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lakoReport

In the course of justice none of us should seek salvation.
We do pray for mercy.
個人資料
正文

貪婪的要挾是對民主的背叛

(2024-05-27 14:09:31) 下一個

1
"兩億六千四百萬美國人民根本不在乎你的生活,他們隻在乎他們自己的日子", 這是美國電影"美國總統 The American President(1995)"中的一句台詞。
Andrew Shepherd是電影裏的美國總統(民主黨),麵臨競選連任。美國大眾對他新結識的女朋友Sydney Ellen Wade的誤解,導致大眾對他的支持率直線下降。手持民調報告,Andrew Shepherd 在白宮中抱怨美國大眾多管閑事: "這個調查說的不是我的總統業績,這個報告說的是我的個人生活 "。
於是有了總統助手開篇那段話,提醒氣急敗壞的總統,"隻要自己痛快,美國人民不會在乎你受苦還是樂嗬"。而競選總統是你自己的選擇,抱怨給誰聽呢?
在自由的社會中,對大眾人性的認知是民主政治的前提。民主選舉的結果,是大眾人性的集體表現。民主結果的這一核心特征,讓令人沮喪的結果,成為民主選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
電影"美國總統"中,總統 Andrew Shepherd 總結道: Governance is about choosing priorities 執政的要點在於選擇重點"。
盡管是民主選舉產生的總統,Andrew Shepherd 選擇執政目標(重點)並非一味地追隨民意,而是在他認為的國家利益/民意/政治條件(壓力)多個因素之間的平衡。其中,遷就"民意"而放棄或減弱某個次級政治目標,以達到另一個主要的政治目標,是一種常見的政治操作。

3
盡管都向往自由/民主,華人自媒體人王劍,大康,鄭旭光思維卻有違背民主思維的共同之處。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忽視/回避民主的核心,讓他們對哪怕是"民主"的訴求,在民主製度的背景下,因為違背了民主的特征而毫無道理。

1)
在香港反送中過程中,王劍沒完沒了地抱怨時任總統川普對香港的抗爭運動欠缺支持,"懲罰香港政府,讓香港變成臭港,美國擁有的王炸多得桌上擺不下/雙手那不過來,但川普就是不用"雲雲,最終哽咽地抱怨美英不肯聯手派航母接收香港。
川普是美國總統,他當時的執政重點是中美貿易,且不說川普本身對香港民主無興趣,即便有,也可能犧牲對香港民主的支持,來更有效地應對中美貿易問題。在他看來,這符合美國的利益
這一點,崇尚民主/美國民主王劍,至今似乎都拒絕明白。

2)
每逢64臨近,新西蘭的大康總是要重述35年前北京街頭市民們支持/幫助/救助學生的難忘場景, 並總是哽咽地地宣布:"世界欠北京市民一個諾貝爾和平獎!"
北京市民8964時的勇敢行動,既不是因為他們欠學生的,也不是為自己日後換取名聲。他們自發的勇敢的行為, 是他們相信學生是正義的,學生的訴求也是他們的追求,因此值得幫助/甚至值得為之流血犧牲。
大康此事上貌似為北京市民討公道的做法,實則是用北京市民的犧牲作為要挾世界的籌碼。而北京市民無私無畏追求理想的行動,絕不是天平的另一側的"諾貝爾和平獎"可以平衡的。
如果大康一定要把事情降到誰欠誰的地步,那世界不欠北京市民任何東西。

3)
鄭旭光是89民運的參與者/天安門廣場活動的指揮者之一。那段短暫但激情的時光,成為鄭旭光日後生活的全部可以理解, 然而,擁有這段無法割舍的曆史牽掛,不應該成為鄭旭光評判美國/世界的標準:
i) 人們淡忘那段曆史,並非鄭旭光所言的缺少"正義感"這類道德缺陷。對那段曆史的牢記,不是世間唯一"正義/道德"的行為;
ii)"老布什總統 64前後對中共不夠強硬/時間短暫"這類抱怨,突顯鄭旭光認為當時的【天安門廣場必須是世界關注的焦點, 對中共強硬,是他可以接受的美國/西方世界對中國態度的唯一做法】;
iii)即便看清了中共的本質,美國對華政策也不會包含"政權更迭(Regime Change)“, 並極可能避免與中國發生直接的武裝衝突。這並非是Biden美國政府樂意的對話政策,但這是美國政府認為最有利於美國利益的做法。阿富汗/伊拉克的經曆,讓美國(政府/大眾)失去了"向海外輸出民主"的興趣和國力。鄭旭光(王劍/大康)對中共的仇恨/中國大眾對民主的渴望,都不會是美國人為"推翻中共獨裁"而流血犧牲的理由。
iv)不主動推翻中共,並不意味著美國對中共倒台後的中國政治進程袖手旁觀。如果"推翻中共/重建共和"開始上路,美國會是最可靠的"幫助者"。然而,美國提供"幫助"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在中國"重建共和", 而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令人沮喪的是,這都是民主的結果。說到底,美國/西方民主國家,不欠中國一個民主製度。

4
無論是以為民主的結果總是向著自己,還是認為美國/西方民主國家會為中國實現民主掏心掏肺的支持,都不僅是貪婪的心態,還是與民主的特征背道而馳的貪婪心態。
當把民主結果的不如意視為民主天然特質之一,且能淡然地麵對世界民主國家對自己民主追求可能不會伸出援助之手的現實後,如果王劍/大康/鄭旭光依然自願地崇尚/追求民主/自由,那他們才真正跟自己說上話了。
說到底,沒人逼迫,那是人們自己的追求, 心甘情願,或被逼無奈


"Two hundreds sixty-four million Americans don't give a damn about your life, they give a damn about their own! 兩億六千四百萬美國人根本不在乎你的生活,他們隻在乎他們自己的日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