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炒股經曆 (3) — 時來運轉

(2024-11-26 19:46:22) 下一個

我炒股的特點是從不空倉,與大多數散戶的想法類似,相比被套,踏空的感覺更加難受。總覺得隻有買入股票,才有機會盈利。因此,賬戶裏的資金總是被全部投入市場,幾乎一分錢不剩。那時候,對公司的基本麵和股票的技術麵一無所知,隻要聽說某隻股票好,就匆匆買入,生怕錯過上漲的機會。結果往往是滿倉被套,無奈之下隻能選擇躺平,被動地等待解套。當經曆了漫長的被套期後,一旦回本,我又會急忙賣出,生怕再次陷入被套的困境。就這樣,我在股市裏來來回回地坐過山車,幾年下來,始終未能擺脫這個循環。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2014年底,直到一場突如其來的牛市,才終於打破了這個魔咒。2014年初,我賣出了浦發銀行的股票,買入了中國北車。買入理由也主要是憑直覺,因為當時中國正在大力發展高鐵,而中國北車自2008年上市以來,一直在略高於發行價的區間內橫盤震蕩,既沒有出現過大漲,也沒有經曆過大跌。股市有句諺語——“橫有多長,豎有多高”,意思是股票橫盤的時間越長,未來上漲的幅度往往越大。

這次換股的運氣還不錯,在持有中國北車大半年後,2014年10月底,受到中國南車與中國北車合並為中國中車的利好消息刺激,該股在短暫停牌後在2014年12月底複牌,並連續收獲近十個漲停板。複牌開板時,股價已經翻倍。我立即賣出了一半的股票,收回本金,這樣一來,剩餘的倉位便可以在沒有心理壓力的情況下,讓利潤繼續奔跑。隨後,該股在經曆了兩三個月的橫盤整理和洗盤後,再次開啟新一輪的連續漲停,最大漲幅達到了6-7倍。作為一個散戶投資者,盈利的股票更讓人感覺不安,一有波動,就想落袋為安。在第二輪上漲過程中,我選擇分批賣出剩餘股票,最終隻收獲了大約3倍左右的收益。

回想起來,仍然心有餘悸——如果當初沒有將浦發銀行換成中國北車,我在這輪牛市中的收益絕不可能達到如今的水平。畢竟,浦發銀行在整個牛市期間的最大漲幅僅約一倍,而以我的投資心態,很可能在股價上漲一段時間後便提前賣出大部分倉位,從而錯失後續的漲幅。相比之下,中國北車的走勢則完全不同。連續的漲停板讓我不會去考慮賣出股票,等到開板時,股價已然翻倍。此時,即便賣出一部分倉位,也已獲得可觀的收益。

就這樣,在經曆了七年的股市沉浮後,我終於在股票投資上取得了實質性的正收益。當然,我心理明白,這次意外的成功,更多是運氣使然,而非自身投資技能的顯著提升。但是,在經曆了多年的虧損後有了投資收益,也給予了我極大的信心,使我的心態發生了積極變化,讓我能夠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如何選股和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交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琦跡 回複 悄悄話 愛看,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