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傘兵作戰係列五》第聶伯河空降作戰

(2020-07-15 14:50:21) 下一個

雖然1942年的維亞濟馬空降戰失敗了,不過在德軍和蘇聯紅軍搶占第聶伯河的競賽中,蘇聯紅軍卻嚐試再次大規模使用傘兵部隊來達到戰役企圖,但是這次空降戰鬥也由於一係列錯誤而遭到巨大失敗。

1943年八月底蘇軍在贏得庫爾斯克戰役的勝利後,計劃乘勝追擊,趁德軍立足未穩,尚未組建好防禦陣地,立即渡過第聶伯河。9月21-23日一路狂飆的蘇聯第3近衛坦克軍 (Third Guards Tank Army)的先頭部隊成功地在基輔以南80公裏的布克林河曲(Bukrin Bend)西岸構建了一個縱深6公裏的橋頭堡。 而由於第聶伯河河道過寬,而此時的蘇軍經過長時間戰鬥,也是強弩之末,因此需要一定的準備工作,調集兵力和準備各種物資(主要是運送油料和舟橋部隊)才能保障突破德軍的第聶伯河防線並解放烏克蘭。考慮到除大量德軍被甩在左岸,而新增援的德軍肯定不會對橋頭堡置之不理,為了保住並擴大這一橋頭堡,蘇聯最高統帥部和總參謀部計劃一次性使用3個蘇聯近衛傘兵旅來完成這一戰役任務。(參加這次空降作戰的部隊是由蘇軍最高統帥部直接掌握的機動兵力,空降兵第1、3、5旅臨時組成的第二航空軍(The Second Air Army),由蘇軍空降兵副司令員紮捷瓦欣Ivan Ivanovich Zatevakhin少將任軍長,軍司令部也由空降兵司令部抽組,全軍約1萬人。)

沃羅涅日方麵軍司令部很快製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

第一和第五傘兵旅作為第一空降波次在頭一個夜晚空降在距第聶伯河15公裏的右岸空降場。這批部隊著陸後必須迅速集中起來,就地構築防線,並清理出一塊10公裏寬,擁有15公裏縱深,供後期(攜帶重武器)的滑翔機著陸。並阻擊任何向河曲攻擊的敵軍。同時打通於河曲橋頭堡的聯係的通道。 前線航空兵將向這塊空降場中空投地麵所需的裝備、彈藥和補給物資。第三傘兵旅也將作為後續部隊在第二個夜晚降落在空降場中。在第二個黎明到來時,兵強馬壯的傘兵部隊將接應渡河的大部隊,並向右岸縱深發起試探性的攻擊。 為了完成野心勃勃的空降計劃,莫斯科將180餘架運輸機劃歸沃羅涅日方麵軍指揮,這支可觀的空運力量將負責整個行動中運送兵員、裝備和補給。除此之外,莫斯科還從各地運來35架滑翔機和牽引機組隨時候命。

空降行動開始後,前線空軍就要把主要精力從遮斷變為對著陸區的近距空中支援,彌補傘兵部隊由於無法攜帶重型火炮導致的支援火力缺乏的問題。

為了達到空地配合,傘兵部隊還專門配備了攜帶大功率無線電台的引導員,他將隨時隨地向指揮部匯報情況,並負責傘兵部隊與強擊機中隊和部署在第聶伯河左岸的遠程炮兵之間的聯係,根據戰場形勢呼叫各類火力支援。

另外為了保證如此龐大的機群能夠在漆黑的夜空中準確、按時、齊裝滿員的到達預定空投空域,方麵軍秘密在前線機場和預定航線上建立起大量的無線電信標和燈光引導係統。被安排第一批傘降的傘兵部隊也隨身攜帶了便攜式的信號燈和無線電信標設備,預備在落地後立刻用這些裝備為後續運輸機導航。

但是蘇軍顯然失算了。首先是製空權是個問題,蘇聯空軍雖然這時已經能取得戰場的局部製空權,但仍麵對德國空軍的巨大壓力,對地麵攻擊也很難隨時提供幫助。而前線隻有很少的遠程火炮根本無法提供足夠支援。

