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古巴玩了五天,跑了不少地方,有些場景讓人瞠目結舌,無言以對。如果您想知道古巴究竟如何,不妨隨我到古巴走一圈。
1928年福特
哈瓦那機場
從奧蘭多起飛,一個多小時就到古巴首都哈瓦那。飛機徐徐降落,第一眼看到的是哈瓦那國際機場。這個機場初建於1930年,經過不斷改建,發展到現在規模。2018年共接待旅客五百七十多萬人次。
機場的內部裝修不錯,色彩斑斕。
但是您千萬想不到,那裏的廁所有多髒。
走進飛機場的廁所,迎麵而來的是一股臭氣。看了一下,八個抽水馬桶沒有一個是好的,有五個沒有坐墊,三個有坐墊的自動衝水器都不工作,裏麵還有很多前人的遺留物。有一個稍幹淨的沒有坐墊,隻好將就著用一下。用完了,到外麵的洗手間。一排五個水龍頭,三個不出水,到了第四個總算流出幾滴水來。洗完手看到牆上有個電吹風手烘幹機。 我吃了一驚,難得這裏還有這麽先進的東西。過去一試,不會吹風,是壞的。轉過身看到對麵牆上有一個放紙巾的鐵箱。 過去一看,破的,裏麵什麽都沒有。
我走過世界上幾十個國家,好像沒有一個國家的國際機場有這麽髒。為了不讓您惡心,我沒有拍廁所的照片。
古董車
出了機場,開上公路,進入哈瓦那街頭,滿街跑的,樹蔭下停的到處都是古董車,五彩繽紛,讓人目不暇接。這是哈瓦那街頭最誘人的一道風景。
1952年的別克
1956年的雪佛蘭
1957年的派力摩斯
1956年的皮蒂亞克
1957年Land Rover
古董車顯示了古巴當年的輝煌。
翻開曆史,哈瓦那曾經是加勒比海濱一顆璀璨的明珠,拉斯維加斯的前身,人稱溫柔女神。
1950年代古巴在世界之巔。人均GDP世界第五,人均壽命世界第三,人均汽車和電話機擁有量世界第二,人均電視機擁有量世界第一!
那年代哈瓦那是北美州和歐洲人的度假勝地。美麗的沙灘,溫柔的海風,窈窕的美女,賽馬場,高爾夫,遊樂場,賭場,還有世界最大的歌劇院和哈瓦那市區許多美麗的建築吸引了無數的遊客,把財富和幸運從世界各地帶到古巴,帶給哈瓦那。
1959年古巴革命成功,一切歸為國有,跟著蘇聯老大哥走,一切都是計劃經濟,個體經濟在古巴徹底被消滅,美國人也被趕出古巴。從此再也不進美國的汽車,美國的電視,美國的電話,美國人的自由和創造。 古巴人跟著蘇聯老大哥,把唯一的資源古巴糖與蘇聯換石油換糧食。1991年前蘇聯解體,古巴頓時陷入了深淵,沒有石油,沒有糧食,據說當時有20%的老人死於饑餓。曆史上稱為“特殊”時期。1991年後的20年,古巴幾乎沒有外國遊客。
50年代的汽車在世界別的地方早已被淘汰,或當作古董。可是古巴人把美國50年代的汽車一直保存到現在,用到現在,維修到現在。新三年,舊三年,修修補補六十年。
這些古董汽車看似一道風景,卻記載著一段曆史的興衰。
旅館
從機場坐了40分鍾的出租車,一路顛簸,到了我們在網上預定的海濱旅館。現在古巴所有的旅館都是國營的,我住的這家也不例外。有些外商投資的酒店,比如萬豪酒店,也必須是國家占51%的股份。
這家旅館是在1956年造的,古巴革命以後,收為國有,多年不用。近年來才修複使用。
旅館內部結構堅固,線條縱橫,棱角分明,頗有現代派藝術風格。
兩個人每天88美元,一日三餐全包了,啤酒紅酒無限量供應,聽起來很不錯。
但是不該發生的事還是發生了。
我們辦好入住手續,住六樓海景房,服務員指給我們電梯的位置,我拖著兩個行李箱到了電梯跟前。有兩部電梯,右邊的一部門開著,好像就在那裏等我們。我拖著行李箱進去,按了六樓的按鈕,沒反應,再按幾次也沒有反應,把一樓到六樓的按鈕都按遍了還是沒有反應。看來這部電梯不工作。
我把行李拉出來,再去用另外一部電梯。門開了,我們就走了進去。按了六樓的按鈕,電梯門開始關起來了。但是關得很慢,很費勁,好像是什麽東西卡在那裏。用了10幾秒的時間,總算關了起來,但是馬上就開了。開關了幾次,電梯還在原地不動。
沒希望了,我們隻好從電梯裏走了出來。正好有一個旅館的工作人員過來,告訴我們這電梯壞了好幾天了。
“還有沒有別的電梯?”
