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球事件後,明鏡的何頻先生一如既往地賣空自己的邏輯:既然誰也說不清氣球從哪裏來的,為何肯定它是"間諜衛星"?
實在看不下去地提醒他:氣球的來源,多隻與它的歸屬有關,與其"功能"沒有必然聯係。否則,中國政府如何辯稱"是我的一顆氣象氣球,離家出走飄到了美國"?
有何頻這樣朋友,習近平不需要敵人。
1
報道說,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原本計劃這個周末去北京一趟,但因為氣球事件,訪問推遲了。布林肯訪問的目的,是落實去年G-20上中美兩國元首會麵的精神。
1)兩國關係,將是"激烈競爭,健全溝通機製(通過有效的溝通, 避免競爭失控);
2)在國際事務上合作,如氣候變化, 控製核武擴散,糧食安全,毒品泛濫。
拜登總統對未來中美關係的這一定位,在之後不久的 APEC會上,由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再次轉告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就如報道中說,布林肯這次計劃的北京之行,是為了"communication/corporation 溝通/合作"。其中,說服中國政府配合"建立立溝通機製(The Mechanism for Communication), 有效管理未來競爭中必然出現的危機",是重中之重。
2
對拜登總統的未來中美關係的"激烈競爭"的新定位,中國政府一直不予認可,且一再催促美國"努力讓中美關係重回正常/健康的軌道上來"。於是,對美方提出的"健全溝通機製"倡議,能拖就拖;對中美之間的有限的溝通,不是動不動就把電話掛了,就是聽著電話鈴聲響就是不接電話,氣死美國人。
中方或許認為,隻要"溝通機製"還未健全/有效,那中美關係就還不是[激烈競爭]的關係"。
氣球事件後,中美兩國通話,布林肯直白王毅,"中國做事不夠意思,現在不是去中國的時候,回頭再說吧。"
據報道, "...布林肯強調,美國會持續與中方保持開放溝通管道,此次事件更加凸顯美中有必要維持直接、定期溝通,以避免誤算與衝突。"
報道還說,"王毅也在通話中表示,... 麵對意外情況,雙方要做的,就是保持定力,及時溝通,避免誤判,管控分歧。" As always, China has finally learned its lesson, only in a hard way (與往常一樣,必須通過喝一杯罰酒, 中國終於才長了個教訓).
3
看到王毅急赤白臉的表白,布林肯或會心說,"現在你終於知道拜登總統要建立和溝通機製的原因了。主要任務不出門就完成了,那我就更不用去北京了。大老遠的,真不願意去。"
4
事後,中國政府肯定會把"保持溝通,管控分歧”的想法說成是自己的原創,讓世界化險為夷;看著中國政府如此腆著臉的行為,Biden wouldn't give a f&*k, for he has got what he wants.
中國成不了世界領袖,是命中注定;美國成為世界領袖,卻是被逼無奈。
****
氣候變化問題,也是習近平很關心的問題。
如果因為氣球一事生美國的氣,把氣候變化問題上合作的事情廢了,那就是典型的"恨敵人勝過愛自己"的心態,不惜用懲罰自己的方式,來傷害敵人。
令人自信的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I hope not.
*****
1)美國國債每天都在國際市場上交易(買進賣出),你把美國國債說的如此不堪,是否有國際市場上美國國債收益率大幅上升的事實為依據?
2)中國政府把手上大把的美債賣出後,它買進什麽?越南國債?斯裏蘭卡國債?還是俄國國債? 資產有一個特性,當你大批拋售某個資產,它的價值就會下降。中國大量拋售美國國債時,它的價格就會下降,中國收進來的美元現金就會減少。賣出美國國債後,手上的大把美國現金怎麽辦?買什麽什麽漲價,高價收進來的越南國債/斯裏蘭卡國債/俄國國債? 大把美國壓在床墊下可以,但沒有利息。既然依然持有美金,那為何不持有美國國債,多少還有利息?