再者此時的蘇軍傘兵戰前的精銳大多損失殆盡,多是新訓練的部隊,訓練嚴重不足,很多人甚至沒有在高速飛機上跳傘的經驗,隻完成了從塔台上跳下的訓練。而且蘇軍運輸機數量嚴重不足,需要至少500架次才能運完兩個傘兵旅,這幾乎成了兵家大忌的添油戰術也導致隨後空降失去了突然性。

第聶伯河右岸空降行動的開局並不好,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糟糕。整個沃羅涅日方麵軍都在拚命追擊第聶伯河左岸的敵軍,巨大的後勤壓力壓的千瘡百孔的鐵路線和公路線幾近崩潰。與上百其他軍列一樣,運送傘兵部隊的列車也被堵在鐵路線上動彈不得。更糟糕的是出於保密的考慮,方麵軍司令部不便向後勤部門下達明確的“一路綠燈”命令。

好不容易盼到三個傘兵旅的到達,方麵軍的領導又聽說傘兵們的重裝備,比如反坦克炮和運載反坦克炮的滑翔機仍不知堵在那輛軍列上,而第一夜空降計劃中的至少500架次運輸機所需的油料還沒運到機場,莫斯科允諾的幾百架運輸機還在一架架往前線機場集中。

禍不單行,此時第聶伯河右岸上空聚集起厚重的低雲,整個布克林河曲籠罩在無邊的陰霾中。因此計劃中的對第聶伯河西岸的詳細空中偵察無從進行,對德軍的部署變化也是無從知曉。

此時先期自行渡河的小股蘇軍已經占領Rzhischev城,至9月25日下午蘇軍右岸登陸場發展順利。瓦圖京等人據此決定放棄保守的傘降就近支援登陸場的計劃,改用更大膽的大範圍攻勢空降。指揮部臨時將第1和第3旅的任務做了調換。Goncharov上校的第三傘兵旅的預定著陸場被向西前移到Rzhischev南側,而Sidorchuk上校的第五傘兵旅被安排在布克林河曲南側Kanev城的西北部空降,以阻滯從此處可能源源不斷湧向布克林河曲的德國第24裝甲軍(XXIV Panzer Corps),正是這一變更引發了重大災難。

三個傘兵旅的旅長在9月25日早上才拿到修訂後的作戰計劃,留給他們準備和下發計劃的時間隻剩下十幾個小時。由於時間太緊,修訂版計劃在逐級向下傳達的過程中被不斷的“人為刪減”,等傳達到排級,一腦子漿糊的連級指揮官們隻剩下機門外的十五分鍾來讓茫然的下屬們了解作戰計劃。

9月25日下午6點30分,第一波次運輸機塞滿第三傘兵旅官兵從機場上蹣跚而起,第二波次運輸機在10分鍾後起飛。等運載傘兵的運輸機飛抵第聶伯河右岸時,傘兵們本以為可以透過舷窗看到地麵的戰友,但映入他們眼簾卻隻有無盡的陰霾。雖然延續一天的豪雨在6點左右戛然而止,卻在右岸天地間拉起了厚重的煙霧,將能見度降到了三公裏以下。

蘇軍的空降行動出乎地麵德軍的意料,他們的飛機沒有受到任何地麵高射炮火的幹擾。但是隨著空中的越來越多的傘花,地麵的德軍觀察哨首先反應過來了。根據作戰計劃,蘇軍傘降引導小組在成功降落後向天空中發出了預定的信號彈,為後續部隊標出著陸區。但狡猾的德軍哨兵也照葫蘆畫瓢打出了同樣數量的信號彈。幾處幾乎同時升起意義相同的信號彈確實把不少蘇軍飛行員弄糊塗了,不少部隊和物資被誤降在錯誤的地點。

