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明天(6月7日,8日)兩天,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考試係統之一的中國高考就又要登場,古代有人雲,“有人辭官歸故裏,有人漏夜趕科場”,現代的中國,辭官歸故裏的可能是翎毛鳳角,但是漏夜趕科場的卻是普遍現象。
多年來,高考的利與弊已經被舉國上下,以至於在海外華人群體都被廣泛討論,但是正如在美國民間流行的一句話 “Government is necessary evil",GAOKAO,可能也是中國體製下一個必由之惡吧,那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高考是怎麽來的,又經過了哪些變革。
中國的”高考“自古已有之,中國古代的“高考”發端自隋朝,到唐太宗形成了雛形,武則天、唐玄宗時期又增加了殿試,並且還產生了武舉。不過那時的正規名稱不叫高考,而是叫進士科舉。
隋唐時期,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製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製科。此後的科舉製度逐步豐富、漸漸完善,一直到了明朝才真正形成了完備的製度。此時科舉共分四級: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以“四書”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注》為準。
考試製度的完善為何經曆了這麽漫長的時間階段?因為這也是一項大規模的國家行動,所以牽扯到有關的各個方麵。而有關“高考”的改革也從來沒有停止過。
我們通常所說的近代高考是從1977年開始的。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報》的頭版頭條刊發了新華社稿件《高等學校招生進行重大改革》,其中提出當年高考招生範圍為“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複員軍人、幹部和應屆高中畢業生。”具體要求是“年齡20歲左右,不超過25周歲……對於實踐經驗比較豐富並鑽研有成績或確有專長的,年齡可以放寬到30歲,婚否不限。”這則消息讓密切關注高考的人們雀躍不已。1977年的冬天,中斷了11年的高考重啟。從11月28日到12月25日,這次高考的時間跨度長達一個月。教育部網站數據顯示,當年報考人數570萬人,最終錄取27萬人,錄取率為5%。
1977年,分為文史和理工兩類,文科考試科目為政治、語文、數學、史地(曆史和地理),理科科目是政治、語文、數學、理化(物理和化學),報考外語專業的要加試外語。
1981年,高考科目變為文科6門(政治、語文、數學、曆史、地理、外語),理科7門(政治、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外語)。
1991年,湖南、海南、雲南三省,在高中會考的基礎上進行了高考改革實驗,將原本的文科6門、理科7門改為“四組四門”:第一組是語文、政治、曆史、外語,第二組是語文、數學、物理、外語,第三組是數學、化學、生物、外語,第四組是語文、數學、地理、外語。考生根據報考的專業參加有關科目的四門考試,但不得兼報兩組。史稱“三南方案”,但因過於強調學生個性,而且錄取太過複雜,僅實施了一年。
1994年,原國家教委(1985年6月設立,1998年3月更名為教育部)在高中會考基礎上,又推出了“高考3+2”科目改革,即文科“語數外+曆史、政治”,理科“語數外+物理、化學”。
1997年,原國家教委決定,高考科目組開始試行“3+X”方案,並於1999年在廣東率先試行。所謂“3”是指語文、數學、外語為必考科目;“X”指由高校根據本校層次、特點的要求,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曆史、地理六個科目或綜合科目中自行確定一門或幾門考試科目。
2000年,吉林、山西、江蘇、浙江四省也開始施行“3+X”方案。2001年這一方案擴展到18個省、市、自治區。2002年,全國全麵實行。在改革之初,“X”有多種選擇,但在實施過程中,大多數省份選擇了“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的模式。
2004年,山東、寧夏、廣東、海南4省區作為全國高中新課程改革的首批實驗區進入實驗,其後在多個省、市、自治區實行,包括吉林。
對高考改革來說,2017年是一個特殊年份。這一年,不僅是高考恢複40周年,也被稱為“新高考元年”,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地區的考生迎來了首次新高考。當年兩個全國試點地區,上海、浙江率先啟動新高考改革,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地也於2017年加入第二批試點行列,之後改革將陸續在全國鋪開。根據3年前推出的高考改革總體方案,上海新高考將不再分文理科。學生除了參加語文、數學、外語3門傳統高考科目外,還根據學生特長和興趣,從物理、化學、生命科學、曆史、地理、思想政治6門科目中任選3門參加“等級性考試”,考試成績以等級呈現,並折算成相應分數,計入高考總成績。