3)美國國債飆升是個問題,但世界依然要離不開美元。世界脫離美元,不說理論上勉強都難行得通,實際更是無法操作.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時,全中國人都在抱怨,"美元是廢紙/世界被美元劫持", 抱怨之後,依然拿著廢紙不肯鬆手。"被劫持"的意義就在於此。除非世界大戰打敗美國。
4)看著牆上瑪麗蓮夢露的海報 jerk off, 並不意味著你在 f&@king her. She's dead.
1.蘇聯解體,在於它過度使用了上天賜予的機會。
***
您終於踏入了唯心主義的洪流。閑扯可以。談正事兒呢,不合適。
2.最要命的是,中國/中國人總是真心地被自己這種功利性驅使的勇敢所感動
***
功利性,這確實是我們文化裏就有的問題,中共又更放大了。難以解決。不以宏大敘事不能感動人。或者不吹牛不說謊,簡直連文章都沒法寫了。止痛藥吃多了,劑量不夠不頂事兒了。
3.謝謝,解釋了老美當老大是曆史在背後推了一把。
****
當今的世界格局,是上世紀二戰的結果。
1
但二戰後的兩個世界領頭人(美國/蘇聯), 都是先受到攻擊後,被迫卷入戰爭。戰爭結束肩上的擔子,不是他們的初衷,而是不得不麵對的責任。蘇聯解體,在於它過度使用了上天賜予的機會。
2
中國文化中(當今文化)功利/目標性太強,上至國家戰略,無論是當初的"三年超英/五年趕美", 還是後來的"xxx年實現小康/xxx年達到脫貧", 或是當今的"爭當世界領袖/平視世界/xxx年中華複興",下至文化娛樂,都是這種"功利性"的表現。報道說,電影製片找到張藝謀說,咱們拍個能拿奧斯卡獎的電影,"金陵十三釵"由此產生。你拍一部電影,是因為你覺得有一個動人的故事說給大家聽,不是為了得獎,好好地講故事,才有可能得獎。本末倒置的文化,變得越來越沒有靈魂,隻有追趕的目標。
最要命的是,中國/中國人總是真心地被自己這種功利性驅使的勇敢所感動。
3
[大任]乃天降,非人謀。
***
OK.
要知道中美之間目前是美國有求於中國,不是反之。包括拜登在G20上能否見到習近平當時都是具有懸念,因為習近平並不一定參加G20,所以當時媒體把習近平參加G20作為重要象征。
中國因為佩洛西訪台而對美國政府有八條製裁,導致中美高層不能直接對話,包括去年底南海危機時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希望能與中國防長魏鳳和通話被拒絕,導致尼米茲號在與中國航母艦隊接觸後迅速退出南海,避免擦槍走火。
布林肯這個訪問目的之一就是爭取說服中國停止這八條製裁至少放鬆,否則財長耶倫無法訪問中國。
而耶倫在去年底專程去瑞士見參加達沃斯論壇的劉鶴,談到去非洲的飛機要起飛才不得不中斷,並且希望今年上半年訪華,繼續債務談判。美元的命運幾乎完全掌握在中國手上,耶倫需要中國不再繼續拋美債,這件事不能等,因為按照NBC的報道,美國政府手上隻有四千億美元可用,不夠付美債利息的,美國政府已經停止了社會保險基金的投入,共和黨議會甚至提出削減社會保險基金和醫療。
唯一避免這種局麵就是債務升頂,這就需要有人買美債,在中國舉行拋美債情況下,沒人會賣。當股票大戶逃離市場時,你會買進嗎?是一個道理。
布林肯必須盡快實現這個訪問,表明中美高層還有聯係,這是最起碼的,可以穩定美國企業界,哪怕實際上並沒有成果。在中國與沙特談下人民幣石油後(不是石油人民幣),石油美元不存在了,美元單純就是信用貨幣,而不是實體經濟貨幣,如果沒人買美債,就沒錢付利息,美債就會違約,美元一錢不值。
