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美國紐約,“9·11”事件18周年紀念活動在“9·11”國家紀念館舉行,遇難者家屬齊聚現場,依次念出所有遇難者姓名,訴說著對他們的想念。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民航客機撞向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四架客機上的乘客無人生還,襲擊造成近3000人死亡、6000餘人受傷。紀念日當天悼念燈光將徹夜點亮紐約夜空,直至12日黎明方會熄滅。
悼念儀式共進行了六次默哀,對應9·11事件中的六個時間節點。2001年9月11日8點46分,一架客機撞擊紐約世貿中心的北塔;9點03分,第二架客機撞擊南塔;9點37分,五角大樓遭一架客機撞擊;9點59分,南塔倒塌;10點03分,一架客機在賓夕法尼亞州尚克斯維爾鎮墜毀;10點28分,北塔倒塌。整個事件中,4架客機遭恐怖分子劫持,共有2983人喪生。
特朗普總統和第一夫人上午8點46分走出白宮靜默。那是被恐怖分子劫持的兩架飛機的第一架撞上世界貿易中心大廈的時刻。特朗普總統隨後前往華盛頓近郊的美國國防部,在那裏的一個襲擊受害者家屬參加的紀念儀式上發表講話。
副總統彭斯參加在賓夕法尼亞州被劫持的聯合航空公司93號班機墜毀的地方舉行的紀念儀式。當時被劫持的飛機上的乘客跟劫機犯進行了殊死搏鬥,使他們沒能實現用劫持的飛機撞擊白宮的企圖。
當時有19個基地組織有關係的男子參與了劫持四架客機的行動。
那是自1941年珍珠港遭遇襲擊以來美國所受到的最致命的一次襲擊。9/11恐怖主義襲擊事件永久地改變了美國對國家安全的看法,導致當時的總統小布什宣布對恐怖主義開戰,並攻打基地組織訓練營地所在的阿富汗。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我想推薦大家看的是美國學者約翰·米爾斯海默在2001年出版的一本有關國際關係理論的書籍《大國政治的悲劇》 (英語: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該書是作者在“十年磨一劍”的基礎上係統闡述其學術思想——進攻性現實主義(offensive realism)——的代表作,是對冷戰結束後樂觀的自由主義的有力回應,是“繼1979 年華爾茲《國際政治理論》一書後對國際政治中現實主義理論的最重要貢獻。
國際關係是以國與國關係形式表現的國家與世界的關係,與國內關係的根本區別在於國內是有政府狀態的,而國際社會是缺乏最高權威,處於無政府狀態。生活在無政府狀態下,國家追逐的基本目標是生存與發展,以國際關係術語講主要是安全與權力。國際關係理論的不同學派及其爭論首要的即是圍繞權力與安全的關係而展開。認為隻有爭取權力(強權)才能追求到安全(和平)的是經典現實主義(以摩根索《國家間政治》為代表),認為各國權力必須受製於集體安全與國際道德的是理想主義(威爾遜“十四點計劃”),及至集體安全(世界和平)與國際道德(國際法)以國際(內)製度、國家間相互依賴及國際組織等來體現,理想主義又發展到自由主義階段,並派生出國際製度和平論(民主和平論)、經濟相互依賴和平論、國際組織和平論等不同主張(拉塞特《三角和平:民主、相互依賴與國際組織》)。
現實主義與自由主義分歧與爭論雖林林總總,但其焦點不是圍繞人性-國家性-國際性三個層麵展開就是其引申和發揮;人性之善惡、國家是否為國際關係的惟一行為體、國際無政府狀態的原教旨傾向與修正性企圖,是區分這兩大流派的根本,並集中歸結為權力與道德的矛盾——政治現實主義之父馬基雅弗利實現了權力與道德的分離,而自由主義試圖結合之,產生出諸如康德“永久和平”的思想。
在戰爭與和平這一國際關係的永恒主題上,自由主義學派認為和平可以實現,現實主義學派則認為戰爭難以避免,從而展示了兩派信念之樂觀-悲觀的根本分野。
