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markya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馬克談天下(43)韓國企業在美國市場的秘訣

(2019-08-05 21:13:55) 下一個

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但是在中國製造大量占領美國市場時,你不難發現,中國製造其實隻是製造,而沒有太多的中國品牌,除了海爾,大疆,TCL等極少數企業,幾乎都還在國際品牌代工的階段。

Image result for Samsung 5G

同時又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在美國市場上,如果不是美國和歐洲的品牌為主的產品,很多都有韓國品牌的影子,比如,黑色家電和手機中的三星和LG,汽車中的現代和起亞,白色家電中的LG,甚至是美國現在通訊用的5G設備,都是三星為主,反過來,日本除了在汽車行業有較大的競爭優勢,其實的很多工業製成品,比如家電,手機等都在美國市場幾乎失去蹤影,中國盡管是製造業全球第一大國,但是它的品牌認知度,除了海爾等極少數企業,多數還是在幕後的階段。

Image result for ??????

那我們就要問,為什麽韓國的大型企業在美國市場擁有很大的市場份額,而不會被美國用各種手段打壓,或是屏蔽呢?

其實,美國曾對韓國工業的老師 --- 日本,包括它的汽車和半導體等產業進行打壓,結局是日本半導體陷入衰落,汽車依然領先。貿易戰能不能打垮產業競爭力,關鍵在於行業自身能否順應發展趨勢,持續加大研發和創新力度保持核心競爭力。

美國打壓日本的手段包括以301條款威脅要求降低關稅、開放市場、限製出口、強行設定美國半導體在日本的市占率等。日本半導體戰敗源於:1)對行業趨勢出現重大戰略誤判,沉浸於大型機時代的成功,忽視了興起的個人電腦市場需求;2)固守設計與製造一體化的模式,未能順應半導體行業設計與製造分離的趨勢,大量折舊導致成本高企;3)經濟泡沫破裂,研發投入嚴重不足,陷入“技術差距-銷量下降-無資金投資-技術差距擴大”惡性循環;4)在90年代美、韓實施產業政策組織半導體聯盟研發攻關時,日本迫於美國壓力和指責,無力實施有效的產業政策。

相反,日本汽車行業持續領先源於:1)貿易戰開始後日企赴美投資生產以緩和摩擦;2)始終以“高質量、低油耗”為核心,生產管理創新,通過高效的庫存管理降低庫存和成本,提高生產效率,人均產量為美國的2倍以上。

談了一點日本產業被美國打壓的因果,回到韓國產業在美國地位的話題。

韓國不同於日本,基本沒有受到美國政府大力度的高科技打壓,而是美國個別企業對韓國高科技企業發起訴訟。韓國被美國以反傾銷和反補貼的名義起訴的領域更多在鋼鐵、家電、化工原材料等。

1993年,鎂光向美國商務部發起起訴,最終發布關於韓國三星等企業DRAM存儲器的反傾銷稅調查初步裁定,三星等被分別征收10-50%不等的進口關稅。2003年6月,鎂光發起起訴,美國商務部發布關於海力士進口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調查的初步裁定,韓國海力士被征收44.71%的進口關稅,但於2008年取消。韓國簽訂一係列自由貿易協定,三大財閥持續加大投資,壟斷全球DRAM(存儲器)市場。

Image result for LG

總體上,韓國並未如日本和中國一樣受到美國以貿易為名義但實質在於科技的遏製。韓國之所以未受美國打壓,主要源於三個方麵:錯位競爭,轉移出口市場,財閥與美方互換技術、共同研究。

第一,錯位競爭

美韓高科技競爭的細分領域不同,業務有互補性。美日經濟爭霸期間,美國和日本爭奪存儲器行業主導權,日本快速發展甚至以86%市場占有率超越美國,極大地損害美國利益。但是美日爭霸過後,韓國取代日本主攻存儲器,美國卻轉向更具高附加值的處理器、ASIC等領域。因此,韓國與美國半導體行業並不正麵直接競爭,甚至有相當高的業務互補,僅與美國個別主攻存儲領域的公司有衝突。

