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iots of Fire《烈火戰車》
這部以體育為題材的英國電影是1982年第五十四屆奧斯卡獲獎影片,共贏得4項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服裝設計和最佳原創音樂)。
該片根據參加了1924年第八屆奧運會的兩個年輕短跑選手的真實故事編寫而成,他們兩人並非來自主流階層,但是最終代表英國參加奧運會並贏得100米和400米金牌。
電影名字Chariots of Fire出自聖經
Isaiah 66:15 - "For, behold, the Lord will come with 'Fire', and with His 'Chariots' like a 'Whirlwind', to render His anger with fury, and His rebuke with 'Flames of Fire'."
故事
1919年,英國在剛結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取得了勝利,人們慢慢走出戰爭的陰影,懷著對生活美好的希望積極的開始了全新的生活。劍橋大學英國法律專業學生哈羅德·亞伯拉罕(Harold Abrahams,Ben Cross 飾)是來自立陶宛的猶太移民,也是一名才華橫溢的短跑運動員。他剛到劍橋大學就讀、還是一名新生時,就立即挑戰了該校曆史悠久的三一學院廣場環跑記錄,這項競賽七百年來還從沒有人跑贏過(矗立在學校廣場的大鍾在正午12點開始敲鍾,敲到最後一下需時43.6秒,挑戰者必須在這之前繞著廣場(400碼)跑完一圈),亞伯拉罕打破了這項記錄並希望自己在奧運會成為跑得最快的人。
這部影片同時講述了另一位蘇格蘭飛人,埃裏克·利德爾(Eric Liddell,Ian Charleson飾),出生於中國的利德爾是一名蘇格蘭傳教士的兒子,有著堅定的信仰,立誌最終回歸傳教生活。同為傳教士的妹妹反對他因為賽跑而影響他們的傳教事業,但利德爾認為自己的天賦來自於主的恩賜,他要為彰顯主的榮耀而跑。
I believe God made me for a purpose, but he also made me fast. And when I run I feel His pleasure.
我相信上帝為了某種目的創造了我,不過他同時也讓我能跑的很快,我跑的時候能感覺到他的愉快。
把跑步當作purpose的利德爾“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
當時,利德爾是唯一一個在比賽中擊敗了亞伯拉罕的人。亞伯拉罕聘請了一位專業教練山姆·穆薩比尼(Sam Mussabini,Ian Holm飾),幫助他提高,這讓劍橋這所貴族學校裏的兩位資深教授感到不悅,他們希望他采用不使用職業教練的業餘訓練方式,這樣會顯得更貴族些(奧運會隻允許非職業選手參賽,贏得過1912年五項全能和十項全能奧運金牌的美國選手Jim Thorpe曾因短暫地參加過職業棒球聯賽,而被剝奪了奧運金牌,直到後來才修改規則,允許職業選手參賽)。但亞伯拉罕卻認為這是來自貴族階層對猶太人和平民的他的偏見。(其實主要是源於他對失敗的恐懼,同時又想借跑步來肯定自我)。
I've known the fear of losing but now I am almost too frightened to win(我已經知道了輸的恐懼,但是現在我幾乎太害怕以至於不能贏了。)
另一方麵,利德爾是為了信仰而跑,盡管他內心寧靜,但是仍遇到來自外界的幹擾。奧委會將百米賽跑安排在周日舉行 (按照基督教的教義,周日是安息日,要參加教會的主日崇拜,而不應勞作),因此利德爾在得知比賽安排後拒絕了在安息日出賽,即使英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未來的國王威爾士王子的勸說都無法改變他的決定。
幸好後來由於隊友的退出,利德爾得以參加了400米比賽,並一戰成名,以47.6秒的成績同時打破了奧運會和世界記錄。而曆經挫折的亞伯拉罕也以10.6秒的成績打敗了熱門的美國選手而取得了100米金牌。
比賽是一個人超越自己,種族歧視也許隻是自身軟弱的借口.從兩位劍橋校長舉杯慶祝亞伯拉漢的勝利再回想他們之前與他的那場交鋒,發現並不是他們陳腐而是亞伯拉漢的不成熟.
比賽是一次瞬間的綻放,不是生活的目的.這就是這部勵誌電影的意義。
Fiction vs. Facts
顯然,為了增加戲劇性,影片對當年的真人真事作了一些誇張和渲染。
電影中亞伯拉罕是在經曆了200米失利後才發奮圖強贏得100米的勝利,但是實際比賽中, 亞伯拉罕是先贏得100米冠軍後,在隨後的200米比賽中亞伯拉罕敗北。利德爾也參加了200米比賽,但是輸給了美國選手得了一塊銅牌。(如果他也參加100米比賽,很有可能跑得比亞伯拉罕更快!)
利迪爾不隻是放棄了100米比賽,在贏得400米冠軍後,也因為需要在周日比賽而放棄了代表英國隊參加4x400米接力。(英國隊得到了銅牌,如果利德爾參加的話,他們是否能得到更好的名次?)亞伯拉罕參加了4x100米接力,並取到了一塊銀牌。
電影中400米決賽前,一名美國選手給了利德爾一張紙條上,引用了聖經中的一段話 "He that honors Me I will honor" (彰顯主榮耀的必被主彰顯),這其實是一個利德爾隊友早些時候在酒店為鼓勵他而寫下的。
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也讓豆先生(Mr. Bean)和這部電影音樂為觀眾呈現了一個別開生麵的表演。大英帝國的榮耀隻堪追憶,但是根植於英國人的貴族精神卻是帝國賴以生存的基石。
榮譽中國人
在早期的一些文獻中,利德爾因為出生於中國而被錯誤記錄為為中國取得了第一塊奧運金牌。不過縱觀其一生,利德爾其實是比很多中國人更愛中國的外國人。(希望有一天中國能授予他榮譽國籍,來彰顯他對中國的熱愛)。
盛譽後的利德爾又回到他的出生地—中國。首先在天津,後又到了河北衡水肖張鎮傳教。1934年在中國天津和同來自傳教士家庭的加拿大人弗勞倫斯 (Florence Mackenzie)結婚,1941年日本加緊了侵略步伐後,英美等國家開始了撤僑行動。利德爾不得不先把身懷六甲的妻子和兩個女兒送回加拿大躲避,而自己則繼續留在危機四伏的中國。1943年利德爾和其他傳教士被日本人關進了濰縣(今濰坊)戰俘營。在拘押期間由於被迫過度勞動和營養不良,後得了腦瘤,於勝利前幾個月(1945年2月)不幸病死於日軍戰俘營。
1991年利德爾的女兒在訪問天津時,把他獲得一個獎牌捐獻給了利德爾曾任教過的天津教會學校(現天津第十七中學)。
2005年濰坊市政府在紀念濰坊集中營解放60周年的活動中為埃裏克·利德爾的紀念碑獻了花環。
2016年大陸拍了一部電影《終極勝利》(The Last Race)講述了利德爾在中國的生活,有興趣的可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