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中國曆史考古界散布的偽曆史迷霧的籠罩下,現代十幾億中國人並不知道自己是誰,他們不知道自己民族文化的來源、不知道中國文字語言、華夏以及黃帝傳說的來源;不知道中國文字語言的來源,不知道華夏以及黃帝傳說的來源。在這種文化混亂的情況下,在今天中國流行的社會文化概念基本都是錯誤和有害的。例如,近代中國人自稱為“漢族”,實際上,漢族是一個混亂的政治概念,這個稱呼僅僅始於19世紀末,是義和團運動和蘇聯國際共運的產物,在義和團運動出現之前,漢族的稱呼並不存在。
漢族概念的出現隻有百年的曆史
遠古時代進入中國地區建立第一個文明的外來雅利人自稱華夏民族。這個稱呼成為了近代所有中國人的自稱。但值得注意的是,華夏民族並不是指當時處於原始狀態、被壓迫的中國本地黃種土著人。中國土著民在商代被大量替代動物用於殉葬,到了周代還他們還被稱為“野人”或者“小人”。秦漢時代以後,外來白種華夏民族被人口占多數的中國土著民徹底同化以後,中原地區的百姓被稱為秦人,漢人,或者唐人,他們是少量外來華夏民族文化的殘存和人口眾多的中國黃種土著民的混合。因此,在中國地區並不存在純粹的漢人基因。
就是遠古時代遺留下來的經過混合的漢人,在五胡時代就基本被滅絕了(隻有少部分逃亡到南方)。在這之後,中國地區又被不同的外來民族統治,如匈奴、鮮卑、突厥、蒙古、滿族等,中國地區不同時期都有大量的草原民族進入。到了蒙古人的大屠殺和統治之後,中原地區的漢人就已經被草原民族消滅和混合而消失。
中國近一百年來政治運動不斷,因此幾乎所有中國近代的文化和民族概念,都是曆次政治運動遺留的排泄物。與漢族這個概念一起出現的還有“中X民族”的偽概念,它類似於二戰時期的“大東亞”概念。在這些概念中包含著從秦始皇時代開始的中國西北草原民族的“搶劫文化”內涵,具有惡野蠻的草原民族自我膨脹的野心,實際上漢族的概念是中國貧窮暴民組織起來進行搶劫的動員令和“符咒”。提出漢民族稱呼,標誌著中國人在步日本軍國主義的後塵。它是近代孫中山聯俄聯日的思想基礎,這些野蠻的民族概念使得中國文化與西方工業革命以後出現的暴力文化相契合,因此中國地區的災難接連不斷。自從漢族的概念出現以後,已經有一億多中國人死於非命。遺憾的是,近代中國大部分知識分子早已經成為中國草原民族“搶劫文化”的走卒,他們無恥地鼓吹所謂的民族主義,使得中國人自動地成為人類文明的敵人。近代中國在他們的煽動下繼續這幾千年曆史循環往複的血腥,一步步走向大災難的深淵。因此,很有必要對這個民族概念進行一次正本清源的曆史思考,進行超越中國文化的跨越時代的曆史敘述。
根本不存在的漢族基因
現代人類分子學告訴我們,中國地區的人種全部是外來的,半封閉的遠古中國地區隻有三個外部進入的入口,第一個是緬甸和越南方向的入口,在這裏3——4萬年前進入了中國地區第一批古中南半島人,這些人就是遠古時代非常原始落後的中國土著黃種人(其中含有部分黑人)。第二個入口在中國北部的蒙古草原,一萬多年開始這裏進入了一些歐洲人,他們帶來 歐洲的石器文化。第三個入口在中國的西部的阿爾泰山和昆侖山之間,公元前2000從這裏進入了亞美尼亞的華夏民族。因此,在今天的中國人基因中,黃種人的基因占絕大多數,白種人的基因占12-14%,其中就有亞美尼亞人的基因。
外來的白種人先後統治了中原地區,經過千年以上的時間,外來的白種人逐漸被中國土著民同化。在秦漢時代變成了漢人(漢的臣民)。逃到偏僻地區的中國土著人與外來白種民族接觸較少,保持了一些原始落後的麵目,如藏族、苗族等等。所謂的漢人是外來白種人和中國土著在黃河流域的混合。因此任何人也找不到漢族基因的確切存在。