但是,這些都是表象。兩者的本質區別在於現實主義與自由主義是人類兩大思維理念的根本分歧:現實主義思考的是世界的客觀層麵——自在世界,以戰爭狀態來理解國際無政府狀態。試圖洞察國際關係永恒的本質與終結性因素——恰如軍事作為確保國家生存的最後手段一樣;也因為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包括忽視國內因素,對人設計的各種製度、規則多大程度上能改變曆史的必然性根本上持懷疑態度,以曆史的長時段出發來審視現實,往往得出悲觀的結論。故此,現實主義強調曆史的、軍事的因素與影響,側重曆史的必然性因素,以曆史審視現實。
而自由主義青睞主觀層麵——人化世界,即人的主觀能動性多大程度上改變了和能改變客觀世界的終結性力量,以自然(公民)狀態來理解國際無政府狀態,因此它重視人和製度的作用及曆史的偶然性,以未來催生現實。與現實主義思考國際關係的實然不同,自由主義側重探討世界的應然層麵;與現實主義憂心忡忡於國家間非正常交往方式(戰爭、衝突)不同,自由主義關注於國家間交往的正常方式——經濟、貿易、合作等主題。及至認為人的主觀能動性不是一般地反作用於客觀世界,而是認為國際社會本身由人的觀念與社會實踐建構而成,自由主義又發展到建構主義階段(以溫特《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為代表)。
奉行權力決定安全的現實主義在與自由主義的不斷論戰中,自身也在分化,形成不同的分支。其中一支引進國際結構的思想,主張以相對權力追求相對安全,即所謂的“防禦性現實主義”(以華爾茲《國際政治理論》為代表)。圍繞冷戰結束及冷戰後世界走向的爭論則催生出現實主義的新支流——進攻性現實主義,主張以相對權力追求絕對安全,以米爾斯海默 2001 年出版的《大國政治的悲劇》為代表。
米爾斯海默在書中強調,國際政治即大國政治。“因為大國對國際政治所發生的變故影響最大。所有國家——不管是大國還是次大國——其命運都從根本上取決於那些最具實力國家的決策和行為。”
那麽,何謂“大國”呢?“大國主要由其相對軍事實力來衡量。一國要具備大國資格,它必須擁有充足的軍事資源,具備與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打一場全麵常規戰的能力。”
大國政治為何處於一種悲劇狀態?因為“大國注定要進犯他國”。所謂“悲劇”,其涵義有二:其一,大國安全競爭是零和博弈——這是悲劇的必然性:“國際政治從來就是一項殘酷而危險的交易,而且可能永遠如此。……每個國家壓倒一切的目標是最大化地占有世界權力,這意味著一國獲取權力是以犧牲他國為代價的。然而,大國……的最終目標是成為霸權,即體係中惟一的大國。”
其二,國家的進攻性企圖與權力和生存之間的不恰當緊密結合導致悲劇的恒久性:“國際體係中沒有維持現狀的國家,除了那種想對潛在的對手保持支配地位的一時霸權。大國很少對眼前的權力分配感到心滿意足,相反,它們時刻懷著以自己利益為中心的求變動機。它們幾乎總是擁有修正主義意圖,倘若能用合算的代價達到目的,它們會以武力改變勢……
除非一國達到了最高的霸權目的。然而,由於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取得全球霸權,因此整個世界充斥著永久的大國競爭。”這種悲劇的持久性是以其徹底的現實主義為基礎的,即不管大國的性質如何,都會遵循這種邏輯。
總之,《大國政治的悲劇》從曆史的長時段出發,認定國際政治即大國政治。大國的生存意誌是追求自身權力最大化,即地區霸權,因而大國間不可避免地會形成衝突。而由於中國經濟的飛速增長,中美衝突將不可避免。中國會和當年的美國一樣,提出亞洲版本的門羅主義,將美國趕出亞洲,因而主張及時限製中國發展,反對接觸而主張遏製中國。
