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白銀法案和法幣

(2018-05-08 10:59:50) 下一個

1934年6月19,羅斯福總統為了得到美國主要產銀州內華達,猶他和蒙大拿的支持,簽署了一份白銀采購法案,命令美國財政部大量采購白銀直到現價三倍的價格,這個早已被世人忘記的法案除了對產銀州起到幾百萬美元的補貼作用外,對美國的經濟沒有多大影響,但是它對中國的經濟衝擊卻很大。

在美國,銀子隻是商品,但在中國它卻代表的是現金。中國使用銀本位已經幾個世紀了。(1870年美國曾鑄造美國銀幣-鷹元,但是它並沒有幫助美國擴大對華貿易。)

自從美國的白銀法案實施後,大量白銀流出中國來到美國,在不到兩年內,超過645萬盎司的白銀,計中國擁有白銀的一半流出中國,大部分都到了美國。一年內,銀價翻了一翻,中國不得不收緊銀根,導致利息上漲了3倍,迫使工商活動減緩,造成大量企業破產。 中國最大的生絲出口急跌,超過一半的紗長關閉。

美國國內為了一小撮人利益的政策卻有著蝴蝶效應,造成了中國經濟麵臨破產的邊緣。(這期間,日本銀行還通過大規模走私白銀到美國而謀取暴利)。

宋子文和孔祥熙來美國求助,在當時的財政部長莫進華(Henry Morgenthau)的幫助下,討論怎樣在中國實施法幣的改革計劃。

1935年11月3日,國民政府宣布貨幣改革,放棄銀本位。 新計劃要求所有的銀子歸政府貨幣儲備,在中國曆史上第一次,使用又中央銀行管理的法幣作為流通貨幣,取代銀子。

但是日本看到改革可能會使中國財政獨立,日本銀行拒絕出讓手中的白銀,東京甚至要求中國放棄發行法幣。

同年11月13日,中國外長Alfred Sze趕到華盛頓向莫進華Morgenthua匯報日本Yokohama Specie Bank開始在中國購買大量美元來阻擊法幣。中國要求再賣一百萬盎司的白銀來換取美元幫助穩定法幣。在羅斯福總統的授意下,美國從中國購買了50萬盎司的白銀。這筆交易讓中國獲得了1億美元。此舉使得中國的美元外匯儲備翻番,最終幫助中國穩定了法幣,度過了經濟危機。

法幣信用在很大的範圍內是依靠美元的,特別是在抗戰期間,隨著中國失去大部分稅負來源,最終中國經濟沒有崩潰很大程度上是依賴美國對法幣的支持。

內戰期間,由於巨大的戰爭消耗,政府隻能靠多印法幣來維持其日益瀕臨崩潰的經濟,通貨膨脹讓法幣的信譽也一落千丈,不得不用金圓券來替代(金圓券和美元是1:1等值)。但是很快,沒了美國背書的金圓券很快也一樣淪為廢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