印度。
1757年,英國政府就通過東印度公司開始侵略印度,1858年印度由英國政府直接統治,直到1947年印度人民奮起反抗成功,印度正式結束被統治的時代。這期間整整190年,將近兩個世紀。而英國在這兩個世紀裏,對印度留下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是印度再花費兩個世紀也無法消滅的。
英國撤出印度之後,給印度埋下了不少雷,例如到現在都頗具爭議的《蒙巴頓方案》。但除去掉這些雷,英國當時為了從印度身上索取到價值,也對印度進行了相當大的改造。比如政治製度,印度的政治製度一直在向西方國家轉變。在1947年獨立之後,沿用了英國的議會製共和製直到如今。這個製度被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極度推崇,因為印度原先是世界上存在黨政較多的國家之一,但獨有印度特色的議會製卻讓印度在每次黨派交接之間都最大限度保證了政局安穩。
除去印度的製度深受西方推崇之外,還有則是印度的官方語言到現在都離不開英語。許多人將英語作為他們的母語,對於印度語甚至有些生疏。雖然這樣對於印度的文化傳承是巨大的損害,但是卻讓印度人民與西方世界的交流過程中,少了許多障礙。交流障礙的減少,立竿見影的效果則表現在教育上。印度學生相較於一些別的國家,他們的學生更容易選擇去西方國家深造或工作。這種溝通的橋梁也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西方國家對於印度的信任,畢竟都是講英語的。
而製度、民主和語言,這些很容易造成相同的價值觀背景。印度與諸多西方國家一樣,都是資本主義國家。原本不是同根生,但英國殖民統治的那兩個世紀,將印度洗髓伐毛了。這是西方國家並沒有特意打擊印度的表麵原因。這個就是“共同價值觀”的理論。對比中國的一黨統治,威權治國,印度的整體製度更加容易讓西方國家放心,也更加便於溝通。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更深層次的原因,永遠是利益。這個就是後麵也是更加重要的。
第二,中國具有更加大的軍事威脅
盡管中國從來都宣傳自己的和平崛起理論,但是中國的軍費是世界第二,2020年軍費支出2520億美元,占全球總軍費的13%,,比2019年大幅增加5.2%,這個還不包括其它的隱藏軍費(比如軍民兩用,已經算入維穩中的軍費),當然印度的軍費在2020年也高達729億美元,為世界第三,占全球總軍費比例為3.7%。
但是,對比中國的大幅度武器國產化,印度是國際上的武器進口大國,多年以來一直是法國,俄羅斯,包括美國,英國的武器買家,在2019年以前,印度已經連續四年都是全球武器進口國的第二位,印度本身的大量武器都是依靠進口。印度自己省吃儉用的錢,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來購買武器裝備。在這個前提下,中國威脅論肯定在印度不存在,印度有區域性的野心,但是中國被打造為全球性的威脅。
第三,印度產業和西方互補,印度市場開放度更高
印度作為人口大國,一直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服務。而且,印度的經濟再如何迅猛發展,本質上印度的經濟對於西方構不成太大威脅。
無限膨脹的人口和有限的資源之間的矛盾,西方國家通常選擇剝削大多數人來讓資源掌握在少數人手裏。國與國之間更是如此,強國剝削弱國,從而變得更強。印度擁有13億人口和298萬平方公裏的土地,這些都能給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提供巨大的勞動力資源、土地資源以及無法估量的市場價值。
印度本土的製造業GDP僅僅為2.5%,這與印度的世界經濟地位相比是相當落後的。印度的重心都在服務業上,讓服務業來占據GDP比重的大頭。最近的十幾年,西方國際大幅度的鼓勵印度成為下一個替代中國的製造業大國,而莫迪也在“印度製造”方麵大幅努力,但是因為製造業不同於服務業,需要整個產業鏈的完整轉移,不然效率很低,同時會有物流的問題,印度現在還沒有真正對於中國製造帶來直接的威脅,不過在紡織,服裝等低端製造業已經有一定的實力,而且憑借巨大而且年輕的人口紅利,很有可能可以在多個局部製造業進行突破,實現真正的中國製造的替代。
