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軍回憶,她說外婆有一位住平房的朋友喜歡種花,婆學了就在陽台種了各種花和蔬菜,使家很有生氣。她最喜歡種玻璃翠,祖孫兩人一起種植。秋天婆種了許多菊花,大菊花有一種花瓣是卷曲的,又大又好看,也種了許多小菊花。接著種了葡萄,還曾結了果實。天冷了要搬進屋裏。軍是婆最好的小夥伴,小助手。不僅一起種植、欣賞,還要幫助她到她朋友家搬花,做一些重活。
平時婆訂了幾種報紙雜誌:如光明日報、參考消息、小說期刊等,每天花大量時間認真閱讀。軍識字後和婆一起看其中的小說。每天一起聽評書,講三國魯智深、李逵等,兩人聽得津津有味,一起議論,很有意思。
軍還要和婆去排隊買不要票的肉,每人兩毛錢,她們祖孫倆為多買,就排兩次。婆最會做冬瓜盅,這需要花很長時間慢燉,非常爛、很好吃。還為大家作酒釀圓子,軍的北方同學很羨慕她能品嚐這種南方小吃。婆為她自己做低鹽的菜,把菜煮到爛,放到嘴裏就化了。那時沒有新鮮魚賣,婆要吃魚,軍母親我妹妹會到海澱的稻香村買熟食。婆吃魚肉,妹吃頭、軍吃皮,完美搭檔!那時沒有食物,沒有經濟能力,隻能如此。
當婆聽說軍要和她的父母出去玩時,很想一起去。那時的條件隻能乘公交車,帶她一起去太困難了。但每年她們至少一次帶婆坐公共汽車去看我的幹媽,軍稱楊婆,這是一件非常費力的事。
婆有嚴格的家規,做完功課才可出去玩,不許帶任何朋友來家裏,也不許去任何人家玩。就連合住的鄰居也如此,隻能在公共區交談,互不串門。軍為和他們家的小孩玩,需要互相打暗號,約到什麽地方去玩。
與婆生活在一起這十幾年,有軍這個小陪伴,使婆有了對第三代教育的責任感。生命顯得有意義,充滿了憧憬。這是父親去世後母親最愉快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