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 馬前卒
摘要: “外國人有一種中國人沒有的正直感,所以更適合當高級職位,這一切都是為了
中國的利益著想,我才不得不拒絕華人做高官。” 哪怕你留學哈佛,哪怕你是海關培
養的學生,隻要你流著華人的血,高級職位就和你無緣。
“外國人有一種中國人沒有的正直感,所以更適合當高級職位,這一切都是為了中國的
利益著想,我才不得不拒絕華人做高官。”
這句話如今看來多麽荒唐可笑,但是在20世紀初,中國海關的高級官員卻可以堂而皇之
地當眾宣告,不必擔心任何反駁——因為發言者是安格聯,中國近代海關的第三任總稅
務司,赫德爵士的指定繼承人。
金登幹不姓金,安格聯也不姓安,他是一個地道的英國人,全名Francis Arthur Aglen。
1888年,年僅19歲的安格聯成為中國海關的四等幫辦,在9年內連升12級,成為天津海
關稅務司,這個職位,是海關內部的最高序列職位之一,整個中國也隻有幾十個人能升
到整個位置,再升半級就要到赫德身邊主持中國海關日常工作了。
作為對比,在1929 年周子衡成為重慶關(兼萬縣關) 稅務司之前,沒有任何一個華人能
夠染指中國海關內這個等級,更何況安格聯任職那年才27歲!
安格聯的父親是赫德的同班同學,他因此得到被赫德親手栽培,火箭提拔成為中國海關
數一數二的高層,是赫德嫡係中的嫡係。但一開始赫德並沒有打算把自己的東方王國讓
給安格聯。畢竟安格聯這個嫡係和赫德沒有血統關係。赫德最初想讓自己的弟弟接班,
弟弟不成器,又想換小舅子裴式楷上場,結果還是不行。
連續幾個接班人都是親戚,這種任人唯親的做法招致了大英帝國外交部的嚴重不滿(大
清政府不滿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在倫敦看來,中國海關是大英帝國放牧的羊群,整個
英國統治集團都需要薅羊毛吃羊肉,你赫德隻不過是女王陛下的牧羊犬,居然想把中國
海關變成自家羊群,這還了得?
裴式楷情急之下,決定向中國政府尋求支持。他比赫德偽裝的中國立場還要激進,1902
竟然站在中國的立場上提議,在中外對不平等條約的理解產生矛盾的時候,應該尊重條
約中文文本的權威性,這下徹底斷了自己接班的可能性。
作為英國人來統治中國海關,赫德偽裝中國立場,目的讓中國政府更加心甘情願、更加
沒有抵抗地簽署和執行不平等條約,絕非真正站在中國立場上對抗帝國主義。而裴式楷
愚蠢地理解了赫德的做法,搞錯了海關的主人,因此失去了列強的支持——赫德偽裝的
傾向中國都讓英國大為不滿,更何況裴式楷企圖和中國政府結盟?
在大英帝國外交部的堅決反對下,赫德隻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安格聯接班。
於是1910年,安格聯正式成為海關總稅務司。
當然安格聯的資本也不止是父親的同學關係,他與赫德的聯係遠比一般人想象的還要密
切。1907年安格聯的長子出生,赫德被邀請做孩子的教父。看過電影《教父》的朋友應
該都明白,這意味著雙方以上帝的名義結成利益共同體,赫德還是選了一個和自己家族
休戚與共的人接手中國海關。
安格聯是位極有手腕的人,他在赫德建立的高薪養廉的製度基礎上加碼,用中國海關的
公款推出了豐厚的養老金製度,保證自己能安穩統治赫德經營數十年的王國。
1920年,《凡爾賽條約》簽訂,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而不幸的中國正處於兵連禍
結的亂世當中,直皖戰爭剛剛爆發。在這樣悲慘的環境裏,為生存掙紮的中國人幾乎無
法想象,有人拿他們的錢建立養老基金,豐厚程度讓歐洲中產也羨慕——當然,大多數
好處都給了歐美洋員。
具體而言,隻要海關合規退休人員,至少可以拿到退休前工資的四分之一。以1922年海
關洋員四等前班月俸200兩白銀計算,退休金每月50兩。
1922年的50兩白銀是多少錢?