華夏民族是外來的,漢字漢語都來自雅利安語言文字
大量的證據表明,中國第一個文明來源於四千年前遙遠的亞美尼亞高原,因此,今天的漢語中仍舊保留相當部分的印歐語言和兩河流域文明的痕跡。例如中國的“渤海”一詞,就可能來自兩河流域的“波斯灣”。根據蘇雪林的考證,“中國,齊、冀、九州”等詞匯都是來自兩河流域的詞匯;昆侖山就是庫爾德山"kueditan"(CORDUECE)遠古時代的譯音,黃帝是Khaldi(?aldi)的譯音,瑤池就是紮格羅斯山"ZAGROS"的譯音,華夏就是Haya、HAayer的譯音;太原、太行山、太原的“太”(泰)是古英文“TITAN”的譯音,儒是“RULE”的譯音.......。
所謂的"漢字”也來自印歐民族,它的源頭在遠古時代的歐洲東部(如下圖)。由於漢語也來自雅利安語係,所以中國周代的普通話稱為“雅語”,最早的字典詞典稱為“爾雅”。“雅”正也”,雅字在中國古代具有崇高的地位。如高雅,雅正,清雅,文雅,(詳見本人的博客《漢語=印歐語+南亞語係——徹底揭開英漢同源現象的奧秘》
比中國甲骨文更早的希臘克裏特線性文字a
在希臘出土的線性文字中可以找到許多類似於漢字的符號:如,木,目、月、火、工等字。
甲骨文亞字就是歐洲的十字標誌
除了語言文字以外,中國古代的太極圖、曆法、以及冶金技術、農業,牧業,武器、製造車技術、紡織技術、建築技術,國家體製等等都來自西方。這在西方考古界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因此真正的華夏民族來自西方。隻不過外來的歐洲人和西亞進入東亞地區的華夏民族,雖然主導了遠古時代的中國文化,但是他們在人數上卻是極少數。白種人在春秋時代就被徹底同化,中國人呈現出黃種人的特征。因此,造成了一種錯覺,看起來中國遠古華夏文化是中國黃種土著民創造的。
歐洲、中亞、東亞曆史上有多少漢國?
今天幾乎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除了黃河流域的漢帝國以外,中國的西北部和東北部都有很多“漢”國存在。根據英漢同源的理論,“漢”就是“汗、韓、可汗、合寒、通黑汗”等,這是中國地區西部草原民族最高領袖或者帝王的統治頭銜。廣泛使用於中亞、蒙古地區。古代北方阿爾泰語係民族鮮卑、回紇、柔然、鐵勒(高車)、突厥、吐穀渾、阻卜、女真等部族對首領皆稱可汗;蒙古帝國滅亡後受其影響,中亞的帖木兒帝國、哈薩克汗國、布哈拉汗國等國和東歐的克裏米亞汗國、喀山汗國等突厥化穆斯林國家君主也開始稱可汗。
曆史上最著名的“漢”國就是中國西部由遊牧民族組成的匈奴漢國。這個以漢(汗)為名稱的匈奴帝國,在公元前3世紀以後的幾百年中分裂為南北匈奴。北匈奴西遷,在歐洲建立以阿提拉為代表的匈奴漢國(公元350--468年),他們在歐洲的稱呼就是漢(HUN)。匈奴在中國地區建立的政權也稱為漢國,又稱前趙(公元319年)建都長安。指的注意的是,“突厥”就是土耳其的譯音,因此今天的土耳其人也是漢的後代。
在匈奴之後,在中亞還有著名的突厥漢國和東亞地區的蒙古漢(汗)國,蒙古汗國簡稱四大汗(漢)國。大部分蒙古漢國在俄羅斯境內,直到1480年才被俄羅斯吞並,他在俄羅斯持續了四百多年的時間。因此俄羅斯人是蒙古帝國的真正繼承人。而更令人驚奇的是,東亞地區朝鮮半島的韓國就是漢國。實際上,“韓”就是“漢”,韓國的首都曾經稱為“漢”城。
