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節湊湊熱鬧,談談女性思維和男性思維。
我可能屬於比較喜歡看書或讀書的類型,小學時把全國人民的最愛,毛偉人,的"女子半邊天"記得特別清楚,覺得男女平等天經地義;中學時遇到不少理工科學霸,好幾個都是巾幗英雄,在家裏也是更崇拜母親一些,因為父親除了工程技術很牛以外,因為他是在農村長大,見識與母親相比相差不是一點半點,家庭裏感覺是母親是舵手,以致於後來看書說中國人傳統上應該以父係為主都不太相信,原因是現實上家裏母親說了算且與母親家族遠比父親家族聯係多得多。整個小學,初中也是女老師遠多於男老師,連教數學的都是女老師,整個初中一直有個女學霸壓著我,那個鬱悶啊。因此,從來不敢小看女同學,女老師,女子,其實挺欣賞她們的。
後來讀了大學,我的專業男生比女生多多了,自己也喜歡運動,再加上運動場上女生基本上隻能當啦啦隊,就比較傾向於更欣賞男同學,男老師, 男子了。
再後來接觸了不同年齡段的女子,發現通常來說,女子分三種,一種很女人味的,弱不經風的很傳統的很小女子的那種,另一種女子比較霸道,有點像男子風格,剩下的一種就是中間狀態,整體風格還是女子,但同時有男性思維; 相對應的,男子應該也有三種,一種心細,周到得遠勝於一般女子,另一種無比霸道的,有點像川鋪,項羽,剩下的就是中間型的,男子風格,但有時會從女性角度考慮。
那種類型好呢,這個不好說。但如果從智商考慮,我看過一篇文章說,具備男性思維和女性思維的人智商比純粹女性或純粹男性思維更高,而思維通常通過肢體體現出來,舉的例子就是毛偉人,有外國人說與毛握手時,感覺其手掌就像女人的手。本人讚同這種觀點,近代的粟裕,林彪基本上是解放軍的最會打仗的前兩名將領,他們身材矮小,身上看不到較強的男子氣概,而許世友,最具男子氣的,打仗的水平卻一塌糊塗。周恩來也如此,與毛偉人鬥智鬥勇幾十年,他中學時經常男扮女男裝,身材也不魁梧。女子的例子比如近代和現代的秋瑾,林昭,張誌新,她們的英雄氣概和智商遠勝於過中華無數男兒。
一般來說,男人女人四十歲以後,思維有點傾向於綜合,盡管基本麵上,男人依然是男人,女人依然是女人。"聖經"上說,男女合二為一,才是一個完整的人; 對於不信基督教的人來說,這本書也可以視作幾千年猶太人的智慧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