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篇"奧巴馬/川普/拜登對華經貿衝突三部曲"(附錄1)帖子的結尾這樣寫道,
"從奧巴馬...到川普...拜登,.. (美國對中國) 天壤之別的變化曆程,是美國西部片中英雄"忍辱負重, 據理力爭/奮起反抗/最終勝利"完美故事的現實操作。..它既是美國的一種典型敘事模式,也是美國社會判斷是非曲直的一個簡單邏輯。"
奧巴馬/川普/拜登三位總統或有不同的策略,但作為美國總統,他們都會竭盡全力地保護美國的利益。
逐步升級的對抗中國狀態
1
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某一特定時期美國社會/政治狀態/國家能力不盡相同,這讓三位總統在對抗中國時,會采取不同的具體政策(措施),來達到"保護美國利益與對抗中國"兩者間的平衡:
1) 奧巴馬聚焦於改變美國大眾/政客對中國貿易不公行為的認識, 在美國形成對抗中國的國家共識;
2) 第1任期的川普總統則小試牛刀,開啟對華貿易戰;
3) 有了奧巴馬/川普總統的鋪墊,並在保留川普貿易戰的基礎上,拜登總統製定了"激烈競爭"的對華戰略,開啟了美國主導的在"經貿/高科技禁運/地緣圍堵"多方麵對抗中國的新格局。
2
從具體操作上看,前任總統的努力多為其後任總統的工作做了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鋪墊,如奧巴馬的"美中經貿對話",為川普總統開啟貿易戰提供了輿論/道德依據;奧巴馬的"美中經貿對話"+川普總統第1任期的貿易戰,讓拜登總統在"激烈競爭"對華戰略下,可以實施多方麵對抗中國的具體政策,並幾乎沒有異議地被美國社會/政壇所接受。
3
然而,在美中對抗一事上,後任總統得益於前任總統的規律,到了川普第2任期似乎是嘎然而止。
拜登在全麵對抗中國戰略中的平衡點
在"激烈競爭/保持溝通"的對華新戰略下,拜登政府在"經貿/高科技禁運/地緣圍堵"等方麵與中國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1. 延續川普總統的美中貿易戰
川普第1任期開啟的中美貿易戰,以及之後與中國達成的"美中貿易協定1.0”,是"盡量減少對美國消費者負麵影響"和"懲罰中國商品"之間的平衡。
上任後,拜登總統接納/延續了川普發動的的對華貿易戰,維持了川普總統任期對華加征的新關稅,使它成為自己"激烈競爭對抗中國"全盤計劃中的一個部分。同時,維持"美中貿易協定1.0”不變,也避免了新的貿易糾葛可能導致美國國內物價上漲。
對拜登來說,打破美中貿易協定1.0框架下美中貿易相對穩定的平衡狀態,將是"川普偷驢/拜登拔橛子"的政治愚蠢。
2.高科技禁運
接納川普的關稅戰後,拜登政府把注意力集中在遏製中國軍事發展方麵,增加了對華高科技(芯片)出口的管理,越來越嚴格地限製向中國出口的芯片的級別。
在禁運高級芯片的同時,拜登政府也允許像英偉達的H20 這樣低級別的芯片出口中國。這就在不違反了遏製中國軍事發展的前提下,確保美國企業不受限製地從中國進口稀土,從而在"保護美國利益與對抗中國"兩個目標之間維持著一個精巧的平衡。
3.地緣圍堵中國新格局初具規模
聯合國際盟友,拜登政府在中國周邊初步建立了多個圍堵中國的地緣政治同盟,用來製衡中國崛起對亞洲/世界的影響。
這些聯盟僅僅是初具規模,需要長期的努力來鞏固和完善。
4.保持溝通/維持平衡
在多方麵對抗中國的競爭中,拜登政府還致力於建立美中兩國高層政府之間在"經貿/金融/外交/軍事"的溝通渠道,以圖用"保持溝通"來化解不必要的誤解,控製因誤解導致的失控意外現象。
川普2.0還未找到新的平衡點
川普總統第2任期的對華政策,是在(幾乎)全盤否定拜登總統對華戰略的心態下開始的。
1
從2024年11月再次當選後,川普總統就努力尋求與習近平開始新的美中貿易談判。頻頻示好失敗後,川普總統不惜通過對華加征高額關稅/和實施新高科技禁運的強硬措施,來迫使中國參加談判。中方表示,不了解川普新政府談判的目的與框架,多次試圖通過已有的渠道進行溝通/詢問均未果,因此無法應允談判。
當美中雙方終於在瑞士坐下來談判後,最初解決的問題,卻是些因為溝通渠道受阻造成誤解所產生的問題,如雙方互加征的高關稅+ 美中雙方"芯片/稀土相互禁運",這些都不是川普總統力爭談判要談得問題。
美中瑞士談判的一個主要成果,是"中美瑞士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雙方同意建立經貿磋商機製(附錄2)。這個新設立的"經貿磋商機製", 與奧巴馬政府2009年建立/在2017年被川普第1任期時終止的"美中經貿對話機製"有什麽不同? 與拜登任期建立的美中在"經貿/金融/外交/軍事"等方麵的"溝通機製"又有何不同?
