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媒體是個人數眾多的群體,除了"溫相說黨史"頻道外,少有令人稱道的節目。"大康有話說", "旭光時評","王劍每日觀察", 馬聚的"快點新聞", 盡管風格各異,質量參差不齊,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敷衍了事。
旭光時評: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麽(美國政治)
'旭光時評"是華人自媒體人鄭旭光YouTube 上的頻道,討論中美時事。
中國信息封閉,讓所有的海外中國政治評論更像是猜謎,圖的是高興。但與大多數海外自媒體人一樣,鄭旭光對美國政治評論的失誤,是因為他不了解美國社會/美國政治。
如何獲取信息是鄭旭光自己的選擇,但他極其有限的獲取美國信息的方式,似乎讓他獲取的美國政治信息比中國的信息還少,這他對美國政治分析的準確性似乎連猜謎都不如。
在報道美國三所大學校長國會作證一事時,鄭旭光對事件的誤讀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1
在三位大學校長的聽證會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紐約州共和黨眾議員 Elise Stefanik 對哈佛校長 Claudine Gay 的審訊,其中讓鄭旭光最感興趣的對話是,
Elise Stefanek 問:那些反猶言論是否違反了學校的"學生操守準則(Code of Conduct), "是"還是"不是"?(Yes or No)
Claudine Gay 答: 取決於當時的具體情況。
鄭旭光不能理解為什麽Claudine Gay 不能直接回答這麽簡單的問題,"是,違反了"。 對鄭旭光這一疑問,答案很簡單:那不是真實的回答。政治壓力下撒謊,是中共文革行為。
2
對"遊行中反猶言論是否違反了[學生操守準則]這一質問,哈佛校長的(間接)答案是,"No, 那些口號沒有違反學生操守準則"。
哈佛這一"自由表達意誌"價值觀下的"學生操守準則", 在一場完美的政治風暴中,讓哈佛大學/校長成為擺拍政治正確的犧牲品:
1)越戰以來,反戰/反侵略是美國大學的傳統;
2)以哈戰爭中,巴勒斯坦人成功偽裝成受害者,得到左派天然/無條件的同情,支持;
3)反對以色列發動戰爭, 可以被輕易地解釋為反猶太/仇恨猶太人,遊戲中不可避免的過度言論,更讓別有用心之人有了依據;
4)在美國,歧視/仇恨猶太人,就如中共文革時"反對毛主席一樣", 是"殺無赦"的政治錯誤。"保護猶太人"不受歧視/仇恨,就如中共文革中"保衛毛主席"一樣,永遠正確。
以哈戰爭導致以上各元素完美地組合起來,讓川普領導下的美國極右勢力(MAGA 黨)有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借題發揮地上演一處打擊美國極左派大本營(美國大學)的政治大戲。
鄭旭光是這處戲的忠實觀眾。
3
識別這一政治表演的常識是:
1):公開的國會聽證會幾乎都是政治表演,是民主政治的一個天然部分;
2):政客提出這種隻要求回答"Yes or No" 的問題,都是政治陷阱, 表明提問者打定主意要找出回答中是破綻:
a)直接給出真實的答,"反猶言論沒有違反學生操守準則" 將是個政治炸彈。間接的回答已經被Stefanik抓住大作文章,直接回答回答將是如何結果?"反猶言論都允許,說你們學校仇恨猶太學生不冤枉你..." ,
b)給出鄭旭光建議的假回答:"反猶言論違反學生操守準則", Stefanik 一定會追問: 那學校為何沒有采取任何措施製止? 你本人必定仇視猶太人。
在自己掌控的節奏下,Stefanik 一定能找到攻擊大學校長的理由,這一醜陋的政治表演,與文革紅衛兵批鬥會沒有區別。
4
"哈佛大學/校長反猶太"的指控沒有成功,Stefanik 們惱怒羞成怒後加入"抄襲"指控。在越演越烈的"抄襲"風暴中Claudine Gay 被迫辭職的事實,並不妨礙Stefanik 在自我慶祝的公開信中,把 Claudine Gay 依然稱為反猶太者。G
Gay 或許不完美,但這樣對待她,缺少最起碼的公允。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打翻在地並踏上千萬之腳? 政客醜陋,天下無異。
Bill Maher 的調侃一語中的, "We humans are not good people."
5
Stefanik 的拙劣政治表演,給美國帶來鄭旭光看不出的危險:
1)社會的進步是"理念(學校) --->實踐(社會),"理念在學術機構產生,逐漸為社會接受或拒絕"的事實,解釋了學術機構獨立性的重要,也是言論自由的一個重要表現;
2) 哈佛大學校長在校外政治/經濟勢力(國會,捐款人)的公開壓迫下辭職,為摧毀美國大學獨立性開了先例;
3) Stefanik 想派國會代表調查美國大學極左傾向的做法,與中共文革中革委會進駐個大學/掌管意識形態沒有區別, 本質是"社會(政治)——>理念(學校);
4)哈佛大學是極左的私立學校,美國還有保守(極右)的大學,如 佛濟尼亞州的 Liberty University。如果美國社會允許極右力量改變大學的極左傾向,那是否意味著日後極左力量也可以插手極右大學的學校管理?
6
這次美國大學持續支持巴勒斯坦/反對以色列的反戰遊行示威,除了馬聚,在美國華人少有人會高興。然而,這就是言論自由的代價。
左派的理念過份延伸而變成極左,美國大學極左的思潮不令人舒服。但同樣不能否定的是,今天的社會比100年前的進步,是左派理念得以實施的結果。
當把那些轟轟烈烈的政治口號撇去後,留下來的就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針對一個"充滿政治含義 politically loaded 的問題 --反對/屠殺猶太人的口號,是否違反學生操守準則"時, 三位大學校長不直截了當的回答,就能證明美國大學/或大學校長本人“反猶"?
2
Stefanik 之所以能如此猖獗,隻因為她高舉"保護猶太人"大旗,就如文革時紅衛兵小將高舉的"擁護毛主席"的大旗。在這一特定的政治氣氛下,"維護猶太學生利益"是絕對且都沒有討論的餘地政治立場,任何人為失誤都可以被紅小將 Stefanik 曲解為別有用心地"反猶太人"。
於是,美國國會聽證會變成中國文革的批判會,紅小將的問題變成了抽象的政治概念,標準答案變成空洞政治口號:"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 這樣荒謬的言辭,在紅小將Stefanik 的帶領下,響徹在美國大地上,曾經是天安門廣場上爭取中國民主的鄭旭光, 依仗人多勢眾,成為洪流中一個堅定的浪花。
這就是海外華人自媒體人的水平,他們在真誠地將自己理解的美國介紹給中國大陸的觀眾。
It's not funny.
1)美國國會目前正在啟動對哈佛大學反猶太(或保護猶太學生不利)的調查;
2) Stefanik 對 哈佛大學校長反猶太的結論;
3)美國眾議院通過的要求哈佛大學校長辭職的決議...
鄭旭光沒有意識到,無論是Stefanik 的結論,還是眾議院的這個政治決議,都走到了"調查"之前: 沒有調查並不能阻止Stefanik得出結論,沒有調查並不能阻止眾議院推出一個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政治決議"。 沒有調查就有了結論,不是中國政壇的專利。
如果從一開始鄭旭光能看出這是一場政治大戲,對這些現象就不會奇怪;鄭旭光沒有看出它是大戲,結果連這些基本的奇怪都覺得正常(沒有在節目中提出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