“沒有。”
“我們住六樓,沒有電梯怎麽辦哪?”我又問。
“走上去吧,那裏有樓梯。”在他指著樓梯,看著我,好像覺得我有點傻。
“行李怎麽辦哪?”
“自己拿上去吧。”
無言以對。
沒辦法最後我們隻好放棄了六樓的海景房,換住在二樓。
旅館搞定了,我們就坐車到哈瓦那市中心去玩,聽說那裏有許多美麗的建築。
古巴歌劇院
古巴歌劇院建於1915年,由比利時建築師包.北羅(Paul Belau)設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歌劇院。上百年來有無數世界著名的藝術家到此演出,至今還是古巴國家芭蕾舞團的主要演出場地。
我們有幸在那裏觀看了一場古巴芭蕾舞團的演出,頗有1950年代蘇聯芭蕾舞的風采。可惜不能拍照,演出場麵不能與朋友們分享。
歌劇院內景
歌劇院外的街景
歌劇院樓下的餐廳, 裝修得十分典雅,淡黃色的台布,現代的壁畫,音樂家手指間和口中流出輕鬆的音樂,就像山中的溪水,杯裏的啤酒,清涼爽口,讓走了半天的遊客倦意全消,也忘了窗外的炎熱。
酒足飯飽之後我想用一下餐廳內的廁所。 廁所還算幹淨,但是裏麵沒有水衝,沒有水洗手。 如此著名的歌劇院,如此美麗的餐廳,廁所裏竟沒有水,不可思議。
古巴國會大廈
出了歌劇院,往西走就是古巴國會大廈, 1929年仿美國國會大廈而建。 1959年古巴革命之前,一直為老的國會所用。 古巴革命成功後,它被當作舊時代的象征,廢棄多年。目前正在裝修之中,看起來就像病人的頭上包了一塊白紗布。 聽導遊說這個裝修工程已經進行了11年之久,何年完工,無人知曉。
華人街
在國會大廈的西北麵我們發現了一個牌坊,上麵寫著“華人街”三個大字。遠看去牌坊頂上金碧輝煌,左右綠樹成蔭,後麵還有兩個高樓,很有氣勢。咱們是中國人,每到一個國家都要去看看那裏的中國城。在那裏逛逛中國街,吃點中國菜總是很開心的。
華人街牌坊後麵的那幢樓矗立在兩條街的交叉口,讓我想起了紐約的時代廣場。 在紐約時代廣場也是兩街交匯,那裏遊人如織,四處都是醒目的廣告,每年新年鍾聲敲響的時候都會有1-2百萬人在這裏狂歡。在哈瓦那走近華人街牌坊後麵的那棟大樓細看,卻是一個廢棄的樓房,門破窗裂,外牆汙跡斑斑, 附近沒有商店,沒有廣告,連路邊的小攤都沒有,都已經被當作資本主義尾巴被割掉了。
哈瓦那人的現代生活
在華人街的那個大樓下右轉彎就走進了一條小巷,據說這裏是普通哈瓦那人居住的地方。導遊說這些房子都是在1959年革命以前造的。現在80%的古巴人為政府機構或國營企業,集體農莊工作,平均月工資近400比索,約110元人民幣。 他們享受著政府賜予的按需分配,每個月政府供給每人5磅大米,5磅黑豆,5磅雞肉或豬肉,5個雞蛋。 不夠吃就出高價到黑市去買,沒錢的就挨餓。牛奶是特供的,隻能給1-7歲的小孩,孕婦和有病的老人(需要醫生證明)。牛肉是稀有的佳肴。隻能給小孩和孕婦吃的。 普通人實在想吃,
要到黑市出高價,但是絕對不能讓警察發現,否則買賣雙方都會被抓起來戴手銬。
多數古巴人家裏沒有自來水,需要從運水車裏取水, 當然也沒有洗衣機,淋浴,沒有抽水馬桶,所以當看到機場,國營飯店裏的抽水馬桶不工作時他們也不關痛癢,習以為常。
即使如此,我們的古巴導遊反複告訴我,古巴人民是很幸福的。
馬來空海濱大道( Malecón)
馬來空海濱大道遠眺, 這張照片是從哈瓦那的馬羅古堡 (Castillo del Morro)拍的。照片左麵是古堡上的炮台,右麵是馬來空海濱大道。導遊說這些高樓都是在上世紀初造的, 麵對碧海藍天,一看是個現代化的城市。1959年古巴革命前那裏十分熱鬧繁華,就像是上海的外灘,香港的明星大道,邁阿密的南海灘, 白天遊人如織,晚間燈火輝煌,徹夜不眠。
今天我坐著觀光車在海濱大道上兜一圈,風景這邊獨好!
