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重今論曆史

趙重今2016年出版《遙遠的華夏文明》,從考古學、語言比較學、人類分子學、世界史學等角度,以獨立的海外學者立場,全麵破譯中國文明起源密碼,是世界上唯一一部揭示華夏文明來源的著作。全息視角、全新思考,建立中國新史學體係,再現遠古華夏文化正統。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人類文明的中心一直在西方

(2018-07-16 19:17:52) 下一個
自古以來中國人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傲慢,這和對自身文化認識不足而產生的偏見有關係,由於在地理上離西方(兩河流域)最近,接受的西方文明相對其他東南亞地區更多,所以,遠古時代至近代的中國地區,在野蠻落後的東方一直是一個文化中心,在文化上對於整個東南亞地區具有一定文化優勢。但是這種”矮子裏麵的將軍“優勢,沒有什麽可值得驕傲的。事實上,從古至今中國的一切進步全部都是西方人帶來的,自古的中國人隻不過是在東亞地區的一個“假洋鬼子”,是西方先進文化的被動接受者,中國地區的文化自身並沒有創造文明和先進文化的能力。可是今天還有不少中國學者,仍死抱著中古時代的“中國中心論”不放。因此很有必要明確地論述這個問題。
   
     實際上,人類走出非洲的近十萬年以來,先進文化和文明中心一直都在西方,中國地區從來就不是人類文明的中心。人類第一個文化中心在非洲的東部,亞洲西部和歐洲西部,因為所有的現代人類都從非洲出發。這裏曾經是氣候濕潤,草原森林有豐富的動植物,最先進的人類都留在這個地區附近。隻有那些虛弱的民族材被迫長途跋涉遷移東方。例如棕色人種和黃種人。
   人類經過幾百萬年漫長的石器時代,在十幾萬或二十萬年前成種之後,大概分兩次走出非洲,第一次是約8萬年前從埃塞俄比亞跨越紅海入阿拉伯半島東南沿海,沿印度洋北岸——也門-阿曼-伊朗-印度-馬來半島-印尼,最終到達澳洲,這些就是通常所稱“棕色人種”,這些人大部分已經滅絕,其較純粹的後代是澳洲土著和安達曼人;第二次是約5萬年前,從東非出發,經蘇丹-埃及進入黎凡特地區(即以今以色列為中心的地中海東岸新月形地區),然後在那裏出發擴散到整個歐亞大陸,其中東方的一支在一萬多年前穿過白令海峽(冰川期中是地峽)進入美洲。
     
           人類第一個文明中心——兩河流域文明
 五千多年前,在兩河流域地區出現了人類第一個文明,這是由不同文化互相撞擊的結果,它是不同文化的撞擊的結果,這裏 聚集了非洲、歐洲和西亞幾種先進的文化組合而成,被稱為人類文明的搖籃。人類文明以兩流域中心向世各地傳播,距離這裏越遠的地區。文明起源就比較晚,如中國地區,越南,泰國,以及南美洲等地區。而距離兩河流域地區近的地區,文明起源就較早。如希臘的克裏特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這個文明的出現,西方的人類不但在技術上有了巨大的突破,而且打破了人類原始部落的血緣關係社會結構,出現了國家(城市)商業為目的的人類聚集的形式。必須指出的是,這個文明的誕生與中國地區毫無關係。

網絡圖片        

 
          人類第二個文明中心——古希臘文明
 
 人類文明的中心自從在兩河流域出現以後,也在不斷地移動,其整體趨勢是逃離東方、向西方移動。繼兩河流域以後,人類文明的中心在兩河流域遇到了亞述和波斯帝國的破壞以後開始衰敗,文明的中心跨過地中海到達了歐洲的希臘地區,希臘人接過兩河流域文明的火炬,在巴爾幹半島上創造了科學和哲學思想,為現代文明打下了基礎。這些文明成果的出現,是聚集了歐洲、兩河流域以及古代埃及的文化而形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人類文明的中心早已經從兩河流域遷移到希臘、羅馬,但是兩河流域文明的優勢一直保持到公元800年。直至穆斯林的統治出現,在這個時候的兩河流域文明,其智力的發展與創新停止了;在歐洲極度活躍的同時,伊斯蘭教學校卻滿足於死記硬背權威性的教科書。
 

網絡圖片        

 
         人類 第三個文明中心——羅馬文明
  科學和哲學的局限在古希臘時代就被顯現出來而開始衰落。隨後羅馬人打敗了希臘人,繼續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曆程。羅馬人整合了希臘的科學思想和猶太人的基督教,使得人類文明大放光彩。人類文明從此擺脫了巫術和術數的低級文化階段,進入了追求真理和正義的基督教文明階段。形成了以古希臘科學和希伯來人的基督教為基石的現代文明模式,並把這種思想沿著地中海沿岸地區向四麵八方傳播。逐漸教化了歐洲西部的野蠻人,這就是歐洲偉大的中世紀。


