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芭芭拉是虔誠的基督徒,每逢周日,她都會去教堂做禮拜。
二婚的芭芭拉是帶著四個孩子嫁人的。比她小六歲的馬克,健壯敦實,臉膛黑紅。馬克是個電工,也是個手巧的木匠,他自己動手給芭芭拉搭建了一間陽光房。我見過馬克一麵,是在一位教友的葡萄園裏。葡萄成熟的季節,那位教友就會邀請教堂裏的朋友們去采摘。葡萄的味道並不是很甜,但馬克卻說,用這種葡萄釀出來的酒很好喝。
馬克和芭芭拉結婚十幾年,他幫襯芭芭拉拉扯大了四個孩子,自己欲沒有一男半女。芭芭拉最小的女兒高中畢業了,當她認為終於可以用整個心思去照顧回報這個男人的時候,馬克被查出患了腦瘤。癌症被查出來三個多月,他便撒手人寰。
丈夫去世後,芭芭拉懷疑自己得了憂鬱症。心理谘詢師說,她是悲哀,不是憂鬱。我知道這個時候,她需要有人伴陪,哪怕隻是坐在她身邊,什麽都不說,也是好的。
那是一個周六的下午,我打電話問她,要不要去看電影或是出去吃點東西?她說,哪兒都不想去,隻想呆在家裏,我便開車去了她家。
我們在陽光房裏坐下,我拿出自己做的桂肉牛奶布丁,她給我倒了一杯紅葡萄酒。“馬克釀的葡萄酒很好喝,再也喝不到馬克釀的酒了。他活著的時候,我經常說,以後有時間了,要好好跟他學釀酒。我總以為以後的日子還很長。”芭芭拉看著我,又道:“真的有上帝嗎?為什麽馬克從未托夢給我?我天天都在祈禱,盼望能夠在夢裏見到他。”
我不知道如何回答她,拿起了酒杯,輕輕地晃動著。我不勝酒力,欲癡迷聞酒香,葡萄酒的芬芳裹攜著我困惑的思緒飄忽飛揚。
午後明麗的陽光透過窗子投射進來,給房內鋪上了一層暖暖的淺黃。陽光房裏,似乎處處能感應到馬克的氣息。房外,靠牆邊種了幾簇梔子花,葉子墨綠茂密,花朵潔白盛綻。
忽然,芭芭拉指著窗外大聲叫了起來:“看!看!快看!”我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望去,頓時怔住了,一簇梔子花灌木叢上盤臥著一條大花蛇!灌木叢高過窗台一截,蛇正伸著頭,朝屋子裏張望。天呐,窗戶是開著的!幸好有紗窗,紗窗挺結實。我鬆了口氣,穩住神仔細觀察,蛇是深灰色的,背部有一條淺色的貫穿頭尾的紋路,估計有一、兩米長,應該是 Garden Snake。
這時,我聽到芭芭拉開始高聲呼喚她丈夫的名字:“馬克,是你嗎?馬克,是你嗎?”她一迭聲地喊著,將兩手虔誠地合在胸前。我愕然懵懂,試圖搞清楚眼前發生的一切。
馬克,你不放心我,你回來了看我了!我知道這不是你第一次來看我了。那天我去你的墓地,回來的路上下起了瓢潑大雨,我的車子輪胎突然爆了,正在我手足無措之際,一個男人突然出現了!他冒著暴雨,十分利落地幫我換上了備用輪胎。我知道那是你派來的……芭芭拉滔滔不絕地激動地傾述著……馬克,我以為你比我小六歲,你不會先走的,我們會白頭到老的……不間斷的高聲講述,讓芭芭拉氣力漸衰,她的聲調逐步地變成了喃喃自語。
中國民間傳說,蛇是最有靈性的。
陽光房內外發生的一幕,匪夷莫測而又確實真切。
芭芭拉和馬克的故事,讓我想起了一位網友L,L也是帶著孩子再婚的。繼父是個消防隊員,高大魁梧,幽默風趣。他經常帶著男孩兒健身;參加戶外活動;教男孩兒做木匠活兒;修理家裏損壞的器具……他是孩子的好朋友,也是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小家夥對媽媽說,長大了要做繼父那樣的人。L的母親逢人便誇:“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
太陽隱入了雲層,陽光房內的光線變得柔和模糊,杯子裏的葡萄酒泛著幽謐的暗紅。我的腦中不斷地盤旋著那句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是神!是神!
對,是馬克,馬克回來了!馬克終於回來了!
