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冰島印象1:辛格維利爾國家公園(Thingvellir National Park)

(2022-09-06 13:45:41) 下一個

冰島, 位於北大西洋洋中脊之上,板塊生長的邊界。大西洋洋中脊是一個大部分地區位於海底的山脈。由於岩漿活動活躍,火山噴發,大西洋中脊越來越高,露出海麵就形成了島嶼,屬於海洋島中的火山島。由於冰川和火山大範圍地並存,因此,冰島被稱為“冰與火的國度”。

冰島,北大西洋中的一個島國, 它曾是世界上最後一個無人居住的大島。在保持了300年的獨立之後,冰島先後隸屬挪威和丹麥,直到1944年脫離了丹麥的統治,建立了冰島共和國。

注:本文僅此一圖來自Internet。

冰島人口稀少,僅有33萬多居民,但旅遊業處於大繁榮之中。僅2017年,就迎接了200多萬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當時預計遊客人數還會繼續增長。2017年, Costco不失時機地在冰島也開了一家店, 就在離機場不遠處。

第一天,按照計劃,我們直奔Costco購買食物和飲料。雖然知道冰島的物價高,可沒想到冰島Costco的品種少很多。比如,切片麵包隻有一種! 不過,Muffins 還是和美國加拿大的同樣好吃。買了一大箱汽水,後來才發現它是英國產的。其實,冰島的水是世界上最純淨的,沁人心脾。隻要有自來水的地方都可以喝,因為冰島所有的水源都是來自冰川, 冰川上融化的水滲透到地下,經過火山岩石過濾,流進湖中河裏。這個過濾過程要經過30-10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所以在冰島喝的水真可能是百年前的100%的冰川礦泉水!

 

這裏商品的標價大都是成千上萬的數字,不要以為在冰島的人都是富豪,花錢如流水,其實價格後麵抹掉兩個零就大約是美元的價了。

 

沒有時間閑逛,我們趕快驅車前往遠近馳名的冰島黃金圈。

冰島舉世聞名的冰川、地熱區、間歇泉、活火山、苔原、冰川, 冰蓋、冰原、冰帽, 雪峰、火山岩,荒漠、瀑布、沙灘、小鎮、奇石,及火山口等萬千自然景觀比比皆是,堪稱為地球地貌的博物館。冰島之行讓我們也增加了些許地理知識,了解一些地質地貌名詞。


我們總共隻有七天半的時間,參考了不少自駕攻略,就選擇了一號環形公路反時針環島旅行,用有限的時間去領略沿線不勝枚舉的極致景點。

 

離開了機場,沿途可見苔蘚熔岩地, 大大小小的熔岩石上覆蓋著綠茵茵的苔蘚。

聞名遐邇的黃金圈(Golden Circle),主要包括辛格維利爾國家公園(Thingvellir National Park),間歇噴泉(Geysir),和黃金瀑布(Gullfoss) 三大主要景點。

 

這是我們冰島之行第一天的主要目標。

 

辛格維利爾國家公園(Thingvellir National Park)

 

Thingvellir 的冰島語是 Þingvellir, 即議會平原之意。 在旅遊資料上,有的寫著(Þingvellir National Park),有的則寫著 (Thingvellir National Park),其實是一回事。 這個國家公園離首都雷克雅維克(Reykjavík)很近, 大約隻有40多公裏的路程。

有資料表明,冰島在地球地質運動上擁有一個特殊的位置。 整個冰島地處北美洲大陸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交界處,這條交界即為北大西洋中脊(海嶺)的裂穀。

裂穀穿過整個冰島, 使冰島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裂穀暴露在海平麵之上的部分,而這部分包括了冰島著名的景區辛格維利爾國家公園( Thingvellir National Park)。並且,在任何其它地方都不可能看到像辛格維利爾一樣清晰的兩個板塊的邊緣。

辛格維利爾國家公園具有重大的曆史、文化與地理意義。在這個公園, 人們不僅能了解冰島最重要的曆史遺址,也能探索這裏俯拾即是的自然奇景。

辛格維利爾於1930年被宣布成為國家公園。依照法律, 它永久屬於國有,永遠不得出售或抵押。由於辛格維利爾國家公園代表了傑出的普世價值,其自然環境和文化意義都值得被保護。2004年,被錄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冰島最大的天然湖辛格瓦德拉湖(Þhingvallavatn),又名議會湖, 也鑲嵌在辛格維利爾國家公園。

冰川融水倒灌在峽穀裏形成狹窄且深不見底的湖泊,湖水清澈,波平如鏡,能見度可達90-120米。

辛格維利爾國家公園完美地展現了再生與更新的地質成長過程:周邊地區火山活動頻繁,綿延的熔岩原在公園內延展,包括熔岩隧道和火山岩洞。

現在,這裏的火山已經沉寂了兩千多年,公園裏也是一片綠意盎然,獨特的冰島苔蘚覆蓋著熔岩原。

從觀景台望去。

因火山地質關係,這裏地下熔岩不斷向上推擠,形成縱橫交錯的斷層裂縫。

辛格維利爾國家公園是地殼運動的遺址。千萬年前地殼運動所產生的天崩地裂造成了巨大的裂穀和斷層,產生了板塊漂移。辛格維利爾國家公園剛好位於兩大地質板塊的交接處頂部的裂穀中。這兩大地質板塊就是歐亞板塊和北美板塊,兩大板塊的落差有十多米。

