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124)
2020 (120)
2021 (66)
2022年新的一年來了,時間過的真快,2021年聖誕節期間的大雪是溫哥華十多年以來未見的大雪,瑞雪兆豐年,預示著來年的運氣,無論是對世人還是個人。
相信上帝的人喜歡說平安,是很有道理的,隻要平安,未來一切都有可能,一切皆可期盼。人類發展到今天,恰恰是因為一直有期盼,有期望,才能從幾萬年前的野蠻人,戰勝無數的天災,發展到今天的文明人。
想想幾百年前北美大地前初到新大陸的白人祖先,來到不開化的社會,正是他們先開墾了這片神奇的土地,我們這些後來人,才能來到這裏,享受人類文明的果實,從這一點來說應該感謝宇宙中神奇的上帝,感謝來北美大地探險的白人祖先,甚至也得感謝最早來到這片土地的印度安人。自古以來, 人類正是因為是有期盼,相信上帝或者他們自己的神能保佑他們, 才能走到今天。
中國人或者說炎黃子孫也是相信自己的神也才能走到今天,古時候皇帝是必須祭天的,天就是中華古人的上帝,神,相信天能保佑中國人能國泰民安,五穀豐登,因此天實際上就是中國人自己的神,這一點有些像基督教裏的上帝,中國人的天也是萬能的神,也是能暗中神秘地保護好人,用雷電劈死壞人的,這種做法也是像極了聖經裏舊約的上帝。少年時看小說<<封神榜>>,小說中那些神仙經常說,天數已定,他們自己也沒轍,這個天就是中國古人的上帝。
社會發展今天,人類幾千年幾萬年賴以生存的宗教影響已經勢微,不得不說是個遺憾,但有宗教可信的人總是有福的,至少心理有平安,有期盼,即使其中有些期盼可能隻是對來生。
中國的國學大師豐子愷說,“不念過往,不懼將來”;作為俗世凡人,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對未來充滿期盼,生活在當下,作一些小小的計劃,未來一切皆有可能。
作為第一代海外華人,十多年前來到陌生的西方社會,如今已經在新社會紮根,當年那天真無邪的天使般孩童已經獨立成人,我們中大多數人在從登陸新大陸那一刻到如今,幾乎從零開始,白手起家, 充分體驗了兩種社會製度,兩種迥然不同文明裏完全不同的人生,與從未在不同社會打拚的中國人相比,我們這些人有著他們沒有的生命的廣度,生命的深度。
當知道不太懂英語的大文人木心,即陳丹青的老師55歲前往美國追求自己的夢想,就感慨,英雄所見略同,當然自己並非什麽英雄,隻是理念有些類似。中國人的大儒先知諸葛亮說,“誌當存高遠”,“寧靜以致遠,淡泊以明誌”, 有期望有夢想,最後的結果及自身的成就感總差不到哪去,總比那些幾十年裏就知道打麻將, 拚酒, 追肥皂劇或者隻靠龍爹虎媽庇護的人好許多吧。
2022年新年的第一天,作為海外華人的第一代,對未來仍然充滿期盼,一切期盼皆有可能。
這裏也感謝文學城,一個中文世界的伊甸園,一個眾多海外華人的精神家園,它陪我在北美走過了十幾個春夏秋冬; 我們龍的傳人在哪裏,中國就在哪裏,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就在哪裏。
2022年的新年開始之際,祝文學城的編輯,博友網友及海內外華人,2022年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吉祥。
祝新年快樂, 吉祥如意。
很好的感悟,同希冀,同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