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會友

「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篇》
正文

論張學良 (九一八感言)

(2019-09-23 20:39:18) 下一個

我於上月8日到瀋陽遊覽了“張氏帥府”,也就是老帥張作霖與少帥張學良的府邸。在此,我想對張學良做個總結性的歷史評論,也算是對九一八的相關感言吧。

張學良的一生,幹了三件改變歷史的大事。此外,有兩件大事,他應該有所作爲,卻無所作爲。

A 張學良幹的三件大事,分述如下:

1. 東北易幟

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攻入北京,四個集團軍(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在北京會師,北洋政府的統治時期,宣告結束。

張作霖在6月初,感覺形勢不對,決定離開北京撤回瀋陽,在瀋陽市郊的皇姑屯,被日本炸死。

張作霖當時的身份是“中華民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是形式上的中華民國最高統帥。日本人爲了侵略中國,把中國的“最高統帥”暗殺,其蠻橫無理,侵略手段的卑鄙可惡,在人類歷史上,是絕無僅有。

少帥於兩周後,在東北元老張作相的力挺之下,於混亂中,接掌父職。

在老帥被暗殺的半年之後,同年12月29日,張學良打電話給南京,宣稱接受國民政府管轄,宣佈東三省易幟,全國出現形式上的統一。

所謂的易幟,就是東北軍政府把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換做當時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換句話説,東北軍政府放棄了東北的“獨立”與 “主權”,接受南京“中央政府”的號令。

張學良的東北易幟,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在中國歷史上,幾乎沒有自願“和平統一”的先例。張學良在東北兵精糧足,多年實質獨立。在此情況下,毅然決然接受“統一”,完全違反中國的歷史慣例。

我們可以想像台灣在一夕之間,在沒有軍事壓力的情況下,全臺降下青天白日的“國旗”,升起五星旗嗎?

張學良自從六月接任東北領袖職務,就醖釀東北易幟,在一些東北大佬舊臣的激烈反對與日本的幹擾之下,排除萬難,半年之後,終於完成了易幟的大動作。

歷史的演變,總會有其後續的波濤漣漪。兩周之後,張學良被迫在他的客廳,當場擊斃了兩位反對“統一”的東北軍政大員,楊宇霆與常蔭槐。時人戲稱之爲,這兩大員“揚長而去”。

東北易幟,不符合日本的利益。日本希望中國分裂,東北依附於日本的指令。日本人非常不樂見中國的統一。兩年八個月之後,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以赤裸裸的軍事力量侵略中國。

易幟是換下了北洋政府的國旗“五色旗”。之前我不明白“五色旗”的含義,後來才明白“五色旗”代表漢、滿、蒙、囘、藏、五族共和。更實際的意義,就是中原(漢)、東北(滿)、蒙古(蒙)、新疆(囘)、西藏(藏)這五大區塊,必須統一在一個國家的概念之下,不容分裂。中國必須維持其領土的完整性。

 

2. 終結了中原大戰

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之後,蔣介石立刻進行“削藩”,要削減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的兵權與財權。馮閻李三人決定聯名反蔣,1930年5月,爆發了一場自民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內戰,各方動員兵力總數超越百萬,傷亡三十餘萬,史稱“中原大戰”。

有趣的是,不論是蔣介石,還是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都自稱是孫中山三民主義的信徒。尤其閻錫山在日本留學期間,就加入了同盟會,與孫中山的交往很密切,黨內的資歷,遠深於蔣介石。

中原大戰後期,雙方陷於膠著狀態。張學良的奉軍,支持哪一方,哪一方即可獲勝。1930年9月18日,張學良通電擁蔣。兩日後,張學良率奉軍入山海關,攻進北平,占領河北。

反蔣同盟至此即告瓦解。張學良奉軍三十萬人入主華北。中原大戰因爲張學良的選邊站,而以蔣介石獲勝告終。

張學良奉軍大舉入關,支持蔣介石,順手接收了馮玉祥的華北地盤,導致奉軍軍力分散。第二年的9月18日,日本鬼子悍然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公然侵略中國東北。

日本人十分可惡,故意挑選了張學良在中原大戰中,通電擁蔣的周年紀念日,發動公然的軍事侵略。日本人的奸邪,可見一斑。

從以上兩件大事看來,張學良對於國民革命軍的統一中國,以及擁護蔣介石作爲全國的領導中樞,都做出了關鍵性的貢獻。我們可以説,在這個時期,張學良是有恩於蔣介石的。

張學良出生於1901年,小蔣介石14嵗。張學良東北易幟時年 27嵗,入關終結中原大戰時年29嵗。張學良在未屆而立之年,在中國政壇,已有擧足輕重的地位。可謂是“遙想少帥當年,雄姿英發,談笑間,左右天下大勢。”