網絡圖片        
    古羅馬的國土麵積巨大、人口眾多,科技發達。相當於中國的宋代,在歐洲出現了人類第一所大學,歐洲出現了大批實驗室,建立了法學,(公民法,萬民法)神學、解剖學、生物學、病理學、醫療學,自然科學、農業科學、地理學,天文學、文學、建築學、數學,物理學,化學......在一千多年前,公民在羅馬的街頭可以領到帝國發的福利麵包。這種現象就是在今天的中國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人類第四個文明中心——歐洲西部的文藝複興和英國的工業文明
    以羅馬為中心的歐洲文明持續了一千多年,最終被東方的野蠻民族所破壞,這些破壞文明的民族就是匈奴人,公元7世紀的阿拉伯沙漠民族以及公元12世紀的蒙古人。
    匈奴人源於中國西北部地區,並和向中國人學習了不少奸詐和野蠻的文化,他們對西方世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傷害,接著是穆斯林的興起,這些來自阿拉伯沙漠的民族,占據了基督教的發源地和部分歐洲和西亞地區。隨後,蒙古人的攻擊和帶來的東方鼠疫,也使得東羅馬帝國大傷元氣。因此,中世紀以來的兩個破壞者,一個是東方草原民族的入侵(蒙古人帶了的瘟疫使得歐洲人口減少近一半),另外一個是阿拉伯沙漠民族的武裝入侵。東羅馬最後還是由突厥人建立的奧斯曼帝國(混合了阿拉伯沙漠文化和蒙古高原文化)的攻擊而解體了。
  中世紀結束以後,歐洲和西亞出現了現代意義的國家和民族。而此時的人類文明中心,為了躲避東方的野蠻人西遷到了歐洲的西部。意大利、法國在14世紀至17世紀出現了文藝複興運動,緊接著在英國出現了工業革命。
 

網絡圖片        
     
 人類迎來了第五個文明中心——美國文明
  一次大戰和二次大戰以後,英國文明在戰爭中衰落,人類文明的中心再次西遷到達了大洋彼岸的美國。美國人根據基督教的理念建立了三權分立、人權、平等的現代理念,維持著二戰以後的世界和平,引領人類走向現代文明而一躍成為世界人類文明的中心。值的注意的是,今天破壞人類現代文明的仍舊是阿拉伯的沙漠文化,和以蘇聯、北朝鮮等國家為代表的蒙古高原文化。
 

網絡圖片                           美國文明
 
 
 
 
      中國地區在地理上一直遠離人類文明中心,
   中國地區在地理上一直遠離人類文明中心,但是它的興亡衰也與位於西方的文明中心的地理位置和興衰之息息相關。當西亞的兩河流域文明強盛的時代,中國西北部就出現了商周文明。隨著西亞的衰敗、人類文明中心的西移,中國西北部也開始衰敗了。進入十九世紀,絲綢之路沿線清一色都是窮國,長安也不再是中國文化的中心,而是東移到了江南地區。當歐洲文明傳播從海洋開始的時候,中國東南沿海城市開始興盛,而中國地區內陸的經濟開始大衰敗。
  近代西方傳播到中國的高產的糧食作物(如玉米,紅薯,馬鈴薯)使得中國明、清帝國出現了人口大高峰(形成今天改革開放的基礎)。近代西方工業革命使得中國出現了第一次改革開放(洋務運動)。西方的抗生素使得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增加。今天中國地區出現的改革開放,就是二戰以後美國文明在東方的延伸。
    東周時代,來自亞美尼亞的雅利安華夏民族在中國被中國土著人同化以後,中國人隻是一個文明成果的被動的受益者(詳見《遙遠的華夏文明》燕山大學出版社2016),今天的中國地區文化仍舊保持著原始部落文化的許多特征,中國文化本身並不具備創造能力。今天大部分中國人仍舊崇拜暴力、巫術,卻不相信真理和正義的力量,中國文化遠遠落後於西方文明。更重要的是,中國文化至今沒有生命力,自身沒有形成自我調整的能力。一旦離開西方文明的影響就會再次衰敗。
   
 
 
 

 

參考資料
<人類何時走出非洲>http://www.wenxuecity.com/blog/201604/70784/840316.html
 羅馬文明 維基百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趙重今 回複 悄悄話 商周的青銅器是西方銅器文化的延申,青花瓷是西方陶器文化的繼續,仰韶文化也是西方石器文化的一個分支...中國本土並沒有產生先進文化的能力,
5fruitsaday 回複 悄悄話 有道理,商周青銅,青花瓷 ,掐絲琺瑯都是西亞的影響,木西亞文化影響,華夏僅黃河仰韶文化幾個土壦子還是不夠的,要承認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