它相當於8個鐵路工人的薪資總和,足夠養活一家人還有剩餘,放到現在就是退休後還
有三四萬元的免稅收入。
注意,這不是稅務司(各城市海關主管)的待遇,也不是超等前班(各城市海關的分部
負責人)的待遇,洋員隻需做到最末的四等前班就能得到每月50兩白銀退休金。在第一
次大戰後的蕭條氣氛中,他們留在故鄉的兄弟也會認為中國海關是洋員的天堂。這個天
堂的主神就是安格聯。
德國首相俾斯麥建立社會保障體係時說:
“你會為國家製定菜譜時,經常要被迫加幾滴社會主義的油。”
安格聯創立養老金製度,當然也不是為了海關人員的養老問題考慮,而是希望得到高層
洋員支持,鞏固自己的地位。
同樣的,安格聯也吸取了裴式楷的教訓,認清了海關的真正主人,放棄赫德偽裝替中國
說話的立場,開始赤裸裸地展現帝國主義種族歧視,無所顧忌地壓製華人。
近代中國海關把自身人事原則概括為一個詞:【國際性】。前任總稅務司赫德一方麵要
維護英國霸權,另一方麵在列強環繞的環境下,要保證勢力均衡,於是落實【國際性】
的方式就是【門戶開放,利益均沾】,每個列強都能夠在中國海關裏麵分一杯羹。
除了海關總稅務司辦公室人員外,海關最高序列的官職是稅務司。1885年《新關提名錄
》統計,當年中國海關共41名稅務司,其中英國占31人,美國占6人,德國占5人,法國
占3人,挪威和匈牙利各占1人。
連挪威和匈牙利都能在中國海關擔任最高序列的稅務司職務,中國海關的確是一個【國
際性】組織,可這個名單裏麵竟然沒有一個華人,一個都沒有。
更可笑的是,華人當不了稅務司,並非華人不能辦事。在洋人占據中國海關主導地位的
年代,洋員所占的比例最多也就20%-25%,他們依然需要靠華人來處理主要事務。隻不
過安格聯所代表的外國勢力將所有的高端職位吃幹抹淨,用一塊清晰可見的水泥天花板
封死中國員工上升通道。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這種赤裸裸的歧視就顯得尤為明顯。
第一次大戰的陣營是英法俄協約國對陣德奧同盟國,中國加入了協約國,中國海關自然
也對德、奧兩國的海關洋員進行了辭退,加上不少英法洋員回國參戰,一下子中國海關
就空缺出了大量中高級職位。1914年中高級洋員一共有305人,到1915年的時候下降到
了257人,一下子少了將近六分之一。
在過去的日子裏,洋人占住了職位,華人有怨言也沒處使,現在洋人開除的開除,回國
的回國,總該輪到幾個華人下屬來坐坐這個位子了吧。總稅務司當不了,難道管理一城
一港的稅務司也不行?
結果一向表現對華友好的安格聯,在真正做決定的的時候,卻對安撫華人下屬沒有任何
興趣,哪怕北洋政府不斷暗示,他還是不為所動,一心一意隻用洋員來補中國海關官員
的缺位。
很明顯,隻要他在中國海關一天,就休想有一個華人升到高級職位。
人手緊張,安格聯卻堅持不肯招收華人進入中高層,因為他擔心這少數提拔到中高層的
華人將成為駱駝的鼻子,很快把身後的整隻駱駝帶進來,損害帝國主義整體利益。於是
就有了本文開頭那段宣言:
“外國人有一種中國人沒有的正直感,所以更適合當高級職位,這一切都是為了中國的
利益著想,我才不得不拒絕華人做高官。”
華人關員丁崇吉論學曆曾留學哈佛,論能力比洋員絲毫不差,論履曆曾在1908年代理副
稅務司,如果用邏輯和事實說話,無論如何阻止不了他當一任稅務司。
安格聯就在程序上公開作弊,始終不許讓他副職轉正,把他的官職和收入被壓製在超等
幫辦的職位上,收入更是遠不如同等官職的洋員,其他待遇也要打上一個大大的折扣。
在這種公開舞弊的情況下,安格聯表麵上還幾次三番發文要求海關內部不得歧視華人員
工,可謂弱國才做選擇,帝國主義是裏子麵子都要。
壓製華人的職位和待遇,當然不是因為海關沒錢了,實際上,在高層洋員的享受方麵,
海關從來都不吝嗇。安格聯一方麵維護大英帝國的在華利益,另一方麵也充分享用中國
總稅務司的紅利與福利。
安格聯辦公地點在北京上海,卻在青島購買了多處房產,除了一處作為膠海關雇員公園
之外,還有一棟靠山麵海的大別墅供他個人使用,而這樣一棟奢華別墅每年他隻在盛夏
時間過來住上一兩個月,頗有滿清皇帝遊玩圓明園之感。
1923年新匯豐銀行大樓建成,安格聯認為不能容忍其他機構比海關大樓還氣派,決定建
出遠東最氣派的辦公大樓,於是就有了上海著名景點海關大廈。大廈從1925年修到了
1927年,總計花費了白銀430萬兩。(另一說是450萬兩。)
海關不差錢,也不在乎給員工發福利,為什麽對華員工資如此斤斤計較呢?
這就是明目張膽地歧視華人,不允許華人有任何掌管中國海關的希望,哪怕是象征性的
希望。
更有甚者,在專門為海關培養人才的北京稅專,安格聯掌控海關的十七年裏總共有十六
屆學生畢業,一共401名畢業生,可是不要說當稅務司,就連升到內班高級職務的員工
都沒有。
哪怕你留學哈佛,哪怕你是海關培養的學生,隻要你流著華人的血,高級職位就和你無
緣。
在1925年,稅務司共43人,英國占27人,副稅務司30人,英國占18人,仍然牢牢地控製
海關,就連日本在中國海關都有稅務司2人,副稅務司5人,可就是沒有華人可以執掌任
何一個港口的海關。毛主席說的好,帝國主義侵略者是中國的好教師,讓中國社會從上
到下都體會到了帝國主義的貪婪和野蠻。
在1927年,中國反帝國主義運動漸進高潮,北伐軍在蘇聯的支持下,一路摧垮北洋軍閥
的統治。北洋軍閥在恐懼之餘,也認識到中國還有一批人是不怕帝國主義的,反而因此
壯起膽子來,借“二·五附加稅”問題罷免了安格聯。
雖然接班的梅樂和依然是英國人,但畢竟中國有人敢挑戰帝國主義了。1927年之後,終
於有5位華人可以擔任中國海關的副稅務司(雖然這隻是洋人施舍性的進步,他們還是
不掌握實權)。從這一刻起,英國人苦心經營的洋員海關體係開始走向瓦解。
不過,海關洋員體係的崩潰還得再等上20年,因為大英帝國的屍體上崛起了兩個新興帝
國主義——日本和美國。他們將在中國海關這個遍地黃金的機構中玩一場和中國人無關
的“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