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撞

出國14年,東與西的碰撞。愛與自由的執著。
個人資料
江南一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孩子的零花錢

(2018-06-26 21:21:07) 下一個
一朱的女兒桃李14歲的時候在一個叫kijiji的網站上發了個廣告,在周末的時候教小孩子彈鋼琴,
20塊一小時。桃李很快就有了學生,一般十歲到十三歲不等。有常性能堅持的很少。

桃李給學生上課的時候一朱就坐在車裏等一個小時。有時桃李一天教兩個學生,一朱一般就會趁等的時候把菜的買好了,節約時間。

桃李要一朱給她開了個銀行賬號,把掙來的錢都存起來。一朱其實並不希望女兒和自己的母親一樣,隻知道把錢存起來,卻並不知道錢是用來花的。但是一朱決定等一段時間再說。

第二年桃李在超市找了一個零時工,周末沒課的時候去打工。就是那一年,桃李開始會在下班的時候買些一朱喜歡的零食或者水果,分量不多,卻是平時一朱不舍得買的。第一次吃到女兒給自己買來的零食,一朱的眼淚都差點流下來。

一朱42歲生日的時候,桃李給母親買了一瓶非常好的眼霜,說:“媽媽,你應該用些好的東西。你的眼霜從此我包了吧。:

一個喜歡給予的孩子,是一個有愛的心。一朱不知道自己的女兒怎樣就長成了一個慷慨有節製的年青人。一朱自己是很節製的人,女兒能學到這點是可以理解的。慷慨也許是基於一朱潛意識中接受了一個朋友的經驗之談吧?那位朋友做投資非常成功,她說這歸功於她母親在她小時候對她在零花錢上的慷慨。她說因為一直有錢花,等到自己獨立生活的時候,就覺得應該多多賺錢才能滿足自己花錢的欲望。

我們永遠沒有辦法去驗證一個理論的正確與否,因為不同的孩子會最終長成不一樣的人。但是如果父母以身作則,該節製的地方決不放縱,該慷慨的地方決不吝嗇。在這樣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應該大多會比較象桃李吧?

一朱的想法最終在一個黑人同事那裏得到了認可。那位同事自己本身並無小孩,但是她說他們家從小對孩子的零花錢就有一個規矩:無論零花錢是怎樣掙來的,30%
存起來,30%
是給自己喜歡的尊重的人或者是慈善組織捐贈,最後的30%
是給自己買喜歡的東西。

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一定是有大愛,也是有能力去愛的人。教會孩子怎樣對待零花錢,也就是在教他們成為怎樣的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