在古代朝鮮半島的南部曾經有3個韓(漢)國,即公元4世紀左右朝鮮半島南部三個部落聯盟,包括馬韓、辰韓和弁韓。這三韓的祖先就是商代後裔箕子。根據《尚書大傳》和《史記》的記載,箕子是商遺臣。韓國人的曆史書《三國遺事》對箕子也有記載。在平壤的牡丹峰下原有箕子陵。1959年被金日成拆毀。朝鮮的這段曆史證明,商的後裔也曾經自稱為“漢”。
很明顯,從東亞、西亞到歐洲東部,都有“漢”國存在,“漢”崇拜的範圍遠遠不至於黃河流域。這是一個被古今中外所有史學家共同忽視的曆史現象。根據司馬遷的記載,匈奴的祖先也是黃帝的後代,商代的時候,有個叫淳維的人逃至了北方地區,並且在那裏生存了下來,他的子孫後代逐漸繁衍成了匈奴一族。山海經·大荒北經》稱:【犬戎與夏人同祖,皆出於黃帝】這就是說,匈奴、突厥、鮮卑、蒙古人的的祖先也是華夏民族,因為匈奴人是中國西北所有草原民族的祖先。可見“漢”和 華夏民族一樣來自西方。如果像某些人說的那樣,苗族和中國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是華夏和漢的祖先,西北的草原民族就不會自稱為漢,而中國南方並沒有一個少數民族自稱為漢。
Hayastan(華夏)就是亞美尼亞人
根據《遙遠的華夏文明》一書的考證,公元前2000年以後出現於中國黃河流域的商民族就是亞美尼亞的Haya( Hayer )今天的亞美尼亞也稱為Hayastan.而這些“Haya”(華夏)人,就是四千年在兩河流域突然失蹤的古提人(GUTIANS),也就是遠古時代的庫爾德人的一部分(亞美尼亞高原也成為庫爾德高原)。這是一個印歐民族,他們曾經是青銅時代近東雅利安民族的一支,居住於美索不達尼亞西北部的亞美尼亞高原(紮格羅斯山脈),他們和最早的庫爾德人(Kurdish)有關係。由於曆史記載的混亂,這個民族在不同時期,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稱呼,如客西特人(Kassites)、西台人、斯基泰人等等。而在這個區域,還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民族Hurrians,今天翻譯為胡裏安或者胡裏特,就是遠古時代的稱之為“漢”(或者漢人)。
古提人來自亞美尼亞高原的華夏民族,曾經生活在亞美尼亞高原的凡湖一帶,公元前2150年他們占據兩河流域,一百年以後古提人統治失敗在兩河流域“失蹤”。沒有人知道他們的下落。而近幾十年來考古學家認為他們到達了中國地區,就是所謂的吐火羅人。古提人在兩河流域失蹤的年代(公元前2050年),恰恰是中國地區突然出現吐火羅和華夏民族的時期。挺好i兩河流域的華夏人(古提人)不知道什麽原因沒有回答到自己原來的故鄉——紮格羅斯山脈,而選擇遷移到東方。他們就是中國新疆的吐火羅人,而大部分華夏人進入了黃河流域。其主要標誌就是公元前2000左右,在山西的陶寺文化突然出現了文字。隨後華夏人進入了黃河的中下遊,和早年從北部進入中國地區的古歐洲(龍山)文化匯合形成了商文明。
值得注意的是,代表古亞美尼亞的“Hayastan"一詞,前半部分Haya,在中國遠古時代翻譯成漢語就是“華夏”,(今翻譯為哈亞),而後半部分的“STAN”今天翻譯為“斯坦”,也就是漢語“山”字發音的來源。根據《遙遠的華夏文明》的考證,“斯坦”(STAN)最初指的是昆侖山(庫爾德山脈)的主峰阿臘臘特山(英語:Mount Ararat),這裏是大洪水時代諾亞方舟停靠的地方。因此“斯坦”(STAN)在遠古的亞洲具有人類故鄉的意思,曾經西亞中亞和東亞的被雅利安人崇拜,因此,斯坦的詞尾在西亞、中亞地區普遍出現。“斯坦”在中國就是“山”字,如泰山,昆侖山。古英文TITAN(代表天神、巨大的意思)的詞尾也是“TAN”。