第二,轉移矛盾

20世紀90年代是韓國存儲器爆發的年代,韓國不斷向歐美日輸出產品。當時美國是韓國存儲器出口的第一大國,出口金額從1992年的10.7億美元上升至1993年的15.6億美元,出口占比從15.7%升至22.2%。因此引發鎂光公司向美國商務部起訴韓國三大財閥存儲器傾銷,三星、LG和海力士被最終裁定傾銷幅度依次為0.2%、4.3%、5.2%。盡管韓國多次申訴,且並無證據證明LG與海力士存在反傾銷行為,但是美國商務部依然維持原裁定。此後,韓國開始減少對歐美存儲器的直接出口,逐漸轉向中國。2017年,韓國對美國存儲器出口金額下降為1.93億美元,對中國存儲器出口金額上升至280.14億美元,中國取代美國成為韓國存儲器出口的第一大國。

第三,互換技術

韓國財閥與美方互換技術、共同研發,緩和矛盾

財閥主導、中小企業依附的產業模式中,財閥的跨行業、跨產業鏈性質使其可通過技術互換、共同研發等方式減少國際摩擦。韓國科技產業結構是眾多中小企業為財閥提供材料、設備、副產品加工,再由三大財閥出口海外。因此眾多中小企業麵對的國際摩擦較少,主要由三大財閥承擔。財閥跨行業跨產業鏈的性質,令其擁有多項複合技術,可通過技術互換、共同研發等手段化解糾紛,在穩定核心利益的同時做出讓步。例如2014年,三星與英偉達關於圖形處理器專利產生糾紛,英偉達向加州法院發起訴訟,並要求搭載三星獵戶座處理器的最新款Galaxy手機及平板電腦禁止進入美國市場。但經過協商,雙方同意將自身的部分專利授權給對方,並進行下一代GPU的共同研發項目,因此簽訂協議達成和解。

第四,企業國際化

美國的投資在韓國企業的份額,讓韓國企業徹底國際化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當三星一咳嗽,那麽整個韓國都會感冒,三星作為韓國土生土長起來的企業向來都是韓國人的驕傲,三星旗下最大利潤池三星電子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三星電子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韓國公司,作為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它在2014年的股權結構報告中寫到,韓國人在三星電子股權僅外資就為65%,而且在享有利潤的股權,美資甚至占比達到80%,在華爾街,人們更願意把三星稱作是韓國人創立的美國公司。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2008年金融危機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同時是美國堅定的盟友。

當然,韓國企業的優勢同時也就是它的劣勢,不能一概而論,我們中國的企業在國際化方麵的確可以向他們學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limetree 回複 悄悄話 有道理,上麵提到的韓國公司剛把我們一純美國上市公司收購了,準備進軍北美市場。
hbyzy 回複 悄悄話 還有一條,賺的錢給美國大部分
匡吉 回複 悄悄話 韓企沒啥秘訣,就是產業的轉移。上世紀50年代美國家用電器獨霸全球,後來轉到日本,現在是韓國中國並存,很明顯韓國將逐漸被中國取代。可能中國的下麵是印度。趨勢不是一個國家能扛的住的
大榮確 回複 悄悄話 感覺TCL知名度很高,在各大超市和電器行裏有和三星、LG並駕齊驅的勢頭;海爾倒是很少見,不知道為什麽吹的那麽厲害,海信倒還偶爾見到。
braker999 回複 悄悄話 韓企哪有什麽秘訣,全部都是把股份的大頭給了美國金融資本集團後才得以繼續生存,和日企的曆史一個樣。美國是金融帝國主義,隻在乎股份的收益,連公司運行都不願意參與的。美國金融在全球主要企業控股的體量是巨無霸,根本不擔心受到地區性的威脅,反而因為通過為控製為目的而建立的全球分工體係,牢牢把持每一個地區的生產和市場。這套係統可以看作是大英日不落帝國的全球殖民地係統的升級版,完全不需自己動手,即使終極手段就是美國的軍力。為啥要現在針對中國,就是顏色革命完全失敗了,不當不能控製中國的經濟,而且中國在向自成一體的地區係統進發,有可能挑戰這個金融帝國的係統了。
XYZ94538 回複 悄悄話 日本現在對韓國進行技術產品封殺。
DD1122 回複 悄悄話 韓國人一般隻買韓國貨 中國人一般隻買外國貨
markyang 回複 悄悄話 馬克的文章都是個人觀點,盡量客觀公正,不帶入自己的個人喜好,希望大家評論時也是就事論事,不要發表太多情緒化的留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