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國伍茲堡

(2018-09-27 19:10:18) 下一個

奧匈帝國深度遊,維爾茨堡(德語:Würzburg),是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美因河畔的非縣轄城市(德語:kreisfreie Stadt)。它也是下弗蘭肯地區政府以及維爾茨堡縣政府(Landratsamt Würzburg)的所在地。維爾茨堡官邸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巴伐利亞自由州(Freistaat Bayern),也可以翻譯為拜仁或者拜恩州,是德國麵積最大,人口第二多的州。巴伐利亞在德國的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德國最富裕的地區之一,人均收入和物價水平都比較高。

大主教宮殿(Residenz),是德國巴洛克後期最傑出的代表作之一,德國著名雕刻家Tnman Rtemenschneider在大主教宮殿度過了他藝術上最輝煌的年代,他的墓碑就珍藏在該市的大教堂中。是德國最大、最宏偉的巴洛克式王宮之一,包括宮殿、花園和廣場三部分,由巴洛克式建築專家、宮廷建築師巴爾塔薩爾•諾伊曼與馬克西密裏安•馮•維爾什於1719年合作設計建造。後來由於當地兩任主教兼大公極力保護而保存至今。它既是維爾茨堡主教兼大公府邸的代表性建築,也是歐洲封建王權的登峰造極之作。

維爾茨堡官邸是維爾茨堡的統治者王公主教的住所,1720年時下令建造,用了60年完工,是世界文化遺產。它外表雍容,內飾華麗,極盡巴洛克奢靡的裝飾風格。尤其是巨大的主階梯(Treppenhaus)的頂上,由藝術家Tiepolo繪製了一幅迄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濕壁畫,主題為當時認知的世界四大洲——歐洲、非洲、美洲和亞洲。(廳內謝絕拍照, 照片來源於網絡)

白廳(Weißer Saal), 洛可可式廳內的灰泥雕塑。洛可可藝術持久的魅力實際在於它既是精英的也是大眾的十八世紀洛可可新穎的自然主義形式背離了經典的皇家藝術前輩新老貴族都可以借此建立一種新的語言來表達奢侈和好品味。(照片來源於網絡)

和其他所有十八世紀的奢侈品一樣洛可可風格的工藝品也全部是手工製作但新技術以及灰泥和鍍金青銅等新材料的出現意味著很多時候無需使用大理石和黃金就能以較低成本製造出更多同樣效果的工藝品。(照片來源於網絡)

帝王廳(Kaisersall)頂部的繪畫為亞非歐美四大洲, 為同一畫家的傑作。畫家把自己畫在前排左邊塑像的腦後。(照片來源於網絡)

鏡廳(Spiegelkabinett)為皇宮中最美麗的房間,滿目“土豪金"。當年美軍大轟炸, 隻有鏡廳沒有全毀。(照片來源於網絡)

維爾茨堡官邸在二戰中損毀嚴重,現在展示的都是在戰後修複的成果。維爾茨堡官邸在老城的東南部,官邸外還有金碧輝煌的皇家教堂(Hofkirche)和優雅的皇家花園(Hofgarten)可供免費參觀。

維爾茨堡大學(Julius-Maximilians-Universität Würzburg),即“維爾茨堡尤利烏斯·馬克西米利安大學”是德國巴伐利亞州維爾茨堡的一所公立大學,成立於1402年12月10日,是巴伐利亞州曆史最悠久的大學。

首位物理學諾貝爾獎得主倫琴畢業於維爾茨堡大學 (榮譽醫學博士學位)。此外,還有八名諾貝爾物理學以及化學獲獎者從維爾茨堡大學走向世界。

17世紀時維爾茨堡的耶穌會修士基裏安(Kilian Stumpf)完成了在維大的哲學、倫理學和宗教法的學習後來到中國。成為湯若望的繼承者,時任清庭欽天監總管。

維爾茨堡能感受到濃濃的南德風情:尖頂教堂林立,有軌電車在城中慢悠悠地駛過,露天啤酒屋裏永遠坐滿了人,而你總能在路邊的複古小店裏發現驚喜。

維爾茨堡曆史老城是活躍的購物中心,有著多彩紛呈的商品分散在從小專賣商、購物走廊、百貨大樓等各式商店中。所有地方都可步行到達。在皇帝大街,尤利烏斯林蔭道,在市場廣場周圍,教堂大街及老城中的眾多小巷都有引人如勝的購物場所。 古董式馬車。