今年對美國是一個大坎兒,因為下半年發生經濟危機幾乎是肯定的,大部分國際評估機構是這種結論。而中國今年的發展速度會是美國的十倍,這就意味今年中美整體實力超過美國(去年中國軍力超過了美國,白宮國防報告都不得不承認)。
關於布林肯推遲訪華,也是因為中方不積極,因為麥卡錫說上台後會訪台,中國警告了,直到2月2號中國都沒有官宣布林肯訪華日期,這是很罕見的,等於或者布林肯沒有獲得邀請,或者中國要降低布林肯訪問級別。
而美國媒體幾天前甚至談論布林肯見了習近平會怎樣,這個反差太大了,去年已經傳出中國不打算讓布林肯進北京,而是在廊坊會麵,這就意味如果布林肯能見到習近平,一定是大大“出賣”美國利益才有可能。
如今麥卡錫說目前沒有訪台的計劃,這很明顯是與布林肯的訪問有關,不希望給布林肯製造阻礙。即使是共和黨,也知道美債問題不能等。
美國如今落入了第22條軍規的境地,很難走出來。
****
這是事件也許的確是個意外,或是國內有人為給給習近平添堵,製造這個意外,讓習近平有苦難言。從任何角度說,這一事件都讓中共很被動:
1) "美國服軟"的政治宣傳沒有成真不說,來京朝聖的美國務卿沒有露麵,讓聖上很失望,最近努力擺拍出的"魅力外交"姿態功虧一簣;
2) 碧藍的天空中,氣球被軍方一招斃命, 在民眾的歡呼聲中墜入大海。這一政治/經濟"性價比"不相稱的效果,拜登被逼無奈,習近平欲求無方;
3)有報道說,布林肯/王毅通話時,美方告知中方,擊落氣球是美方的一個選項。但在美國行動之前,卻沒有通知中國。從外交禮節上說,這是輕蔑的姿態;
4)氣球"失控"後部, 中國沒有通知相關國家氣球可能的途徑,不要擔心,沒有惡意"。沒有這一最基本的應對,讓人無法相信中國的"失控"說;
5)入侵他國領空,即便不是"間諜氣球",也是入侵。擊落氣球後,美國借題發揮,向盟友通報事件的結果,讚揚盟友加拿大的配合。加拿大要求中國予以解釋後,韓國沒忍住,也站起來要求中國給個說法;
6) 用"保持報複權力"來回應如此被動的局麵,乃困獸鬥的真實寫照,但更多是姿態,不會行動;
7) 不可"宣布習近平春天訪問俄國"來回應尷尬局麵。治國不是賭氣,新年開局不利,日後更需謹小慎微。
8) 軍中或麵臨新一波大清洗
***
不理解這句話。老美不用把自己打扮得這麽無辜吧? 世界領袖,這規則製定權,這貿易以美元結算的硬通貨,用不著占了便宜還賣乖吧?!
****
中國成不了世界領袖,是命中注定;美國成為世界領袖,卻是被逼無奈。
我現在不理解中國政府的態度,入境了老道歉,打下來了,這又叫喚著抗議。
看看紐約時報的這句話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aid the downing of the “civilian” aircraft was an “excessive reaction,” and that it “retains the right to respond further.
這麽玩,有意思嗎?我不明白前恭後倨的意義是什麽?
***
以後你是不是打算收句型專利費了?
***
“對拜登總統的未來中美關係的"激烈競爭"的新定位,中國政府一直不予認可,且一再催促美國"努力讓中美關係重回正常/健康的軌道上來"。
中方或許認為,隻要"溝通機製"還未健全/有效,那中美關係就還不是[激烈競爭]的關係"。”
***
假設誤解和誤判到此地步,估計中共真是大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