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學時候的珍貴記憶

(2018-05-08 09:22:30) 下一個

微信群在商量小學畢業四十年聚會呢,我囑咐他們給我看照片。有些小學同學名字已經不記得了,群裏麵還沒有實名製,而且隻有三十幾個同學參加,有些人長什麽樣也記不清了,1978年小學畢業,我們沒有照畢業合影。

我是1973年上小學,那年是三月份開學,入學年齡是八周歲,我是七歲,不符合入學條件,但是我媽媽覺得我最好上學,也就省得她送我去托兒所。按家庭住址我應該入學抗大小學,一個在二中院裏的小平房,由街道辦的小學。我媽媽覺得抗大小學的冬天取暖問題嚴重,所以她找了個單位的同事把我送到了二馬路小學,二馬路小學是樓房,是鍋爐房統一供暖的,不用孩子們每天自己生火燒爐子。

記得我的一年級班主任姓劉,一個年輕的女老師,好像是剛剛結婚,穿綠色的呢大衣,梳兩條長長的辮子。班級的點名冊按姓氏編排,從劉小娟,劉小俊,劉小冬,劉小波開始。劉小娟是班長,她是個麵帶笑容的女孩子,年紀偏大一點,個子也高,坐最後一排,很懂事的樣子。劉小俊是她的堂妹妹,兩家住的房子連著,但是一家開門向南,一家開門向北。我們上學前,放學後會在一起玩,主要是玩跳皮筋。

上小學之後玩的最多的是跳皮筋。誰如果有一條皮筋就會籠起一夥女孩子,上學前,放學後都在一起玩,甚至在學校的課間,都會拉起皮筋跳上一會。女孩子們在一起別管玩什麽,照例是要比勝負,生氣吵架的,然後就有拉幫結派,不歡而散。

剛上一年級的時候,老師要求家住得近的同學組織課後學習小組。我和前道街的小男孩李林偉,王碧秀一組。我們在一起好像沒學習什麽,就是在院子裏跳皮筋。李林偉是男生,負責撐皮筋,我和王碧秀跳,但是還缺一個人撐皮筋,我們就看中了立在院子中間的媽媽的大醬缸。李林偉和大醬缸撐著皮筋的兩邊,小男生覺得無聊,就拉著皮筋往後退,悲劇就這樣發生了,媽媽的大醬缸被李林偉給拉倒了,媽媽的大醬撒了一地,一年的大醬都沒得吃了。這件事想起來永遠都是曆曆在目。

我們的課後學習小組還自己辦了牆報,東風吹戰鼓擂之類的內容吧,對於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還是很來勁的。我小的時候傻乎乎的,不知道為什麽,我是第一批加入紅小兵的,不記得什麽時候改成少先隊的。還記得一次課堂上被老師叫起來數數,數過二十自己就有點暈,很是感覺難堪。

後來換了個班主任,金老師是朝鮮族中年婦女,性格溫和。記得金老師的時候有開卷考試,還有了學工勞動。學校裏有一間大教室,學習做蠟燭。教室裏麵有一口大鍋,把很大的蠟塊加熱融化,蠟液灌進一個機器,有很多的長柱形孔,裏麵是線的蠟燭芯,成型就做成蠟燭了。在我們加熱蠟塊的時候,蠟塊慢慢融化,到了一半是液體還有一半是固體的時候,有個男同學用什麽東西去捅那個蠟塊,力量用大了蠟塊拍在蠟液裏麵濺出來滾熱的蠟液,潑灑在一個女同學的身上。幸好都撒在了女同學的淡綠色繡花衣服上麵,沒有沾到她的臉,不然就要燙傷她的臉。金老師嚇得不行,檢查了女同學的情況之後才放下心來,囑咐女同學如何把衣服上麵的蠟滴用熨鬥除掉。

最後我們班換成了嶽老師當我們的班主任,嶽老師是個愛拔尖的老師,領導我們排節目,到區裏市裏去演出。最有名氣的節目是‘大寨就是亞克西’,班上的男同學侯錫龍穿一件藍白條床單改製的袍子,戴個新疆小帽,摸著假的胡須,搖頭晃腦地演出,受到很大的好評。嶽老師還帶我們排演其他的各種節目形式。在演節目的事情上我不是骨幹分子,經常當群眾演員,但是活動是積極參加的。

有一年的冬天,小姑姑的一條圍巾送給我戴,土黃色的四方巾,四邊是線穗子,對角線折成三角巾,在最長的對角線的邊上折起一個寬邊,戴著頭上,兩個角兒係在下巴頦底下。上課的時候是不摘下來的,把圍巾順著頭發往後一推,就掛在脖子上了。一定是經常停電,所以課桌上點蠟燭,後桌的壞孩子用蠟燭的火燒了我的圍巾。我很生氣,打架也沒有辦法打起來,回家又不敢告訴媽媽,她知道了一定又是一頓臭罵。沒辦法就把圍巾換了個方向折,把火燒黑了的地方藏在裏麵,看不見就湊合著戴了。

小學四年紀的時候就是77年高考恢複了,記得是‘科學的春天’點燃了全國的學習考試的熱潮。嶽老師領導我們做教學演示,算數課語文課經常有外校老師觀摩。有些觀摩課是重複做的,同學的發言也成了演出。這些東西其實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是沒有提高的,是嶽老師經常寫了一黑板的練習題,著實鍛煉人的思維能力,但是能跟上這個節奏的孩子就沒有幾個了。

我們學校是市裏麵數一數二的好學校,四年級之後經常有同學轉進來。其中有個女同學叫李君,她自稱自己比較像男孩子。剪了齊齊的短發,圓圓的臉,個子不高,每天騎自行車上學,停下來的時候,一條腿還要掛在自行車的橫梁上。李君的父親是個中學老師,她在我們班學習很好。考初中的時候我們班有四個人考進省重點,她是其中之一。

考進初中之後,我和李君不同班,隱隱約約聽說她和班上的男同學打架鬥嘴,被氣得口吐白沫,後來退學了。在我高考發榜之後的一天傍晚,李君來我家看我,我恰好沒在家,她和我的父母聊天,說著說著,她又口吐白沫,翻了白眼。我父親見狀趕快掐她的人中,李君緩過神來,連連道歉,並且告辭。沒有多久就聽說李君去世了,大約就是二十歲上下的樣子吧。李君的樣子在我心裏總是很清晰。

小時候的事,想起來就像是在昨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碧海-藍天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思壯思通' 的評論 : 你記得差不多,是郭沫若的演講:春分剛剛過去,清明即將到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是革命的春天,這是人民的春天,這是科學的春天!讓我們張開雙臂,熱烈地擁抱這個春天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