 

3. 西安事變

1936年張學良在西安,與陝西地方軍事領袖楊虎城,聯手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西安事變影響極爲深遠,一是導致了國民黨的停止剿共,國共雙方同意聯合抗日;二是加速了日本侵略中國的步伐,導致第二年的“七七事變”與全麵抗戰。

著名歷史學家唐德剛認爲,西安事變是改變世界歷史進程的一件大事。如果沒有西安事變,國共內戰繼續下去,日本將完成“華北特殊化”。中國華北地區的河北、察哈爾、綏遠、山東、山西五省,將步上“滿洲國”後塵,脫離中國而“獨立自治”。中國將進一步被蠶食。而之後的全麵抗戰的力度,將會大幅減弱。如果沒有西安事變,中國的前景,將更爲險峻不堪。

西安事變之後,張學良親自陪送蔣介石回南京。自此被蔣介石軟禁,一直到兩蔣相繼逝世,到了1990年,張學良89嵗,才重獲自由。張學良一共被軟禁了53年。

 

4. 評述:

張學良幹的這三件大事,都是基於一個中心思想,就是希望中國強大。張學良認爲,中國要強大,就必須統一,而且必須統一在一個領導中心之下。

張學良認爲,在當時情況之下,全國的領導中心,非蔣介石莫屬。

張學良認爲,在國家強大,全國必須統一的前提之下,個人的利害,與區域性的獨立與主權,都是次要的。

張學良的東北易幟,就是爲了中國的強大,寧願放棄東北的“區域性主權”;他出兵入關,支持蔣介石,終結中原大戰,也是爲了國家的統一;西安事變,他自願受到嚴厲處罰,更是爲了結束內戰,一致槍口朝外,抗拒日本的侵略。

 

B)   張學良沒幹的兩件大事:

1. 九一八事變的不抵抗

張學良手握東北重兵軍權,九一八事變竟然毫不抵抗,任由日本關東軍於短短的半年之內,占領全東北,成爲天下笑柄。張學良也成爲全國知名的“不抵抗將軍”。

我印象中,東北軍有四十萬部隊,還有自己的飛機火炮,軍械豐足。九一八之後,所有的東北軍械,完全被日本軍輕鬆接收。九一八事變的不抵抗,應是張學良的終生恥辱。

如果張學良沒有發動西安事變,歷史上的張學良,將永遠背負“不抵抗將軍”的惡名,跳入黃河也無法洗清。

有人説,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是因爲蔣介石給他下了條子,要求他不可與日開戰。不過我看過一個視頻,張學良親口説“不抵抗”是他自己的決定,不是老蔣給他下了條子。

我認爲,作爲守土有責的東北軍事領袖,就算是蔣介石給他下了條子,他也可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畢竟這是一個攸關民族榮辱,與家國命運的大是大非的問題。

現在中國大陸常説,九一八是“國恥”紀念日。所謂的“國恥”,不知該如何解釋?我認爲,準確的説,九一八應是張少帥之恥。

 

2. 不圓滿的句點

張學良於1990年獲釋,1991年3月,少帥赴美探視親友。北京政府特派張學良的老部屬,當時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呂正操將軍、赴美拜會張學良,希望張學良能囘東北老家看看。

鄧小平委托周恩來遺孀鄧穎超,寫了親筆信給張學良,委托呂正操親手交給張學良,邀請張學良回東北。周恩來與鄧穎超都是張學良的故交。爲了迎接張學良故地重遊,大陸政府特地修繕了張氏帥府,祠堂,與祖墳。

張學良當場表示,願意在適當的時機回老家看看。並且説,願意為兩岸的和平統一,貢獻心力。

很不幸,也是陰錯陽差,“適當的時機”一再蹉跎。再説,人老了,時機稍縱即逝,那堪等待?張學良在1993年底赴美夏威夷定居,2001年逝世,再未踏上東北家鄉的故土。

張學良的前半生,一直在爲國家的統一而努力。之後,他被幽禁了53年,晚年得到自由,如果能再回故土,代表著他爲他的人生,畫下了一個很好的句點,也為他自己,平添更多傳奇色彩。可惜,他最後沒有劃下這個句點。

 

C)   總結:

張學良是中國近代史的一個傳奇人物。他的一些決定,改變了中國近代史的進程。

我對他的評價是,他是一個任性、衝動而又充滿愛國思想的花花公子。有句話說,《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是對張學良的一個確切的寫照。

