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故宮南院的故事
臺灣故宮要換院長了,我想到了我近日到 [故宮南院]一遊的感想。
所謂的故宮南院,是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臺灣南部嘉義市的分院。
故宮南院成立的原因,是爲了要“平衡南北,文化均富”。2001年,當時的總統陳水扁,與嘉義縣長陳明文,共同拍板定案,經過十四年的折騰,終於在2015年底開張啓用。
我問詢問台,故宮南院的鎮館之寶是什麽?詢問台告訴我,是“滿清時期的雕刻象牙球”,與“滿清康熙時期的宮廷手抄本《龍藏經》”。
中國有五千年文化,故宮南院的《鎮舘之寶》,隻是距今約三百年的象牙工藝品,與手抄經文。這樣的博物院,實在是不夠水準。
故宮南院耗資 80億新臺幣,總麵積約70公頃,包含了博物館區20公頃、園區50公頃。土地是徵用台糖的土地,所以南院耗資80億,不包含真實的土地成本。
南院的建築,在主辦單位刻意“去中國化”的觀念操弄之下,剝離了中國傳統建築文化元素。一般民衆看不出南院建築的文化含義,隻會覺得昏黑難看,莫名其妙,毫無美感可言。
傳統的中國林園,園中都有大樹,樹下有灌木花叢,美不勝收。林園中會有池塘,池塘邊種植柳樹,柳葉低垂,園中也會有亭臺,饒富韻味。而在池塘邊、亭臺與樹下,會有供人休憩的座椅。到了夏天,池塘中必然是荷葉如蓋,荷花婷婷,魚遊其間,令人流連忘返。
也許是在同樣的“去中化”觀念操弄之下,南院的70公頃公園,沒有花叢、沒有草坪,樹不成蔭,空蕩蕩的人工池,池中什麽都沒有。園中的裝置藝術,譬如一個美國萬聖節的金屬大南瓜,與博物院主題毫不相關,顯得不倫不類,十分突兀。
我的觀察是:
1. 南院的展覽品太差,無法吸引有興趣參觀博物館的遊客。
2. 南院的建築,缺乏文化氣質,無法吸引有興趣欣賞建築藝術的遊客。
3. 南院的園區,不具林園之美,無法吸引欣賞林園景觀的遊客,以及追求浪漫氣氛的情侶。
4. 南院沒有美食與kuso,無法吸引喜好美食與熱鬧的青年遊客。
那麽,到底是什麽樣的遊客,才會到故宮南院來參觀呢?我想隻有兩種人。
一種是有好奇心的人,像我一樣,傻乎乎的去了故宮南院,不會再去第二次了。
還有一種人,就是中小學的學生們。他們會在學校的安排下,一起到故宮南院去拍照留念,他們永遠不會忘記,要用力的叉開手指,擺個很誇張的“V”字,代表他們成功的征服了故宮南院。
數據資料,足以説明問題。南院開館第一年的2016年,參觀人數148萬,去年參觀人數97萬,減少了34%。今年情況更差,平均每月不到5萬人,最差時一天不到 300人,非常淒慘,而臺北故宮平均每天有一萬二千餘人。
目前政府計劃要再投入 50億,來拯救這個耗資80億打造的,臺灣最大的蚊子舘。我認爲,南院的文化基礎與底蘊太差,再花50億,也無法起死回生。
我很懷疑,南院耗費如此巨大,是真正用在追求“平衡南北,文化均富”?還是這一切,都是以一個不著邊際的口號爲藉口,在進行無底洞的分贓、以及沒完沒了的浪費公帑?
去了趟故宮南院,才讓我深切體認到,臺北故宮博物院,從選址、建築、到整體規劃,都是如此的深謀遠慮。當年副總統陳誠,負責臺北故宮建案。陳誠退回了王大閎建築師的西洋式設計方案,堅持請黃寶瑜建築師,設計出具有中國傳統藝術美感的故宮建築,是多麽重要的決策。
國民黨政府,在早年極爲困窘的經濟條件之下,盡心盡力在外雙溪構建了一個世界級的故宮博物院,確實是件值得誇讚的成就。今天的臺北故宮,已是臺灣一個重要地標。而故宮南院,在臺灣選舉至上的政治文化影響下,結果是什麽都不是。
臺北故宮與故宮南院,可以拿來做個對比,説明臺灣是如何的從務實,走向民粹。故宮南院的故事,清楚説明了,民粹治國的浮誇不實,終將把臺灣帶向理盲浪費,智枯財竭的不幸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