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對一般家庭的禍害和影響
文革伊始,我母親家族就開始分成兩派,因為外公的成份是資本家兼小商人,外公在50年代因為成份問題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槍斃,於是文革中其中一個姨與她先生,由於他們本身要求上進又屬於積極份子,就獨立出大家庭去,在揭發原生家庭的"罪惡"的同時,與原生家庭劃清界限,後來她又認了農村裏的一個貧農作幹媽,經濟上也不與原生家庭來往,其他的姨及家屬及外婆大多數人為另一派。
母親家族裏的最小兩個姐妹剛好到工作的年齡,由於家庭成份不好,一直沒有正式的固定工作,按毛偉人的指示要下鄉。但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 估計60年代就流行非誠勿擾,速配,這兩個最小的小妹在充滿智慧的人民群眾幫助下,立馬找了兩個農村出生的,不相識的,家庭身份為貧農的男青年結婚,他們職業都是工人幹部,複員軍人之類的,也遠離原生家庭,到外地去了; 其中一家庭生活還不錯,另一個就不是太好,從年輕一直吵到古稀之年,如今依然是進行時。
再後來,母親家族的呆在原居地一些同輩也受到牽連,明明各方麵的條件都很優秀,就是過不了政審這一關,參不了軍和進不了當時國人趨之若鶩的航空公司。
自己這一邊,童年的生活環境也不好,到處打架鬥毆,因為當時社會上隻宣揚革命,也沒高考,不過比起如今的兒童業餘生活倒是不錯,家長不在時,天大地大,到處瘋玩。
當時本人還親眼看到小區裏的批鬥會,一群人圍著一個戲台,幾個所謂反革命每個人被五花大綁,被兩旁一左一右的革命民兵押著,頭上戴著尖尖的紙帽,身上掛著一個大木牌,上寫著" XXX反革命分子",然後吃瓜群眾就聽著台上革命委員會什麽長,那時好像沒有聽說什麽政府,都是xx革命委員會,念的本地式普通話估計讓台下許多人也聽不懂,意思大致是這些反革命犯了什麽什麽罪,罪該萬死,可憐台上的這些反革命麵子丟了也罷,還得彎腰70到90度,連站兩到三小時。過了這個時間,台上的偉大的革命者開始呼口號,打倒XXX, 堅決捍衛。。。,吃瓜群眾包括在周圍我們一些吃瓜兒童也立馬亢奮起來,一起高呼口號,革命的口號頓時響徹雲霄,其氣勢好像也感動了夜空中寧靜的雲彩。
之後,台上高大的革命者一聲令下,所有反革命於是都被立即押致監獄或勞改場什麽的。接著,吃瓜群眾與兒童頓作鳥獸散,就如剛開完一個盛大的Party.
附: 該文的文革指的是發生於1966 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本人親眼所見的批鬥會發生在文革末期
動不動就“幾百萬”,“幾千萬”,從大陸跑到台灣幾百萬人,在大陸至少有幾千萬的親屬吧,有幾個說他們的親戚在大陸被餓死,被迫害死?沒有幾個吧。
---------------------------------------
有人小時候被耽誤了,書讀的太少,不明真相。曆史學家唐德剛的“毛澤東專政始末”有一段話:1972年他從美國回到故裏,安徽合肥的鄉下,他跟表哥表姐堂兄弟姐妹聚會,少了3、4個同輩的親戚,他就詢問為什麽他們沒有來,在場的人都沒說話,後來他知道他們都餓死在1959-1961年的饑荒中。另外,我自己的經驗,家父的家裏麵鎮反肅反期間被槍斃1人,坐牢2人(1人死在牢裏),文革中自殺1人,被鬥,流落街頭的不計。人要有基本的同情心,不要張嘴就來。
當年三千多國民黨戰犯分6批全部特赦釋放,最後一批是1975年毛澤東親自批示特赦,特赦的戰犯每月給100元生活費(當時貴為中共第二號人物的王洪文月薪為62元),按幹部待遇100%免費醫療,免費住房,願意工作的,安排工作,可自由到台灣香港美國。
-----------------------------------------------------------------
你把共產黨講的慈眉善目一樣,CP一個運動,千萬人的人頭落地,光是50年代鎮反肅反期間,被處決的國民黨、地主、富農何止數百萬,坐牢的不計。這3000多名國民黨高層,坐了10幾、20年的牢獄,他們的子女失去爸爸、媽媽,沒有能接受好的教育,每一次運動拿出來批鬥,受到心靈上的摧殘,放出來的這一些幹部,剩下統戰的價值,而你隻說一個月100元,人性的卑劣至此,為了維護CP寧可說盡謊言。
母親家這一邊可是普通百姓了,外祖父是個高級職員,外祖母是家庭主婦,這樣的家庭基本上不會受到大的衝擊。可是隨著一個姨夫逃亡香港(呸,他是香港人,不過是去投奔他的母親),後來舅舅和媽媽升學都受影響,媽媽索性落榜了,她可是著名中學的尖子生。隻好第二年讀了北師大。另一個姨媽下鄉後被公社書記奸汙,自殺了。
雖說沒經曆過,電視劇倒是沒少看,為了不受牽連,要斷絕家庭關係的例子很多 是t挺不人道的。
Anyway, 文革和秦始皇的焚書坑如有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