追求霸權的國家為什麽不擔心其他國家會組成均勢聯盟反對它呢?作者指出:“受威脅的國家常常會采用推卸責任而不是均勢戰略,因為在戰爭爆發時,推卸責任者可避免與侵略者打鬥的代價。”
這就突破了防禦性現實主義的“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本書一再強調,國際體係結構是通過世界是如何組成的五個假設來界定的,包括如下的幾點事實基礎:(1)國家是世界政治中的主要行為者,處於一個無政府體係中。該體係缺乏一個淩駕於國家之上並能保護彼此不受侵犯的中央權威。(2)大國都具備一定的進攻性軍事能力。(3)一國無法確定他國是否懷有敵意。(4)大國高度重視生存。(5)國家是理性行為者,能理智而有效地設計使其生存機會最大化的戰略。
作者指出,上述五條中的任何單一命題都不能千篇一律地保證大國彼此“應該”采取侵略舉動。不過,當五個命題同時具備時,它們就為大國萌發並采取針對他國的進攻行為創造了強大動力,尤其可能出現三種總的行為模式:畏懼(fear)、自助(self-help)和權力最大化(power maximization)。
第一,大國彼此畏懼。它們以懷疑的眼光看待對方,擔心戰爭迫在眉睫,國家之間幾乎沒有信任的餘地……任何大國都認為所有其他大國是潛在的敵人。畏懼的根源在於國與國之間的相互攻擊能力和不信任。當一個國家受到威脅時,沒有國家之上的權威機構幫助它,也沒有任何方式使侵略者受到懲罰。因此,它們不得不隨時為戰爭做準備。
第二,自助原則。由於政府之上沒有政府,因此,國家彼此皆為潛在的敵人,不能依賴別人來保障自己的安全,必須自己幫助自己。在國際政治中,天助自助之人。自助原則並不排斥國與國之間建立聯盟,但是聯盟是暫時的,是權宜之計。今天的盟友可能是明天的敵人,今天的敵人也可能是明天的盟友。
第三,權力最大化原則。由於懼怕他國,國家必須自助,因此,大國最佳的安全保障就是成為係統中最強的國家,一國越是強於對手,它受攻擊的可能性就越小。國與國之間的實力相差越大,強國受弱國攻擊的可能性就越小,所以,理想的局麵就是成為係統中的霸主。
作者進而總結道:“進攻性現實主義主要是一種敘述性理論。它解釋大國過去如何表現以及將來可能怎樣行動。但它也是一種指導性理論。國家‘應該’按照進攻性現實主義的意旨行事,因為它展現了國家在險惡的世界裏求生存的最好辦法。”同時他又提醒道,“進攻性現實主義如同黑屋子中的一道耀眼的亮光:即便不能照亮每一個角落和縫隙,但在大部分時間內它仍是引導人們穿越黑暗的極好工具。”
但是如何評價在大國博弈之外的這些恐怖主義行動的影響呢,這個就要說到進攻性現實主義邏輯的阿喀琉斯之踵。
首先,在以上論述基礎上,我們可以總結出國際關係理論的三大演繹律:
? 異化:即理論發展過程中既有不斷肯定自我的過程,也有不斷否定自我的過程,以獲得現時代的合法性 ...。以現實主義發展為例,當人性現實主義發展到結構現實主義時,核心概念就已產生嬗變。比如“權力”,前者強調權力即自身強權(絕對權力),
後者強調權力是國家在世界力量中所占據的份額(相對權力);經典現實主義強調權力最大化原則,而防禦現實主義則斷言過分追求權力隻會“自傷”。
? 同化:即各理論從涇渭分明到不斷通約,在融合中展示自身特質,獲得現時代的合.理性..。比如防禦性現實主義即吸收了自由主義有關共和博弈(安全剩餘而非稀缺)的思想,進攻性現實主義也吸收了華爾茲的防禦性現實主義的結構思想,隻不過很
好地結合了原教旨式的霍布斯政治現實主義。
? 原教旨化:如前所述,和任何其他人類思維形式一樣,理論一旦形成,都具有原教旨傾向,即不斷否定對立麵來肯定自身,獲得現時代的合目的性 ....。比如進攻性現實主義即光大了馬基雅弗利與霍布斯政治現實主義的正統。
世界如此之大,人類如此之多樣,我們看到大國的博弈,也看到小國的衝突,而世界文明依然向前。
(本文總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