從烏拉爾圖的神話體係發現華夏部落和“漢”(HURRIANS)的關係
由於華夏民族形成國家的年代久遠,沒有留下太多的證據。我們隻能根據華夏國(即所謂的夏朝)稍後形成的烏拉爾圖國的出土證據來推測華夏人的基本情況。
烏拉爾圖(阿拉姆語:Urar?u)是一個古代王國,位於黑海東南部和裏海西南部的山區,中心位置在亞美尼亞高原的凡湖周圍(如下圖)。他們國家的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900年,他們在一地區出現最少始於公元前三千年。在對烏拉爾圖的考證中,西方考古學家發現了華夏民族留下的神話係統。這個地區由三個神組成:“黃帝(HALDI)、斯伯斯(THEISPAS)和舜(SHIVINI)”。這一地區的雅利安華夏部落既有共同的三個神的崇拜,也有各自單獨的神崇拜。根據這個神話係統,我們大體上可以推測,遠古時代生活在亞美尼亞高原的華夏民族是由多個部落組成的,我們可以推測出他們不同的部落在亞美尼亞高原的分布和“漢”(Hurrians)部落的具體位置。
以凡湖為中心的烏拉爾圖國地圖,這裏靠近諾亞方舟停靠的阿臘臘特山
我們所熟悉的“舜”可能就是shivani,實際上是英語sunshine(陽光的意思)的譯音,是亞美尼亞華夏民族的太陽神。
崇拜舜(shivani)部落的Tushpa地區,在凡湖的東南部。(圖右下方紫紅色地區)
圖引自http://www.armeniapast.com/urartu/
崇拜黃帝(HALDI)的雅利安華夏的部落區域。如下圖:
黃帝崇拜部落的具體位置大約在今天伊拉克的最北端(紅色區域)
崇拜斯伯斯(THEISPAS)部落的生活區域。如下圖:
KUMMANNL(Harran)區域崇拜 斯伯斯(THEISPAS)部落的的漢部落,從亞美尼亞高原的凡湖中心地帶,遷移到了亞美尼亞高原的西南部(上圖下麵淺綠色部分)。
“斯伯斯”(THEISPAS)我們並不太熟悉,他是居住證KUMMANNL的赫梯(KUMMLYA)人的神,西方考古學家推測“KUMMANNL”的具體位置大約是赫梯帝國的一個地方,是安娜頭利亞國的重要中心,被認為是靠近卡伯多西的科馬那古代城市。位於兩河流域的上遊,而在這裏附近也有個“漢水”(Haran)。如下圖:
位於兩河流域上遊之間的“漢水”(圖左上角:Harran)
根據烏拉爾圖(公元前9世紀中葉至前6世紀)時代的神話係統,分析出d的華夏民族幾個部落在烏拉圖時代的分布情況,"漢"(Hurrian)部落從凡湖亞美尼亞的中心位置,向今土耳其和敘利亞方向移動。"舜"(shivani)部落則進入了紮格羅斯山的中部,而黃帝(HALDI)部落進入了兩河流域平原的邊緣地帶。這三個部落在公元前三千年都在亞美尼亞凡湖周圍地區生活。華夏民族並沒有全部進入兩河流域進行統治,也因此華夏人沒有因失敗而遷移到中國,大部分華夏人留在了亞美尼亞高原。
真正的漢人(漢)——Hurrian
亞美尼亞的漢人(漢)——Hurrian,是生活在兩河流域西北的雅利安民族,他們講Hurro_urartian語言,也就是最早的漢語。Hurrian一詞最準確的譯音翻譯應該是“漢人”或者漢,古代也稱為“胡”。因此,中國西北地區的草原民族也稱為“胡人”實際上就是“漢人”另外的一個譯音。
漢人(Hurrian)生活在華夏民族的亞美尼亞高原,根據蘇聯曆史語言學家I.DISKONOFF(1915-1999)和S.STAROSTIN的假設,Hurrian和亞美尼亞(華夏)民族說同一語言,來自一個共同的祖先,有共同的神係統,在公元前2000年曾經一直生活在一起。因此他們就是亞美尼亞到達中國的華夏民族中的一支(或者就是華夏民族),他們也是聖經中記載的赫瑞特斯人。他們就是中國“漢”文化的曆史源頭。
