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部鑒定會通過我的課題,說明得到部的認可,下一段五座標數控加工軟件的經費就應當由航空部提供。
在株洲加工期間,陳廠長告訴我株洲研究所溫高工也作了這類軟件,在他們廠試切整體葉輪。這時全國至少有西工大、我和溫工三家在研發整體葉輪加工軟件。
航空部看到我們三家都向部裏要錢做同類軟件,要求我們三家合作,沈陽廠和株洲廠是試驗加工場地、也是將來的使用單位,就要求五個單位合作。1987年暑假末,航空部的相關部門在沈陽召開五個單位的會議,我、楊海成、溫高工、株洲廠陳廠長派李樹林來參加、沈陽廠工藝員小王參加。在會上部裏提出五家合作,部裏隻投一份錢,最後形成一個屬於部裏的軟件,五家表態同意。這時沈陽廠發現這個軟件是搞整體葉輪的,沈陽廠不會用,隻派觀察員。所以最後是四家的課題。方向定下後部裏要花時間研究,下一次會議將在株洲研究所進行。
1987年下半年四家集中到株洲研究所開會。決定經費分配,和製作軟件的分工。看來幹什麽事都要扯皮。
首先明確分工,由分工決定經費的分配。三個單位都強調自己原有軟件的算法是最棒的。但誰也不願透露具體的算法,沒比較怎能說是最好的呢?三家都搶著承擔軟件核心部分:計算刀具位置,因為有刀具位置計算的軟件是可以獨立銷售的。
隻爭論不擺出自己的軟件的計算的原理、適用範圍、軟件的結構等,就無法知道誰的算法可靠,簡單,軟件好用。不擺出來也無法吸取各家所長,形成一個新的、算法可靠、簡單、易行、方便用戶的軟件。航空部不出麵抓具體技術,就不可能把三家的優點充分發揮出來,真正形成一個新軟件。大家都死抱著自己原有東西不放,不想互相充實。我一看這樣子心裏就涼了半截。
最後部裏敲定:
由於西工大有圖形工作室,圖形不錯,就請他們承擔圖形顯示部分:包括整體葉輪,葉片形狀、刀位的圖形,刀位加工時的幹涉分析,誤差分析等的圖形顯示;
研究所處於株洲工廠地區,容易了解刀具情況和數控機床對刀具運動數據的要求,就讓他們完成符合機床命令的刀位數據的轉換。簡稱刀位的後置處理,和刀具的數據庫;
我作這個核心部分:刀具位置計算。
這樣表麵上讓航空部看到可以得到非常漂亮完整的整體葉輪用四、五座標機床加工的軟件,但沒有吸收大家的精華。隻是簡單的分段拚合。
經費問題本來是我們三個作軟件的人在申請,通過上麵的分工,另兩位分到的任務不是他們原來想做的,他們將交給單位其它人。也就是說各單位分到了錢,但他們兩位沒拿到,很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