但是您隻能往海上看,千萬不能往陸地方向看,那裏都是破樓危房, 無門無窗,牆上的油漆斑斑駁駁,像個鬼城,像個古羅馬的廢墟。
七公裏長的海濱大道危樓破房一棟接一棟, 一排接一排,雖然是大白天,除了少數幾輛車,海灘上幾乎沒有人,街上也空空如也,哀鴻遍地,滿目瘡痍。還好我們是坐城市觀光大巴去的,不是走去的,否則一定會被嚇回去。
作為一個外國的觀光客,我的心在為古巴流淚,60年前一個世界級的城市,怎麽會被糟蹋成這個樣子?
小時候經常聽說“資本主義大廈搖搖欲墜”。 現在真真看到了是什麽主義讓城市變成廢墟,是什麽主義的大廈在搖搖欲墜。
最近美國一些政客還想要在美國搞社會主義。他們應該到這裏來看一看社會主義會給人類究竟帶來什麽。
古巴的農村
目前古巴有20%勞動力是農民,絕大多數受雇於國家,在集體農莊勞動。古巴的主要農產品是甘蔗和煙葉。農民的勞動效率非常低,現在80%的食品還依靠進口。坐車到農村逗了一天,看到大批的土地都荒著。偶爾看到幾隻牛,與新西蘭和冰島的牛相比,這裏的牛很瘦。
簡單的說,古巴的牛是在荒地上吃草,新西蘭和冰島的牛是在人工培育的肥沃的草地上吃草,草肥牛羊肥。古巴的牛這麽少,這麽瘦,怪不得他們的牛奶不夠分配,不夠喝。
一路走看到了許多古巴農民住的茅草屋。
我們的導遊給我們反複強調,古巴的許多農民雖然住在這樣的茅草屋裏,沒有電,沒有自來水,但是他們還是覺得自己很幸福,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古巴的退休老人
有機會拜訪了一位退休老人,國家每個月發給她200比索(相當於8美元)的退休金,她與她的一個有智能障礙的兄弟住在一起。
老太太住房遠眺
臥室
廚房,站在左邊的是導遊
餐廳
古巴也在改革開放
古巴革命的第一代領袖菲特爾.卡斯特羅於2011年過世。此後他的弟弟啦吾.卡斯特羅當政。他曾經說過“我們要麽改革,要麽沉沒。” “or we change, or we sink.”
過去幾年古巴開始改革開放,正在走中國80年代初走過的路。我們到了古巴中部的一個小鎮維納利斯(Vinales)。 這裏開始容許個人開飯店,開旅館,容許私人向國家租賃土地,私人耕種,容許私人買賣土地和房屋,容許私人造房子。
這是一個幹淨整潔,欣欣向榮的小鎮。有許多過去五六年才造的房子。這些房子不算高大,不算豪華,但是比茅草屋要好得多,比哈瓦那城裏那些破房危樓更有生機。
小鎮還吸引了很多遊客。
這是一個先富起來的煙民,他從政府手中租賃了一片土地,雇了幾個人,自己種煙葉,自
己收割,90%的煙葉要統購統銷給古巴政府,10%自己留下來,自己做雪茄。他與旅行社聯合,在自己家裏辦了個旅遊點,讓遊客參觀他怎麽種煙草,怎麽加工,怎麽做雪茄。這是他在為遊客表演手工製作雪茄。同時他還把自己做的雪茄賣給遊客,每天可以賺不少錢。
這是他的種植的一片煙草地
煙草開花
維納利斯小鎮上的私人餐廳
餐廳入口
小飯店的菜做得不錯,算不上精美,但是比哈瓦那城裏任何一家國營飯店都做得好。中午有幾十個外國遊客與我們一起用餐。 平均18美金吃個午餐,一盆蝦,外加薩拉,黑豆湯,白米飯,黃米飯,太多太豐富了。我隻吃了三分之一。當然把好吃的蝦都吃了,米飯全部退回,一口未動。
用過午餐還與飯店的女老板和經理一起照了一張像。
算一算,這個飯店一天的顧客量為100人,每人消費18美元,飯店每天的總營業額是1800美元。飯店的利潤是80%,那老板娘每天的稅前收入就是1500美元。
古巴人現在的月平均工資不到20美元。
天壤之別。
離開飯店之前我照例去查看了飯店的廁所,那裏居然是幹幹淨淨,有流水洗手,有紙可以擦手,還有會工作的電吹風把手吹幹。
不敢相信在一個國家經營的國際機場,一個國營飯店無法辦到的事,在一個私人小飯店竟輕而易舉地辦到了。
古巴在改變,在發展,就像是40年前的中國。
再見了古巴,希望你越來越好,祝你的老百姓都有飯吃,有牛奶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