對比於兩到三天(我們那個時候是7 + 1,三天高考)的高考衝刺,實際上高考是由兩大部分組成的,第一部分是考試,第二部分是錄取。文革後恢複高考38年來,高考招生錄取製度也經曆了多次改變,從最初的定向招生到“雙軌製”,再到最終取消自費生,實行“並軌”。
1983年開始,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規定在中心部分或國防科工委體係所屬的某些院校,按必定份額實施麵向農村或農場、草場、礦區、油田等艱苦職業定向招生。
1985年,原國家教委規定,高校可以從參加統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量國家計劃外自費生,與國家計劃招生並行,即稱“雙軌製”。
1994年,37所重點院校成為招生收費並軌製的試點,“學生上學自己繳納部分培養費用、畢業生多數人自主擇業”的機製開始建立。
1996年,高校試行招生“並軌”,取消招收自費生,“自費生”逐漸成為一個曆史名詞,同時高校的學費開始增加。
2000年,師範類院校和專業也開始收費,招生並軌改革徹底完成。
2007年,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師範生免費教育重返校園。
嚴格意義上來說,高考製度的確立和實施是有利於客觀公正選拔人才,有利於人口的階層流動,促進社會的相對公平的。高考也是國家廣泛吸納人才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可以為提高國家競爭力而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資源保證。
在通過全國統一考試選拔人才中,雖然是僅通過書麵成績來確定,有一些弊端,但由於高考組織的嚴密、客觀、公正,標準易於掌握,因此它在中國人心目中的信譽很高,沒有真才實學者是難以跨進大學校園,但是高考的客觀性也同時代表了它的殘酷性,“一考定終身”成為了很多家長和學生揮之不去的夢魘。
有個意外的結果是,高考給國外的大學和私立中學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機會,相當一部分在國內比較富裕的家長,為了讓孩子躲避高考的折磨,把孩子送到國外上學,這個好像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給世界教育市場帶來的一個資金和人才輸出吧。
現行的高考製度,其本質也是一種類似於“八股取士”及“科舉製度”的應試製度,雖然它起到了招賢納士的作用,但同時也遺棄了許多學生,尤其是對於偏科嚴重的學生有著非常不利的影響。比如說有人擅長寫作,但世俗硬叫他先學好數學,倘若他真的把數學學好了也罷,但學不好呢?我想他便和大學無緣了,和更高層次的文學無緣了。試問文學與數學有什麽聯係呢?你見過那個大文豪在文章裏列舉一大堆的數學公式嗎?
分析現行的高考製度,特別是目前教育及社會反映出來的諸多問題,不得不對現行考試製度進行反思。采用全國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製度,由一次考試定終身。現有的高考方法,在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科目中,很難全麵反映出學生的素質狀況。但往往一次考試不能完全反映學生的學習質量,尤其是不能反映學生能力的高低,有可能使真正優秀的學生落榜。對新生質量高低如何理解,知識質量是否就是唯一的,對一個大學生來說是否還應該有其它方麵的質量,如專業思想、實驗經驗、動手能力等等,這些內容如何反映到招生製度中?這都是目前高考製度無法解決的。
實施高考製度也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所決定的,因為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經濟發展不穩定導致我國不能給廣大的學生提供太多的學習機會和學習場所,因此隻能通過高考製度考試錄取優秀者繼續學習,對於我國的國情而言,高考製度是相對比較公平、公正、公開的考試方式。
隨著高考製度的改革,不少高校開始自主招生,而現有的高考製度無法保證各高校不濫用自主招生權,從而出現了“以錢換分,以分換錢”、“錢分交易,權學交易“等現象。近幾年來,高考製度在不斷的改革,高考投檔率在不斷的提高,但就投檔率、降分錄取而言,又產生了新的問題,當投檔率高達120%時,各高校是以何種理由吧把那20%的考生退檔,這對公眾是一個長期未解的謎。當我們麵對時常出現的取低退高的現象是,我們是不是該對他們的做法有懷疑呢?
高考,作為一個中國古代科舉製度的延續,不可能解決中國現有教育的所有問題,但是它可以說是所有不完美選擇中的最好選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高考製度會有很多的改變,但是肯定還會延續。但是因為高考對於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基本公平的標準,它就像政府一樣,是一個必由之惡,必將延續很長時間。
(文章相關資料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