拋棄了拜登任期建立的各種溝通渠道,川普政府不得不麵對原本不會出現的問題和危機。
2
在貿易談判中,川普總統總是用威逼的方式迫使對方接受損害自己利益的要求,並在與英國/日本/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的貿易談判中屢屢得手。但在美中貿易談判中,川普的強硬手段並不十分有效。
5年前首次貿易談判中,習近平不接受川普總統當時的漫天要價,觸發了美中貿易戰。之後,美方收回一些要求,雙方達成一個縮小版的美中貿易協定1.0。因此,達成"美中貿易協定1.0"的根本原因,是習近平迫使川普收回一些過分的要求。
當下美中貿易談判的目標,是在5年前達成美中貿易協定1.0基礎上,談出一個"美中貿易協定2.0"版本。兩者的不同,應該是在1.0中加入5年前川普不得不放棄的那些要求。然而,5年前習近平能拒絕川普總統這些要求,迫使川普接收一個縮小版的美中貿易協定1.0, 那5年後的今天,習近平為什麽會接受川普總統的這些舊要求,送給讓川普總統一個新的/加強版的"美中貿易協定2.0"?
除非5年前的美中貿易談判中,川普總統沒有竭盡全力,在為日後"美中貿易協定2.0"的談判留著後勁兒。 Occasion smiles upon a second leave?
無論如何,目前已經開啟的談判(貿易戰), 打破了美中貿易協定1.0中為保護美國消費者利益所設立的平衡點。這就讓日後可能的美中貿易協定2.0,將無可避免地停留在一個讓"美國國內物價上升"的新平衡點上。
3
川普總統再次上任後, 在2025年4月輕率地終止了英偉達H20芯片以及其他高科技產品的對華出口。
這一係列新增對華高科技禁運措施,打破了拜登總統時期在這個方麵與中國達成的平衡,遭到中國拚死的反擊。中國的稀土禁運政策,迫使川普總統收回新增的對華高科技禁運措施,試圖回歸拜登時代的平衡點。然而,川普總統的退讓,並未讓中國回到拜登時期對美無限量出口稀土的狀態,而是在恢複出口的同時,製定出一係列嚴格管理/限製稀土出口的新規則。
川普總統為爭取新的貿易談判所采取的措施,打破了拜登時期對華高科技禁運的平衡,讓美國在這一問題上暫時達到一個對美國更加不利的平衡點。而日後談判的結果,隻可能出現新的更不利的平衡點(附錄3),即美國在高科技禁運方麵的進一步讓步。
4
從對抗中國的角度說,拜登總統時期打造的地緣上圍堵中國的多個國際聯盟,是一個巨大的成就,並需要後任總統的努力來發展和完善。
然而,川普再次上任後,不但對拜登政府打造的多個地緣上圍堵中國的國際聯盟不聞不問,還通過全球關稅戰打擊這些盟友。
其中,致力於在印度洋方向圍堵中國的美英澳三國核潛艇同盟AUKUS中, 盟國英國/澳大利亞都是對美貿易逆差國,卻仍然被川普總統追上去踹上一腳,開恩地隻加征10%的最低關稅。而與日本/韓國/印度等盟友的關稅貿易戰,則大大削弱了原本就隻在初期狀態的多個地緣國際聯盟。
在最近新聞報道中,很難找到有關這些聯盟的任何消息。
對抗中國,拜登後川普一動就錯
每位總統都有自己的治國理念和重點。
人們可以對拜登的美國國內政策提出各種異議,但是,在針對中國的外交/國際事務上,以"既保護美國利益又對抗中國"為目標,拜登四年執政後留給川普2.0 的局麵,無疑是一個良好的平衡。
致力於加強/完善這一平衡,應該是川普總統明智的選擇;而任何盲動的舉措,都將產生削弱這一目標的結果。
附錄
1. 奧巴馬/川普/拜登對華經貿衝突三部曲"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4077/202211/6807.html
2.中美瑞士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雙方同意建立經貿磋商機製
https://news.qq.com/rain/a/20250512A04PLK00
3. 經濟學人:在錯誤時間放寬芯片管製,愚蠢
https://news.creaders.net/us/2025/08/03/2899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