至今這裏地質運動仍然頻繁,這個既長又寬的北大西洋斷層將歐亞大陸與北美大陸分隔,而這個裂穀至今仍以每年2厘米的速度向兩邊裂開。

人們沿著這兩個板塊之間的裂縫行走,它帶著我們進入Almannagjá峽穀。 這條步行道路非常清楚地顯示了在這裏發生的地質過程。

放眼望去,交界裏都是這千萬年來的新生土地。

神工鬼斧,大自然竟會製造出如此整齊的峭壁。

因為冰島一年隻有很短的生長期,而且,很多地方的植被是很敏感的,所以,覆蓋在地麵上的植被生長非常緩慢。

通常不管有沒有棧道,人們都很自覺的盡量避免踏上植被。

 

隨著人口的增長,矛盾和衝突在所難免。公元930年,冰島人率先意識到民主協商製度的必要性,並在辛格維利爾平原上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議會。議會是冰島的最高立法和司法權力機構,它標誌著冰島作為一個獨立國家的存在。

1271年以後,冰島議會將這裏的一塊平整的露天大岩石平台作為議會演講的場所,人們稱它為“法律岩”或 "法律石"(Logberg)。法律岩被認為是這裡最重要的岩石。

作為古議會的主席台,任何參加競選議員的人都在此演講自己的論點和對法律的認識,以獲取三年一任的議員任期。

這裏同時也是舉行議會就職典禮和通過法律議案的地方,所有國家訴訟案都在這裏進行最終裁決,因為議會法律委員會同時也是最高法院。這種民主的議會製度一直持續運作到1798年。而那時的冰島議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主議會。

1930 年,三萬冰島人來此舉行古議會召開1000 周年紀念大會,同時,辛格韋德利國家公園正式成立;1944年6月,4萬多冰島人民在此宣布擺脫丹麥統治,成立冰島共和國。這個公園起初是為了保護國會遺跡,後來擴大到保護遺跡周圍的自然景觀。

 

法律岩
岩壁前有一根高高的旗杆,冰島國旗在此迎風飄揚,這個地方就是昔日常舉辦民主講演和辯論的“法律岩” (Lögberg,或Law Rock),是冰島議會的集合地點,是冰島議會會議中心。

這樣的溝壑裂縫縱橫交錯,隨處可見。

北美板塊和歐亞板塊分離所產生的獨特的裂穀景觀。

這裏仍會發生地震,地震擴展開的裂縫被朗格冰川(Langjökull)的融水填注,水從多孔的熔岩原地表滲入地下,最終匯入Þingvallavatn湖。

在一個小小的橋上,見有人用一根繩子垂釣,我就問那個年輕小夥子,”你在幹什麽?"他憨笑不語。我繼續問,"你在釣魚嗎?"他周圍的同伴兒笑了起來,說,"是啊,他在釣大魚。"不一會兒,小夥兒真的釣上了什麽東西,定睛一瞧,“硬幣“! 然後,他又扔了回去。我不禁仔細觀察水底,哦,原來在那清澈流水之下,有許多來自各個國家的硬幣躺在岩石上。原來人們將這裏當做許願池了,洋人也和中國人一樣喜歡扔錢幣許願啊。

 

冰島最早的教堂就是建在辛格韋利爾,當時挪威國王送了鍾與木材來建造教堂。

而我們目前看到的這座小教堂Þingvallakirkja 則是1859年建的。

教堂後麵是國家公墓,其曆史可以追溯到1939年。這裏安葬著許多冰島名人雅士。冰島著名詩人Jónas Hallgrimsson也被安葬在這裏。

辛格韋利爾的這排具有北歐風格的湖畔小屋是根據建築師GuðjónSamúelsson的設計,於1930年建造的。

最初建造了三個尖頂房,它們被用作公園經理的住所。 辛格韋利爾國家公園建立後,這個公園屬於國家的。房子用於公共招待會和總理的夏日別墅。

 

1970年7月10日辛格韋利爾的政府夏日別墅發生了火災,時任冰島總理的布亞尼•本尼迪克特鬆(Bjarni Benediktsson),和早一天到此的妻子及他們一個四歲的外孫都不幸葬身火海。據報道,火災當時是被露營者發現並報警的,無奈,最近的消防站在35英裏之外的首都,而夏日別墅15分鍾內就變成了灰燼。

 

之後在重建時,增加了兩個尖頂房。如今,五個尖頂房中,有四個屬於總理辦公室,第五個則是公園經理和教堂牧師的設施。

 

高聳的懸崖峭壁與清澈無比的湖水相映成趣。

奇特的岩石。

辛格維利爾集合了地理與曆史之美,即便後來議會搬至雷克雅未克,在冰島人的心目中,辛格維利爾仍然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1944年,冰島人選擇在此慶祝獨立;冰島第一位總統Sveinn Björnsson的就職典禮也在此舉行。

再見,辛格維利爾!我們下一個目標是聞名遐邇的間歇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歲月沈香 回複 悄悄話 圖文並茂!好遊記。跟你重溫冰島遊。
發現其中的事實 回複 悄悄話 嗬嗬, 居然沒有這個公園著名的瀑布?
如果不是這個瀑布,這個公園非常一般。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