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是個封建大孝子,記得我小的時候是每年大年初一早晨,爸爸帶我和哥哥去給爺爺奶奶拜年。爸爸和哥哥要磕頭,對我這個丫頭要求不高,行禮就行了。我爺爺去世早,我有印象,我在念小學,家裏的小院子裏通宵點很亮的燈,給爺爺做棺材。那時候,我的小姑姑高中還沒有畢業。爺爺應該沒過六十歲。
爺爺奶奶是從山東闖關東來到東北。原來是農民吧,在東北做小生意,和我奶奶家的親戚學習做醬肉。來到東北一年就攢了錢,馬上就回山東老家了,買了地,種上,立刻發蝗蟲。爸爸講他們大人用繩子摟,很多很多的蝗蟲,用火烤了吃,非常香。但是莊稼沒有了,爺爺奶奶隻好再回東北,這一次他們沒有再回山東。
爺爺奶奶有五個孩子,我爸爸是老大。爺爺對長子不好,對女兒,特別是小女兒好。我的小姑姑是我們市的第二十九中學的學生,那是個藝術中學,小姑姑學小提琴的。在爺爺奶奶的家裏麵,她有一間琴房。那個房間是我小時候最好奇的地方,很想玩玩那個小提琴,也把它弄得吱吱想。但是,大人看得緊啊,總是不得手。
解放以後,搞公私合營,爺爺的醬肉不讓賣了,把他歸在聯合食品廠。他老人家就此呆在家裏,什麽也不幹了。那時候大兒子和二兒子都工作了,他們每人每月交十塊錢給他。這個傳統一直堅持到兩個姑姑和小叔叔合夥賣了奶奶的房子。這之間有傳說,我爺爺奶奶來我家抄家,爸爸看見爺爺奶奶進小院門,爸爸就從後窗出逃,媽媽看著爺爺奶奶想拿啥拿啥,想砸啥砸啥,猜想很壯觀。還有傳說爺爺奶奶答應給我爸爸媽媽看孩子,就是我哥哥,不知道那天他們不想看了,就把我哥哥放在小推車上,小推車放在我家小院裏,天上飄著小雪,他們就回家了。我爸爸媽媽下班回家,看到孩子這個樣子,生氣死了。
上山下鄉開始之後,我的小姑姑是應該下鄉的。那時候,小姑姑來我家找我媽媽,讓我媽媽有百分之一的希望,盡百分之百的努力,幫她接我爺爺的班。我爺爺哪裏有班接,他從來沒去聯合食品廠上過班。我媽媽雖然認識些人,但是,那個食品廠,她一個人都不認識。可是爸爸家裏的事,她總是要盡力的。媽媽畢竟是厲害,打聽到人家廠人事幹部的家住在哪裏,就敲門去人家拜訪。和人家談天說地,和人家做成朋友,請到家裏來吃飯。我還有印象,人家帶來的禮物我們從來沒見過,是水蜜桃,粉紅粉紅的饞死我了。後來我的小姑姑真的就去聯合食品廠工作了,重要的是她那個嬌滴滴的樣子,怎麽能下鄉幹農活。
八十年代初,中國改革開放,要讓一部分人先富,有很多人心活動了。奶奶的房子在市場裏,臨街門市,房子的價格上升。小姑姑小叔叔攛掇奶奶賣房子。這些事情他們都不告訴長子。房子賣了四百塊錢,奶奶,小姑姑,小叔叔,大姑姑,他們四個人分了錢。通知大兒子和二兒子,以後你們不用給老太太生活費了,老太太由他們三個分錢的人負責了。我爸爸很生氣的,主要是沒有人尊重他。當然這個房子當時不賣,後來會值更多錢,說這些都沒有用了。
奶奶後來一直住在小叔叔家。小叔叔娶了市場上的姑娘二華,夫妻兩總打架,打完了再和好。小叔叔是車輛廠的瓦工,丟下工作去跑生意,俄羅斯也去過,賺了錢就去打麻將賭錢,總是很窮。後來二華和他徹底分開了,奶奶經常是一個人在家。房子是越住越大,家裏總是老太太一個人。我們家沒搬去煙台之前,爸爸會悄悄地去看奶奶,買東西給錢,之後就不能再照顧她。奶奶九十六歲去世,比爺爺長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