整體來說,印度的產業和西方互補,可以進行低端製造業的轉移,和中低端服務業的替代,同時中高端製造業可以大量進口,同時服務業貿易也有大量進口的體量。
對比而言,中國製造現在已經嚴重威脅西方國家的經濟安全(唯一性),以及中高端製造業的大幅崛起,和西方國際的中高端製造業直接對抗。中國威脅論在製造業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同時,印度市場對於西方國家的開放度更高,言論自由和私有財產的保護力度更大,對於一個13億人口的市場,一個有一億多中產階級人口的市場,一個開放而且高速成長的市場,對比之下,中國是一個14億人口,更加有潛力,但是卻是內斂型的市場,中國幾乎可以生產95%以上的產品,提供絕大部分的服務,同時對於世界各國的進口都有嚴格的管製,所以,除了原材料和糧食,還有一些不得不進口的高端製成品,中國幾乎不用依賴世界各國。
第四,印度的糧食問題
印度的糧食問題一直是印度的一大隱患。印度作為人口大國,本國的農業生產卻完全不能滿足印度本身的糧食所需,甚至糧食總產量都不足中國的一半,所以他們隻能不斷依靠進口來彌補這個缺口。印度一度被列為饑餓程度嚴重的國家之一,很多人很奇怪,為什麽同樣是人口大國,中國卻不用麵臨印度的難堪。
13億的人口,印度的農業機械化應用程度遠遠沒有中國高,而且水利設施建設也沒有中國完善。再加上沒有經曆過中國的土地改革,所以印度人缺乏發展農業的積極性,他們將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其他產業的發展中。
再來就是印度本身的地理環境限製了他們發展農業。印度是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分布量非常不平均。天時這一項,印度並沒有得到絲毫優勢。印度還有令人非常無奈的一個點,本身農業發展並不怎麽樣,又是一個人口大國的情況下,他們還是一個農業出口大國。
印度本國人還沒吃飽飯的情況下,卻是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國,甚至還是小麥淨出口國。出口的小麥甚至一度超過了美國和俄羅斯,幾次榮登榜首。許多人無法理解這種行徑,這是因為他們搞錢的方法中,隻能通過挨餓這一選項了。把原本應該用來填飽自己的肚子的糧食賣出去換錢,再將錢用在別的地方,比如加快工業化的步伐,這是印度目前正在用的辦法。
印度這種畸形發展的農業,讓西方國家也感到非常放心,甚至會有些同情。一個甚至無法填飽國民肚子的國家,是無法成為西方國家的眼中釘的。甚至許多時候出於人道主義,西方國家還會幫扶一把。
第五,文明的衝突,製度的矛盾在印度不存在
印度的文化,曆史上印度對世界最大的貢獻就是宗教,因為宗教信仰不同,信仰佛教的地區組成今天的印度版圖,信仰伊斯蘭教的地區組成今天的巴基斯坦。即使信奉同一宗教的人群,又分成很多派別。因為不像中國那樣有古代的儒家文化和現代的毛澤東思想統一民眾的認識,因此印度不像中國那樣具有較強的民族凝聚力,英國沒有花費很大力氣就征服了印度,並給印度植入了西方文化。
中華民族文化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從來沒有被外來文化所征服、同化,而是一直在吸收和同化著外來文化,使外來的文化成為自己一部分,而不是相反。同時,中國通過推動一帶一路,大量推進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這個對於西方的基督教為基礎的文化也感到巨大的威脅。
這種文明的衝突在中國威脅論中有著重要的背書,外加製度的矛盾,中國的一黨專製,而且還可以長期穩定的用威權統治,帶來經濟的持續繁榮和政治的穩定,這個也讓西方很多的政黨覺得不可思議,長期以來的“和平演化論“,現在西方也基本覺醒,不抱希望了,所以和中國的大幅度脫鉤就成為了新的戰略選擇。