此時德軍的高射火炮開始瘋狂的對空射擊,不少後續運輸機被擊中,蘇軍駕駛員再也不管機上傘兵是否在預定高度預定地點跳傘,玩命的拉高飛機。因此很多蘇軍傘兵不是從計劃的1640英尺高度跳傘,他們跳傘時也不是在著陸場上空。第三傘兵旅的指揮官Goncharov上校的座機被擊中,帶著全體成員在第聶伯河右岸的溝壑中摔的粉身碎骨。

第三傘兵旅的夜間傘降行動已經是個徹頭徹尾的悲劇,隻不過參戰官兵還不知道這幕史詩悲劇不過演了個序幕而已。整個傘兵旅由於地麵炮火幹擾和惡劣天氣的原因,在一片15公裏寬40公裏縱深的區域中跳的七零八落,其中隻有不到10%的人降落在預定著陸場內。超過半數的傘兵降落在離他們的預定登陸點10公裏以外的地方或更遠的地方(60公裏)。有倒黴的傘兵直接掉進了陰冷湍急的第聶伯河,很多人迅速被幾秒鍾前還是保命夥伴的白色降落傘拖入急流深處。最搞笑一幕是有超過100人直接降落在了第聶伯河左岸,當他們碰上忙於渡河的地麵紅軍戰友,雙方都被驚的目瞪口呆。也有不少人落在了第聶伯右岸的布克林河曲登陸場,正在鞏固登陸場的渡河部隊立刻收下了這些“天降大禮”,他們正在為兵力不足發愁呢。

由於預計中的導航和無線電聯絡無法建立,因此各機組的導航員隻能依靠第聶伯河的走向來大致判斷方向,是否到達預定空降區域則隻能靠猜測。而戰前缺乏對第聶伯河右岸地形偵查的惡果此時也暴露出來,大部分領航員無法從地麵若隱若現的地形地貌特征來判斷本機位置。同時運輸機分別從五個機場飛向預定空域也導致在機頭指向方麵於地麵參照物產生了不少偏差。

最為不幸的是,就在9月25日德軍第19裝甲師和第34裝甲擲彈兵師正在溝溝坎坎中艱難的馳援布克林河曲。當夜,德軍就在著陸場附近安營紮寨,這也就是為什麽德軍對空中攻擊的反應如此迅速和激烈。在德國人優勢火力的掃射下,大部分在此降落的傘兵還沒落地便犧牲了。

天氣的意外、導航的意外,著陸區遍地德國人的意外,各種意外把看似完備的空降計劃搞得亂七八糟,此時蘇軍指揮部還不知道地麵發生的一切。於是一波次一波次的運輸機繼續執行空投任務,當傘兵們一批一批被德軍的優勢火力屠殺殆盡。飛行員們忍無可忍,他們打破了無線電靜默,一時間整個頻道中都是天上飛行員和地麵殘餘傘兵們對慘烈無望戰況的報告、哀號和詛咒,很多飛行員在回到機場之後立刻憤怒的跳下飛機衝向他們的指揮官堅決要求不能再把傘兵兄弟們丟到對岸去送死了。

最終瓦圖金的指揮部做出了這個痛苦而無情的決定--取消第聶伯河右岸空降行動。

當方麵軍指揮部叫停空降行動時,計劃中將在第一夜空降的500架次已執行了298架次。事後統計兩個齊裝滿員的傘兵旅中已經有4575人跳向了右岸的血火煉獄。最悲慘的是代替第一傘兵旅上陣的第三傘兵旅,旅長以下全體士兵都已被丟入了黑暗的夜空。另一支第五傘兵旅情況稍好,隻有約一半的人(1525人)被投進了戰場。此外,還有600個空投包(parapack)的設備、武器和彈藥被投在預定著陸區中,絕大多數都落入了德軍之手。

由於無線電設備幾乎全部丟失,無線電操作員也損失殆盡,第聶伯河右岸的傘兵連續多日無法與左岸焦急等待的指揮部建立無線電通訊聯係。不過從空中偵察發現的篝火信號和遊擊隊傳回來的隻言片語來看,雖然損失慘重,但是著陸區中幸存者仍為數不少,他們仍在為了生存繼續戰鬥,但是由於整個指揮體係已經完全破壞,幸存的傘兵們基本是在各自為戰。