備注,《他從天堂來》是王府活動征文。下麵是王府活動的頒獎。
記得麥麥的父母也是海葬的。我父親海葬時,媽媽弟弟和我,也是經曆了激烈的思想掙紮。。。現在回頭看,我們當初的決定是非常正確的。大海,與天地同存、日月同輝。我們想念親人的時候,就去海邊靜靜地坐一會兒。。。
看到麥麥有關防水噴霧的回複以及鏈接,非常感謝。Skechers 鞋子是我的最愛,我出門旅遊,都是穿Skechers 。上次去羅馬,不知道龍兒的秘密武器,去郊外的古跡,是雨天,鞋子全都被搞濕了。
清明節,感傷的日子,想念父母,團聚的日子不再有,無處安放的思念需要一個出口。禾兒的文最後出現的有靈性的蛇就是這樣一種寄托:愛從未離開,隻是換了種方式陪伴。
禾兒不常寫文,一旦出品,必是精品,你應該多寫寫。
又,你上次問防水噴霧,我在博文下麵回你了,不知看到沒有。照片之前就放在“13國35城”的那篇遊記裏了。
好懷念王府活動,再回首,竟已恍若隔世!千言萬語,欲說還休。。
唐西好!謝謝唐西高看禾兒的拙作。好久不見,別來無恙啊。:)
蘑菇,當你告訴我,你也相信愛情的時候,我是多麽地高興啊。我想,大概是因為你和我一樣,都是早戀早婚,嫁的人都是初戀的緣故吧。:)《最浪漫的男人》,我實際上是想通過那個故事,告訴所有的男人,要想成為一個浪漫的男人,其實很簡單。:)
謝謝蘑菇散文詩一般的留言點評。
其實,我寫文比較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比較喜歡寫那些讓我記憶深刻,永生難忘的故事。一個人的一生中,有多少這樣的故事值得書寫呢?
這個故事有太多讓人感動的,愛別人孩子的父親,我見過,總是讓我深深的敬佩。芭芭拉對馬克的思念,是那份情未了,讓人都能共鳴…
為逝去的親人點上一盞心燈,寄托我們無盡的哀思,願在天堂的親人一切都安好,哀思不盡與永遠懷念~這是我們心中最好的解藥,跪拜父母!
敘事、狀物、文字、意境、言情,皆屬上乘,可作師典級的範文,非常的感人,讚!
唯一遺憾的是,就是最近這城裏,這樣的精品太難見到了。
感謝禾兒!
“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太有同感了。讀這句子時,淚都要下來了。
這次王府活動最大收獲之一就是一凡又出山了!一凡的微小說,是大家極其喜愛的心頭寶。謝謝一凡,用你卓越的創造力想象力,在這個混沌的世界裏,架起一道色彩斑斕的彩虹。
的確,美國人心地善良的比較多。比如,會去中國領養殘疾兒童。謝謝留言。
謝謝矽穀臨博點讚!也謝謝矽穀分享豐富的財經知識和經驗。
禾兒寫的真好。芭芭拉和馬克如此深愛,馬克卻先她而去,令人悲傷。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善良的馬克幫芭芭拉養大了不是他親生骨肉的孩子。馬克是神!他眷顧留在人間的心上人芭芭拉,以不同的方式兩度回來看她,以解天上人間相思之愁。一個寓意深刻的感人故事。
情和境的描寫特別美,讚禾兒!
謝謝花花的喜歡!好久沒有見到花花了,想念!抱抱!
我爸爸去世一個月之後,我媽媽才告訴我。我經常會夢到爸爸,場景會變化,但是我的夢總是類似的內容:結尾的時候,我總是驚喜地在夢裏喊,我爸爸原來還活著!他根本就不曾離開過我!我試圖去解釋,為什麽我總是做著爸爸還活著的夢,也許是因為我沒有參加上爸爸的葬禮。
侃-侃謬讚了!侃-侃文學底蘊深厚,禾兒能得到侃-侃的讚許,還是很高興的。:)
謝謝鹿蔥姐姐!很佩服鹿蔥姐姐,博文優質又高產。
特別喜歡這段的描述,有時候無語更能打動人,你朋友需要的可能就是陪伴,是共情。清明節,禾兒的文給我一個可以寄托哀思的地方,靜默一會兒,希望今晚夢見父母。
再讀燕兒這篇,在春天裏,春風拂麵,清新淡雅甘甜,又如春風化雨,濕潤心田!讚你的立意和文筆,讚你帶給讀者感人至深的故事!燕兒春好!周末快樂!
《頓悟——他從天堂來 作者:幻影》從芭芭拉回憶小六歲丈夫共同培育她的先婚四個子女始,字裏行間,無不折射出女人對丈夫馬克深深的眷戀,那是一種刻骨銘心的愛,以及沒能報答他的愛那種遺憾。空巢了,本該做二人世界應該做的事,旅遊,咖啡館,逛市場,做愛吃的食物,種一片小花園。。。然而,一切突然都煙消雲散,落下的是巨大無望的空虛。悟“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是神!是神!”好!
第三篇:讀完的第一感覺是輝蘑菇,文字如此優美,娓娓道來,如春風拂麵,像她的風格。不過第三篇也有燕兒的影子:))
第三篇:本文以敘述夫妻深厚的情感,憧憬著美好願望和幻想,看到了仙逝的丈夫又回來了。如夢如癡,這是一凡小仙又仙了吧
這王府的文章竟是越來越有趣,越來越有看頭了。三篇文章,第一篇是自我,是俗界;第二篇是蛻變,是靈界;第三篇是幻境,是仙界,從頭讀到尾,這三種境界竟然全都有了!
第三篇人鬼情未了,特別感人。我媽走了快一年我才夢到她,理解。
第三篇,幻影: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被感動到,馬克化作靈性的蛇看看望芭芭拉,但願馬克能化作風、化作雨、化作花木時刻陪伴著芭芭拉。
第三篇,幻影重重,人鬼情未了,俺信!
“幻影”美眉,
我讀過你的文,但一下想不起來你是誰。。。
“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是神!是神!”, 太同意了, 是神!是神!是神!
我把有關“幻影”的點評,從王府搬幾個過來留作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