根據《遙遠的華夏文明》的考證,在中國流傳幾千年神話中的“黃帝”(Hayk:天神黃帝HALDI化身的真實人物。亞美尼亞的黃帝也和中國傳說的一樣,具有神和真人的雙重身份)。作為真實的人,他是諾亞的後代。 亞美尼亞古代曆史學家摩西列出了挪亞的家譜: Japhet(雅弗), Gomer&Tiras, Torgom, Hayk。
而非常指的注意的是,在遠古亞美尼亞高原的地名和民族,很多都和黃帝一詞發音的開始部分的“K”和“H”相似近,例如,赫梯(hattian),漢(HUurrian),庫爾德山脈(kueditan)華夏(hayastan)、漢水(haran)......。這些現象可能都和諾亞的後代有直接關係。
漢(Hurrian)在安納托利亞建立的赫梯(Hittite)帝國
公元前三千年期間,第一個“漢”王國城市出現在Urkesh地區。他們最初(公元前2254-2218)與納蘭辛(Naram-Sin)阿卡德帝國聯盟。並在這裏發展出了豐富的文化。而根據西方考古學家的考證,赫梯人(Hittite)的故鄉正好是在凡湖周圍地區,與崇拜黃帝的部落大體上在同一區域。這也證明他們就是華夏民族的一個分支。
另外一個由漢人(Hurrians)在大約公元前1500年所建立的國家是米坦尼(英語:Mitanni),他是美索不達米亞的古老國家,其領土範圍在現在的美索不達米亞,於前14世紀國力達到頂峰,當時佔有目前的土耳其東南部、敘利亞北部與伊拉克北部。這個國家曾經影響過阿拉伯沙漠地區,也把黃帝文化帶到這裏,因此漢文化對於後代的穆斯林教的起源有關係。阿拉伯國家的帝王稱為“哈裏發”似乎是黃帝的譯音。中世紀又有大量黃帝的後裔匈奴人進入穆斯林阿拉伯的軍隊服務,因此,今天阿拉伯穆斯林文化和中國文化有非常深厚的曆史淵源。
第一個兩河流域“漢”人建立的王國城市出現在Urkesh的考古遺址
漢(Hurrian)在中國地區
漢是華夏民族幾個部落中其中的一個,也是華夏民族。他們在兩河流域地區統治了大約一百年,他們統治失敗後被當地的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趕到東方,從阿爾泰山、天山和昆侖山之間的綠洲進入中國地區,根據古籍記載,他們通過河西走廊到達中國山西夏縣建立了第一個都城(至今沒有找到證據),隨後在臨汾的陶寺龍山文化的基礎上建立都城,就是陶寺文化的後期文化。華夏民族中的一部分曾經和中國的西北,東北部的土著人混合,形成了中國的遊牧草原民族就是匈奴,突厥,鮮卑等民族的祖先,並把“漢”崇拜傳播到這裏,因此這些黃帝的子孫就自稱漢、汗、大汗、韓等等。華夏漢民族當年活動的陝西地區就命名為漢(漢中),這裏附近的河流就稱為漢水。並形成了遠古的漢水文化,也是中國漢帝國過名的來源。遠古漢水文化最突出的代表就是老子。老子和孔子一樣,也是進入中國地區的亞美尼亞雅利安人的後裔。
結語
大量考古證據表明,中國漢文化的根在亞美尼亞高原,和發生在這裏大洪水時代的“諾亞文化”。中國華夏文明和亞美尼亞人文化的根在昆侖山(阿臘臘特山)。可是,這些曆史真相被中國考古界所掩蓋,使得中國人以為自己的文化是中國黃種人土生土長的文化,在近代中國而形成一種虛偽的曆史。
不知道自己的曆史中國人,百年來找不到自己在世界上的文化定位,失去了前進的方向的和立足之地。因此,重新書寫中國的曆史,已經是中國人避免重複曆史上周期性災難、迫在眉睫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