總結一下,對於中國和印度,兩個東方的大國,對於西方國家,的確是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的威脅
政治製度,印度幾乎是全盤的英國製度,外加美國式的邦聯製度,中國是完全的一黨專製,而且有著一人治國的趨勢
經濟製度,印度是資本主義外加少數的國家資本主義,中國是大量的國家資本主義,外加發達的私營資本主義
文化製度,印度是真正的多民族多宗教大熔爐,而且殖民化後的民主製度和本身的種姓製度有機結合,中國是漢族為主的儒家文明,但是封建專製的等級製度根植於人心,適合威權製度的統治
軍事對抗,印度是南亞老大,和西方多數國家沒有直接的地緣政治衝突,而且軍費開支巨大,大量進口西方國家武器,中國麵對太平洋,和西方幾個大國都有直接的對立,而且在南海有更加微妙的矛盾,同時中國的軍費開支巨大卻不會給西方國家帶來利益
貿易利益,印度雖然是世界第五大GDP,但是它的產業布局還很不平衡,需要大量進口包括西方國家的產品和服務,與西方國家有著很多的互補性,中國的產業布局很平衡,製造業幾乎全麵替代西方國家產品,服務業又有國家強力管製,市場相對封閉,私人財產保護有很大的人為因素。
市場潛力,印度有13億人口,一億多的中產階級,而且市場相對開放,私人財產有一定保障,更加適合也開放給西方國家的公司在印度的布局,同時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中國的市場潛力更大,但是因為自己的生產能力超強,服務業貿易又高度管製,西方國家隻能在少數產業有一定的利益,而且也隨時可能被中國企業出口替代(國家政策扶植),所以中國的市場是水中月鏡中花,可望而不可即。
對比這些,如果你是西方國家的人民和政黨,你會更加傾向於中國,還是印度呢?你會認為印度是西方國家的威脅嗎?願聽高論。
---
我是想說,馬克詳細介紹前因後果,左右關係,真是難得。 :) 主語不能亂。
要把一個事情前後左右都寫清楚也是不易。
想想甘地的不合作運動。這裏麵涉及的思想是什麽?就是說甘地堅持即使被人打了,我該是人還是人。不會變成動物。這是宗教思想,就是認定人的神性究竟要戰勝動物性。在承認動物性的同時,承認人會犯錯(衝突)的同時,也堅持人是要越來越戰勝不義,走向公義的。不應該冤冤相報何時了。
這是向好的學習,爭取越來越好。
而中國主流似乎從兩個方麵兩個不好的來源汲取太多。一個是社會達爾文主義,一個是夫差-勾踐的國際模式。
這兩者都從理論、心理上認定了人類社會就是弱肉強食。現在我不吃你,是因為我弱小,你所有做的都是因為你強大。世界上沒有公理,沒有正義。
對這樣一個思想武裝起來的文化,別人當然害怕。
可以說,在這方麵中國的意識形態沒有選擇好的role model。
非常好的評論,有關宗教和心靈層麵,印度的確和西方各國有更多的共同之處,也讓他們感到更加平和,沒有侵略性
國際上也有“朝鮮威脅論”,這個和國家的絕對經濟實力沒有直接聯係
你提出的這一點是非常好的補充,印度國民的等級觀念更加嚴格,不過在國與國的關係中,似乎還是殖民化這個更加適合
這個不盡然,90年代中國的經濟剛剛開始有起色,國際上就已經有中國威脅論了,不是絕對的和GDP做錨定那麽簡單
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核變化。越深,力量越大,雖然日常就不一定經常看到。
。。。
比如毛澤東,雖然口頭上承認唯物主義,其實時刻不經意間就要流露宗教向往(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死後見馬克思,等等言論,都是言談間渴望永生的)。但是因為這種心理需求不能得到正常的滿足,找不到正確的出路,就會以一種鬥爭的方式來發泄。
鬥來鬥去,變成類似不可控核爆炸。不時就把同誌們給炸飛幾個。
印度人在國外是不錯的,比在國外的中國人強,事實就是事實。
但是印度人在其國內就不行。都是一樣的人種,為什麽?印度人太多了,聰明人就更多,比中國國內的聰明人還多,多很多。印度作為國家要趕上中國,不可能。
為什麽?
