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同源現象 代詞:
I------俺、崖,
we----我
you---汝、你
hi-----其、渠
they---他
this----這
that----那
wh-----何
then----然
虛詞
too-----太
may----會
can-----可
else-----也
’s------之、的
is-----是
were---為
are----係(粵語hai客語he)
back----背
動詞
go-----去
to------到
walk----步
cross---過
say、speak-----說
see------視
think-----思、想
thank----謝
sleep----睡
stand---站
memory---客語men,記憶的意思
give-----給
recieve----收
send----送
tran-、change----傳、轉
kill------擊
drive-----駕
器官
ear----耳
eye----眼
表情
cry----哭
smile---笑
shy----羞
建築
temple---堂
tower---塔
berg----堡
工具
spear---梭標、匕
crown---冠
knife----劍(粵語kin)
bowl----缽、煲、瓶
稱謂
mather---母
father----父
king----君
brother---伯仲
sister---姊
son---子孫
牲畜
mare---馬
cow---牛(粵ngau)
sow---豕、豬
ewe----羊
dou----鹿
canie---犬
這樣的例子可以找到幾百個,而且古漢語與印歐語言的語法也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兩種語言距離遙遠卻有這麽多相似之處,就不用偶然現象來解釋了,必然有其深層的曆史原因。
中國文明起源於西方
中國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地區,東方是大海,西部是連綿不斷的高山,北部是沙漠和荒無人煙的草原,中國地區隻有三個從外部進入中國的主要通道,這種特殊的地理形勢,就決定了中國語言文字的來源,甚至決定了中國文化曆史的宿命。
一,3.5萬年前黃種人和部分黑人經過雲南、越南地區進入中國的通道。
這批人來自非洲的東部,經過印度,越南,緬甸進入中國地區,一部分進入半封閉的西藏地區,其他大部分人則分布於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這是中國人種的主要來源。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人非常原始,大約處於母係氏族社會。他們沒有文字,語言非常簡單,類似於動物的叫喚,不會種植,沒有牧業,不會建築房屋,不會紡織,.....近乎於人和動物之間的形態。他們被外來的華夏白種民族稱為兩腳羊。用華夏白種人的象形文字來表示就是”羌“。這些被大大神話了的中國土著黃種人的本來麵目是:身材矮小(男性平均身高大約1,50米左右)、皮膚發黃(也有小部分黑人)、黑頭發,黑眼睛,老實、懦弱,文化原始落後,使用類似於動物的叫喚的遠古南亞語(實際上3.5萬年前南亞語沒有形成,它還不算是一種真正的人類語言)。
5萬---3.5萬年前中國土著黃種人進入中國路線
二,歐洲草原之路,從一萬多年前開始,歐洲白種人從歐洲西部,經歐洲大草原、蒙古草原進入中國東北地區。他們帶來了歐洲的舊石器晚期文化,它們就是所謂的賈湖文化,河姆渡文化,紅山文化,龍山文化,以及中國西部的仰韶文化,他們也帶來了玉石文化,並發現了位於中國東北地區的岫岩玉,並從中國東北地區傳播到長江流域。這些人是身材高大的歐洲白種人,他們也曾經進入中國南方的廣大地區,其中的一支經過台灣地區,輾轉遷移到太平洋島嶼,最遠的到達了新西蘭,就是今天的毛利人。
根據紅山文化遺址出土複原的紅山女神
圖引自《遙遠的華夏文明》燕山大學出版社2016
歐洲東部 特裏波利耶-庫庫泰尼文化 Tripolye-Cucuteni Culture 出現了最早的太極圖
圖引自《遙遠的華夏文明》燕山大學出版社2016
特裏波利耶-庫庫泰尼文化 Tripolye-Cucuteni Culture 東歐的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烏克蘭境內的特裏波利耶遺址和羅馬尼亞境內的庫庫泰尼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於羅馬尼亞東喀爾巴阡山至烏克蘭第聶伯河中遊一帶。年代約從公元前4000年~前2250年,可分早、中、晚3期。已組成較大的農業村落,種植小麥、大麥及黍、豆,並飼養豬、狗、牛、羊,同時也從事漁獵。工具以石器為大宗,有刀、鐮、鏃、矢和斧、鑿、磨盤之類,還有骨製的針、錐和魚鉤等。這裏出現的太極圖,比中國宋代才出現的太極圖早了四千多年的時間。
三,阿爾泰山脈,天山山脈進入中國的青銅之路。
公元前4000年,一批生活在亞美尼亞高原的白種人(就是公元前2000年在兩河流域地區突然失蹤的古提人),他們在兩河流域統治失敗以後大舉東遷,他們經過阿富汗,新疆,河西走廊進入中國黃河流域中下遊,就是所謂的華夏民族。他們從西方帶來了西方的文字,青銅冶煉技術,曆法,國家形式,建築,貨幣,製造車的技術,農業、牧業、武器,工具、種子、馴化動物的技術等等。在中國山西運城和臨汾陶寺地區建立了第一個政權——商,隨後沿著黃河進入河南山東。他們在西來的路上發現了和田玉,並把和田玉帶到黃河流域的中下遊地區。
新疆發現的近四千年前的白種人
西周時代白種人像雕刻(陝西扶風出土)
四千年前華夏人進入中國的路線圖/
圖引自《遙遠的華夏文明》燕山大學出版社2016
由於二批西方人都具有高度的文化,尤其是華夏民族,因此他們帶來的語言成為中國地區幾千年的主要語言,這就是英漢同源現象的根本原因。這種外來的印歐語言和人口眾多的中國土著民古南亞語言的發音習慣混合,出現了漢藏同源的現象。
漢字原來就是雅利安象形文字
中國的甲骨文是雅利安人的象形文字,這種文字在希臘的克裏特島出現過,
公元前2000年克裏特島的線性文字A
米諾斯文明(Minoan civilization),或譯作邁諾斯文明、彌諾斯文明、邁諾安文明或邁諾亞文明,是愛琴海地區的古代文明,出現於古希臘,邁錫尼文明之前的青銅時代,約公元前3650年—前1400年。該文明的發展主要集中在克裏特島。
土庫曼斯坦安諾遺址發現的石印
(約公元前2200年)
山西陶寺文化遺址發現中國最早(約公元前2000——1900年)的寫在陶器上的毛筆字
以上這三個出土的遠古時代的文字實物,清晰地標示出了一條“由西向東”的中國文字來源的路線圖。
由於一萬多年前和4000年前進入中國黃河長江流域的白種人人數很少,因此在春秋時代就已經被大量的中國土著民徹底同化,中國地區出現了所謂的漢族(從中南半島而來的黃種人占據了優勢,其中也有少部分白種人基因)。 這段被封存的神密曆史決定了今天漢語的特點。所謂的漢語雖然主要來自於印歐語係,但也同時具有人口眾多、來自中南半島黃種人發音習慣(如詞匯的單音節語音)——就是與中南半島語言相似的所謂藏語發音特點。因此,漢語=印歐語+古南亞語係
資料引用
趙重今《遙遠的華夏文明》燕山出版社 2016
http://www.pkucn.com/thread-11649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