維爾茨堡的市政廳建築中,比較古老的一個部分,被稱為 “Grafeneckart”,它就坐落於主座教堂到美茵河老橋的當中,是一樁紅褐色的建築,有一座55米高的塔樓,牆麵上還有很多古老的裝飾。這座建築始建於1180年,也有了八百多年的曆史。而如今實 際辦公的市政廳,是在這幢老樓背後的建築中。

這座正對美茵河老橋的羅曼式教堂,是維爾茨堡城內最古老也是最美 麗的教堂之一。它始建於1040年,在漫長的歲月中,又被添加了哥特式、文藝複興式和巴洛克式的各種印記。如今,它的兩座高聳的紅白磚塔樓,是老城內最標誌性的風景之一。教堂本身也超過百米長, 非常宏大。在北麵的Schönborn禮拜堂(Schönbornkapelle),是維 爾茨堡曆任的王宮主教Schönborn家族的墓地,裝飾很特別。還有 主座教堂博物館(Museumam Dom ) 和主座教堂聖器室 (Domschatz)可供參觀。

美因河從老城邊上靜靜地流過。

馬林貝格要塞(Festung Marienberg)高高聳立於美因河穀之上,是這座城市的象征。靠著三麵陡峭懸崖的有利地勢,早在公元前1000 年左右就建起了一座固若金湯的避難堡壘。二戰結束以後,馬林貝格要塞城堡再次從戰爭的廢墟中站起來。維爾茨堡人在要塞裏設立了巴伐利亞州檔案室、民俗中心和著名的美因弗蘭肯博物館。

聖母教堂(Marienkapelle)位於集市廣場(Marktplatz),是最有趣的哥特式巴伐利亞教堂之一。它建於 1377 至 1481 年,是鎮民引以為豪的象征。教堂內部分布著弗蘭克尼亞騎士和維爾茨堡市民的墓碑,其中包括康拉德•馮•斯陶芬(由蒂爾曼•裏門施奈德建造)和巴爾塔紮•諾依曼的墓碑。

聖母教堂入口處為裏門施奈德聞名世界的亞當和夏娃砂岩雕塑。旁邊是獵鷹之家(Falkenhaus),它是最輝煌的維爾茨堡巴洛克式大廈。1751 年該建築被飾以克羅克風格。如今,大廈內設立了遊客谘詢處。教堂外是一個巨大的露天集市。

新明斯特教堂就在聖基利安大教堂的旁邊,於11世紀建立起的羅馬式建築,13世紀時加蓋了威武壯觀的圓頂,17世紀時又建造了精雕細刻的前正牆。如今擁有一個非常巴洛克的外立麵和穹頂。教堂旁邊還有一個小巧幽靜的修道院花園。

路邊一處雙尖頂小教堂。

 

美茵河老橋,是維爾茨堡城裏,美茵河上最美麗的一座橋,它就在瑪麗恩山腳下,被瑪麗恩城堡俯視著,是從城堡通往老城的必經之路。老橋建於15世紀,橋上的塑像是宗教中的聖者或當地的曆史名人。這裏現在完全是一座步行橋,從橋上不僅能望見瑪麗恩城堡,山上的葡萄田,清澈的美茵河流水,還能望見維爾茨堡老城裏錯落的教堂尖頂,有維爾茨堡最美麗的風景。

老美茵橋是通往烏茲堡老城的必經之道,用石塊徹成。美茵河水從烏茲堡的老城中流過,河上有十五世紀建成的老美茵橋,最大亮點是橋兩側欄杆上豎立著十幾尊對創建烏茲堡做出貢獻的宗教人士的石刻雕像,兩列排開,值得細覽!類似於查理大橋上的雕像,有人也稱為小查理大橋。

浪漫之路的起點。這裏是世界知名的葡萄酒產區,冰酒的誕生地。

浪漫之路連綿 400 公裏,從Würzburg(維爾茨堡)直至Allgäu(阿爾高縣)的 Füssen(菲森)小城, 一路上完美的浪漫體驗,定能讓人感覺不虛此行。華麗的行宮、富麗的庭院和中世紀的桁架建築, 珍貴的景觀一處接著一處,令人目不暇接。而遠距離騎行道和健步道更是為這條旅遊線路錦上添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