因為天堂不是“地方”,而是氣氛。靠“殺”進入的地方,即使本來是天堂,“殺入”後,也變成地獄。
靠武力和物質征服,你永遠無法進入天堂,就是這個意思。因為天堂是和諧、包容。
執行力必須服務於計劃,計劃必須服務於大目標,這個道理應該是大家公認的。幾個事情反映了這方麵中國當下是有缺陷的:
1. 中國在物質基礎建設上應該說是優於印度的。但是也有代價,就是心理精神層麵的缺失。
2. 我有一段工作中碰見一個印度人,他在工作時與世無爭,在休息時就拿著印度教的經典看,絕對是一個善良的人。有一次我們熟了後,他非常小心翼翼地問我(我能看出他完全沒有嘲諷的意思),聽說中國沒有宗教信仰?那中國人活一輩子到底為了什麽?活幾十年,然後就完了?我才意識到,中印人民的大目標不同,中國的唯物主義,在國際上其實是少數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參照物是相對狹小的。
在人生的計劃中,完全放棄了宗教層麵的東西,這是不平衡的,相當於別人是生活在太陽下麵,而中國人是生活在人造太陽下麵,生活在一個大屋頂下麵。
2. 印度,有世界性的精神領導者,到西方傳教,並且讓大眾中喬布斯之類的人所敬仰。那個不是靠武力來壓服,那些都是超越種族的境界。比如:Yogananda, 看看他在1920年代已經到美國傳道了。而中國信了唯物主義,已經徹底放棄了道的層麵,集中精力發展物質。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5/Yoganandawashingtondc.jpg
3. 中國未來,會不會有真正的宗教自由的回歸。如果由於各種原因而墮入一個勢阱,不能回複宗教自由,那我認為中國的發展就是不可持續的。因為最終心理生命會枯竭。
4. 不平衡的心理-物質狀況,無論對內、對外都是一種危險。
。。。
物質力量不強大,當然不會產生威脅;物質力量發展了,心理不平衡,也會產生威脅。這在傳統上就說了,德和才要平衡。
這也是中國為什麽能在四十年時間(按照可比價格)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原因,而這個趨勢還在繼續,新冠的處理方式就能看出,連傳統上人們看好的社會凝聚力高的日本在這兩方麵如今做的都不如中國。
印度就更別提了,在這兩方麵屬於世界上最糟的之一(隻有處於戰爭狀態的國家更糟),僅官方語言就有17個,實際上是一百多(這可不是方言的區別,因為文字完全不同)。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四大古代文明唯一延續下來的,即便在外族統治時期也沒有中斷,而是外族不得不接受中華文明(比如元朝采取了中原的政治結構和文化內容,五胡亂華的時代也是漢化的胡人在折騰),這是讓人害怕的社會凝聚潛力(潛力與能力確實還有距離)。
而社會凝聚力強意味執行力相對強,偏偏印度做不到,從文化角度講,印度很可能永遠做不到,因為沒有統一的文字。
另外就是從曆史看,印度有記載的幾千年曆史上隻有孔雀王朝有幾十年的輝煌,其他時期都是分散或者被殖民的局麵,這不是沒原因的。
如果現代印度能夠消滅事實上存在的種姓製度,那才是社會具有執行力的一個表征(連在美國生活的印度人都逃不出種姓製度的束縛,灣區最近的印度移民中的種姓製度影響的官司就是證明)。不是說看不起印度,而是特別看不起印度,至少在幾代人之內,越南超過印度的機率都比印度成為世界強國高。
我差點兒樂趴下。
除了印度人,沒人拿印度和中國比國力。差得也太遠了吧。
印度除了IT和call center,什麽能拿出手?瑜伽嗎?
這都哪兒跟哪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