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年輕時國內國企閑著無聊, 看報紙連征婚啟事都看,發現國內女子征婚條件經常是看工資,身高, 房子, 身高至少是一米75以上, 工資至少是外企或外貿公司的工資, 房子至少得有。反過來呢, 男子征婚看年齡, 相貌。基本上征婚都是建立在外貌, 物質條件上。後來看外國人的征婚(當時在國內看的是翻譯件)征婚條件卻是性格, 愛好,品德。
那麽現在是否好一些呢, 應該有所變化, 但基本上華人還是注重物質條件, 相貌。這可能與國內發展的條件有關。我的一個晚輩親戚因為長得漂亮就嫁給一個有錢的富二代。
國內的發展也就是這二十年, 父母輩經濟上的窘迫年輕一代的也許還記憶猶新。還有就是國內女子在思想上並非真正的獨立, 總希望靠在男子上, 自己可以偷點懶, 這實際上沒有真正意識到男女是平等的, 對自己能力的不自信; 反之, 男子則建立在男子本能的愛好的基礎上, 隻要女子年輕漂亮帶的出去見人即可。
而西方的經濟發達是長期的, 經過60年代的女權運動, 性, 戀愛自由的思潮的洗禮, 許多年輕人從15, 6歲就開始自由地與異性交往, 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時, 自然知道什麽是更重要的。
現在在國內離婚對年輕一代來說也是正常的。這一點相比從前好了許多。但也有中年的夫妻經管已經沒有感情了, 為了孩子還繼續那沒有愛的婚姻, 這是值得商榷的, 無論是夫妻間的爭吵還是冷戰對孩子的成長都是不利的; 況且, 每個人都算獨立的個體, 為了孩子犧牲大人的幸福似乎也是不對的。父母有自己的生活, 孩子長大後又有自己的生活, 一代又一代都是這樣生活的, 父母與子女的幸福捆綁在一起也是如今造成國人婚姻糾紛的主要原因之一。
離了婚的男女再婚時似乎又顧慮重重, 女的考慮的事更多, 更加考慮未來的前途或未來的生活是否有保障。比如我的一個女親戚, 老想出國, 就想找一個外籍的嫁出去, 至於其他條件就不太強求了, 隻要年紀不要太大。而富裕的男人二婚考慮的可能就是財產問題, 工薪階層的可能就考慮性格似乎合得來的問題。
其實任何時候, 哪怕是二婚三婚,也應該找一個自己喜歡的, 性格匹配的, 品德好的人。為出國或為將來經濟上有個依靠而再婚, 就跟賭博一樣, 看概率, 運氣好的概率也許遠遠小於50%, 而自己認真選擇的話幸福的概率至少高於60%。
在人生的任何階段, 哪怕一個人到了六七十歲, 也需要愛情的。每個人的一生都是有每個不同的時間段組成的, 不能說二三十歲比較重要, 需要愛情, 六七十歲不重要, 就不需要愛情, 依據禪的教義, 生活在當下, 所以人生的任何階段都是要生活在當下的。羅素也曾說過, 對愛情的渴望是他的最重要的人生意義之一。
國家朝錢,女人朝男人的錢,男人朝錢看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這樣的家庭必定會對社會造成潛在不安定因素,中國社會經常發生的突發暴力等事件也就可以理解了。
還是西方人在這一點上人性化理性化,合得來隨時同居,合不來隨時散夥,AA從一開始就清楚明白。這需要默契,需要文化基礎和觀念的長期社會實踐才能形成,中國社會顯然不具備這樣的氛圍。
香港澳門的也行。哈哈。開個玩笑。:)
談的很具體。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