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到美國,會遇到很多挑戰,自己麵臨的一個挑戰是買東西。購物時麵對眼花繚亂的商品不知買什麽,腦子沒有作選擇的訓練。在中國時,買鞋就是懶漢鞋,買上衣就是毛服;去買肉,好不容易想挑一下,“要肥一點的”,馬上就被售貨員頂回來,“你要肥的,瘦的賣誰?”(那時肚子裏沒油水,專挑肥肉買;豬也不爭氣,光長肉不長膘。)美國市場商品琳琅滿目,腦子有點懵,就用最簡單的方法購物:找最便宜的,也符合了我囊中羞澀的現實。
就這樣幾十年,逐漸經濟狀況有所改善,可是腦子一下子還是轉不過彎。就拿麵包來說吧,一般超市會有十幾種,下狠心買回來貴一點的,也沒覺得好到哪去。資本主義經濟的一個基本支柱是競爭,市場上會出現多種同樣的產品,為消費者提供選擇,優者勝,劣者敗。
商品是不是越多越好呢?心理學家Schwartz認為不是這樣,他在2016年的暢銷書“The Paradox of Choice – Why More Is Less”中解釋說,消費者麵臨過多的選擇時,會造成心理壓力,做出錯誤選擇時會有自責感。美國是世界最發達的國家,但美國人的“幸福指數”比較低,原因之一是美國人整天要麵臨太多選擇。從每天的購物到買車買房子,從看醫生、上大學到找水暖工、請保姆,甚至手機響了,要不要接等等,每天都在困擾著每一個人。
作者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是從幾年前去買牛仔褲開始的。麵對十幾種不同的牛仔褲,售貨員問他,要多大號,什麽顏色,什麽牌子,直筒還是喇叭口,緊身還是寬身,stonewashed 還是acid-washed,紐扣開口還是拉鏈開口,皮帶腰還是鬆緊腰,搞得他不知所措。回家後便決定研究這個課題,結論是,選擇太多並不一定是好事。
他舉了一個例子,過去看醫生,醫生會告訴你怎麽辦。現在醫生往往會問你,我們可以采取方案A,優點是什麽,風險是什麽,或者可以采取方案B,優點是什麽,風險是什麽,甚至還有方案C、D…你要哪個方案(我們家領導就碰到過這個情況)。為什麽會這樣呢?一方麵和醫療製度的發展變化有關,另一方麵是因為美國社會有一個怪圈,大家都認為選擇越多,個人的自由也越多,自由越多越好,所以選擇也是越多越好。
他舉了另一個例子,一家大企業,為員工提供十種不同的退休投資計劃。企業老板一再鼓勵員工自願投資,為自己建立退休基金,但響應者不多。後來老板把計劃減少到了五種,參加者大大增加。這說明什麽呢?一,選擇太多反而是負擔,不容易作決定,怕選錯;二,作決定往往需要知識,缺乏相應的知識就很難作決定。
選擇太多的另一個負麵影響是和期望值抵觸。誰都想做出最好的決定,買到物美價廉的東西。期望值過高正是因為缺乏知識,結果是失望。正如Schwartz所說,做出最好的選擇是需要知識的。
然而知識也是會帶來困擾的,舉例來說,早上起床,有人先吃早飯再刷牙,有人先刷牙再吃早飯。先吃飯還是先刷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性選擇,不用去想。後來有人研究出來先吃早飯的好處,又有別人研究出先刷牙的好處,一下就會顛覆個人的習慣性選擇。兩個研究都是有科學根據的,卻會令人不知所以然。
有的選擇不直接牽涉到錢的問題,比如有線電視的節目套餐,同樣一個月一百塊,A套有60個節目;B套有另外60個節目,包括部分A套的節目;C套包括B套部分節目,但不包括A套。要是想看A套節目,但B和C都有喜歡的節目,是不是很糾結。
作者也坦白,認為越是有錢的人,麵對的選擇越多,然而因為揮霍得起,作選擇的負擔和壓力相對比較小,而且可以雇用專家,例如投資顧問、旅遊公司幫他們作決定。生活窘迫的人,會因為選擇太多而感到困惑,會因為作出錯誤的選擇而懊惱自責。
作者還解析了美國人的攀比心理,比方說,在一個小公司裏拿高工資和大公司裏拿低工資,都是年薪十萬,在哪兒工作比較開心?張三買了一輛車,李四買了完全一樣的車,卻多花了幾百塊,他們各自都是什麽心理狀態?
這本書顯然是熱門書,從圖書館借來的時候排了一個星期隊,別人還回來才借到。本人看書很慢,還沒看完圖書館就通知,不能續借,有人排隊,必須如期歸還。所以隻看了不到一半,隻好走馬看花,很快把後一半翻了一下。
這本書的中心思想就是“More is Less”,選擇太多就會適得其反。到底多少是太多,這是無法量化的。想起老祖宗的祖訓-中庸之道,不多不少,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乃天下之道。
對於選擇,作者有個簡單的總結:
1)克製“選擇越多越好”的錯誤觀念;
2)降低選擇後的期望值;
3)作“不可逆轉”選擇,換句話說,不要後悔;
4)不要注意別人的行為;
5)不要追求完美,知足常樂(原文是Always be happy with “That’s good eno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