他的個人歷史,跌宕起伏,十分精彩。在東北易幟與入關結束中原大戰之際,他的聲望達到高峰,時年不滿三十歲。

在他三十歲那年,發生九一八事變,張學良的表現荒腔走板,人人喊打,聲望跌到穀底。當時的廣西大學校長馬君武,就寫詩譏諷他是“瀋陽已陷休回顧,更抱阿嬌舞幾回”。

1936年,西安事變,張學良再度引領了歷史的轉折。西安事變的千秋功過,將任人評説。在中國大陸,張學良因爲西安事變,而得到了高度的評價。

歷史上很少有像張學良這樣的人物,在不同的階段,會有高峰與低穀的社會聲望,而且是一變再變。

張學良被蔣家父子幽禁了53年,爲他的一生,平添了些悲劇英雄的色彩。我認爲,蔣經國主政時期,就該讓張學良重獲自由。蔣經國的度量,還是不夠寬宏。蔣經國也許可以做為台灣的行政院長,但是他的度量與格局,不足以成爲為台灣開拓新局的領袖。鄧小平爲中國大陸的騰飛,打下了基礎;蔣經國為台灣的走向衰頹,紥下了病根。

在張學良被幽禁的半個世紀中,他成了隱形人,東搬西移。他的存在與不存在,就歷史變遷而言,已無任何意義。但是,上帝沒有忘記他,上帝讓他的生命歲月,超越了老蔣與小蔣,在他的九十高齡,他終於重獲自由。

上帝給了他一個機會,讓他在有生之年,可以為他的人生,畫下一個圓滿的句點。

非常可惜,我們的少帥,雖然年華老去,卻是任性依舊,終於沒有為他的人生,畫下一個美好的句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dong140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行道堂主 回複 悄悄話 被土共忽悠了。
兵團農工 回複 悄悄話 被共產黨騙的團團轉的一介武夫、花花公子、曆史的罪人。

他心裏明白的很,不回國,就是不願意再被騙了。SB!
塵之極 回複 悄悄話 幸虧有明白人。張氏大將軍無仁無義,於國於家枉為男兒,陷中華於赤難幾近一世紀,令多少國家棟梁無辜百姓慘死,實乃萬古罪人。
東山風景 回複 悄悄話 中國沒有曆史!張學良東北易幟並非為民族大義、國家統一。九一八事變也非日軍侵略東北。不抵抗也不是天下笑柄。西安事變更不是為國共兩黨團結抗戰所為。首先、日本關東軍駐守東北和日本關東軍司令部設在奉天:(沈陽)是民國之前的事,事因一九OO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庚子賠款後俄軍仍不撤離中國東北,淸政府幾經協商未果,後於一九O四年請求日本出兵幫助,清政府事後給予補償。日軍經過兩年多的苦戰,把俄軍趕出了中國,自己也遭到重創,僅海城牛莊一役,陣亡日軍達兩萬餘人。清政府事後一是沒錢補償,二是怕俄軍反撲,隨後邀請日軍駐守東北,並允許日軍開拓東北地區的煤炭、森林等物資以為戰後對日軍的補償,同時允許為日本開采東北資源而修建鐵路、公路、橋梁等工程。二、張學良自參政後,每年都去日本觀看日軍春演和秋演,他說“十個東北軍打不過一個胡子(土匪),十個胡子打不過一個日本兵。當他看到日本要吞噬東北的企圖後,加之東北軍之現狀,深知依靠自己的力量無法扺製,才有後麵的易幟,借全國的力量來鎮攝日本企圖。三、九一八事變時的中國依然是軍閥混戰,實力雄厚才能稱王,東北軍若與日軍開戰則必亡。沒了東北軍的張學良就什麽也不是,所以他選擇不扺抗。四、西安事變時張本人負責剿共,蔣叫東北軍剿共有借紅軍之手清除東北軍之嫌,東北軍戰事頻頻失利,其東北軍一一五師被紅軍消滅後蔣不但駁回張的補充請求,反而將一一五師番號取消,張為保東北軍實力,報取消番號之仇,以停止內戰、共同抗戰之名扣押蔣介石。與共黨主張無關!
大漢唐 回複 悄悄話 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嗎?————其實有些東西還是可以推理出來的:發生九一八事變,張學良的表現荒腔走板,人人喊打,聲望跌到穀底,西安事變張學良再度引領了歷史的轉折。————中國喪失最後一個憲政治國的機會。張學良當年總結西安事變:發現自己被人賣了所以才有負薪請罪,自願受到嚴厲處罰。當他晚年再總結這一聲,更加明了自己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無顏回國見江東父老
wangtora 回複 悄悄話 不抵抗是因為張學良進北京後,搶了皇弟妃。然後過意不去,留東北給滿洲人建國。就一吸毒的花花公子,心裏哪有啥大義?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