隨著時間的流逝,小股蘇軍逐漸積少成多,在著陸區南部,第五傘兵旅旅長Sidorchuk上校竟然聚集起一隻1200人(一半傘兵和一半遊擊隊)的部隊,Cherkassy森林為他們提供了根據地和掩蔽所。著陸區北部的德軍勢力較強,蘇軍傘兵損失最大,幸存者總數不超過1000人,他們組成了40多個小型分隊和小組,最少的隻有不到20人,最大的戰鬥分隊則有200多名傘兵。由於缺乏補給,他們在於優勢德軍的圍剿作戰中不斷消耗著自己的力量。

到10月初,雖然曼施坦因對橋頭堡的進攻都失敗了,但是麵對曼斯坦因的銅牆鐵壁的防守,瓦圖京等紅軍名將也隻有望之興歎。在綜合考慮了敵我力量和布克林河曲的戰場環境後,朱可夫和瓦圖京決定不再過多投入兵力去擴大登陸場,而是隱蔽的將進攻鋒芒轉向基輔北部的柳捷日Lutezh(也是9月行進間渡河建立的登陸場,此前一直作為輔助突擊方向,策應布克林河曲登陸場)。第三近衛坦克集團軍理所應當的再次成為烏克蘭第一方麵軍(即之前的沃羅涅日方麵軍,蘇軍根據戰場改變方麵軍的名稱)的鐵甲先鋒,出於保密的需要,第三近衛坦克集團軍表麵上仍在布克林河曲登陸場大張旗鼓,主力卻秘密轉移到了Lutezh北側的第聶伯河左岸。

11月3日,烏克蘭第一方麵軍的舟橋部隊一夜之間在第聶伯河上“變”出數座重型浮橋,不等被驚得目瞪口呆的右岸德國守軍回過味來,在重炮和強擊航空兵的“伴奏”下,第三近衛坦克集團軍的坦克部隊就突破德軍防線後,隨後勢如破竹。三天之後的11月6日,烏克蘭第一方麵軍的“三巨頭”朱可夫、瓦圖京和赫魯曉夫聯名給斯大林發去了報捷電報,向莫斯科和全體蘇聯軍民莊嚴的宣布,已經淪陷2年的烏克蘭首府基輔,已經重新飄揚起了勝利的紅旗。

此時的布克林河曲,同樣飄蕩著勝利會師的歡呼聲。Sidorchuk上校的傘兵戰鬥群已經在布克林河曲堅持作戰近一個月,直到11月13日,由於登陸場力量的增強以及德國守軍逐漸崩潰,傘兵和蘇軍進攻部隊終於打破德軍圍繞登陸場建立的防線,勝利會師。劫後餘生的傘兵們被迅速從前線撤了下來,11月底,在布克林河曲空降的1000多名傘兵幸存者回到莫斯科,得到了蘇聯領導人和全體市民英雄般的歡迎。

從戰役意圖實現和損失等方麵來看,第聶伯河空降行動幾乎是完全失敗的。盡管勇敢的在敵後堅持作戰的傘兵們也為堅守布克林河曲登陸場立下功勞,並成功的牽製了大批本應用於進攻河曲登陸場的德軍機動兵力,多次打亂了曼斯坦因的攻防節奏,使德軍產生錯誤的判斷,無暇顧及Lutezh等方向的防禦,有力的配合的烏克蘭第一方麵軍的聲東擊西行動。但是如果運用得當,這些忠勇之士本可以以更小的損失而取得更大的勝利。

從蘇聯紅軍發起的兩次大規模空降都失敗了,不難看出像空降作戰這種技術要求很高的作戰,稍有不慎就會引發重大災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全球戰略 回複 悄悄話 老大粗玩傘兵,人海戰術太危險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