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我入北航,我們新生是8人一屋,每間是12平米。這個房間是個細長條,門兩側各放兩個雙層床,就已頂到兩端的牆壁;一個無抽屜的教室使用的單人小課桌放在窗前;一個小書架放在一側的兩個雙層床的側麵,書架上放滿了瓶瓶罐罐、碗筷、洗漱用具,很不好搬動,使得這一側兩個床下的東西很不好拿,顯得很“多餘”。8個人每人至少有一個箱子,和一、兩個臉、腳盆,往什麽地方放這些家當?如果有幾個從外地來且帶有極大箱子的學生,就倒黴了。特別是上下鋪兩人都是大箱子,更是倒黴,因為他們的幾個臉盆不能塞在床下。隻好打遊擊,到處放,經常堵住走路的通道。從此以後,各屆學生都是8人一屋,直到1993年我離開中國。
我們入學時高班老同學仍然是6人一屋。少一個雙層床,在這個床位放一個兩屜的書桌,門邊放書架,屋子顯得亮堂得多。有的房間自己投資買個臉盆架,床下清爽許多。這就是學校大發展,師生大增加,大學生宿舍長期不蓋的結果。有誰會關心?
大躍進時我校要辦分校,很多學生留校,我是其一。單身教工宿舍沒有任何增加,怎樣安置這突如其來的新教師?壓縮住房麵積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原來兩人一屋的教師宿舍,這時規定四人一屋。一年後決定不辦分校了,一些人分到外單位、一些人回班學習叫回爐,教師少了一些,住房稍鬆動,仍是二、三人一屋。
北航1952年建校,按蘇聯標準蓋了四座教職工樓。大多是兩屋一廳,也有三屋一廳的。一進門就是廳,很大、很漂亮。然後是臥室,廚房、廁所。廚房有大灶,有熱水鍋爐,廁所有白瓷保溫好的澡盆。我校隻有這四座高標準的住房。這四座樓從沒兩家合住,因為廳很大臥室很小,不好分住。
1956年我入大學時,學校正在蓋五、六兩住宅,我們看著它“成長”。它們是按兩家合住設計的,共四間屋,一個廁所,一個廚房,廚房中間有個斷牆把它分成兩半,每家有半個廚房。這四個房間中有兩個15平米的大間、一個9平米、和一個6平米。一進門是細長條的過道,沒有正規的廳。廚房沒有大灶,沒有熱水鍋爐,廁所澡盆不能保溫,不能用於洗澡。以後再蓋的樓房都是這樣的設備。
和1952年所建的房子對比,這個房子兩家合住時,每家住房已大大縮小,隻兩間屋沒有廳,且兩家公用廚房和廁所。
這個房子對於人口爆炸的國家便於使用,因為每間都可住人,每間就可是一家。這樣這個單元可以一家住,兩家住,三家住,四家住,靈活多變。說明中國越來越窮,養不起這樣多的知識分子,住房標準大大下降。在建後的幾十年中經常是三家、或四家合住。直到1993年我離開北航時這個樓是一家住一套了。
由於人口的爆炸,學校大發展,那時已感到五、六住宅還是奢侈了。四房住兩家太大了。1959年我校又建了七、八兩住宅,這是三間一套的。廁所廚房比五、六住宅小得多,三間屋分別是15、10、9平米,沒有6平米的小間。每間住一家時,九平米總比6平米的一家要舒服多了。七、八住宅和五、六住宅類似,也沒有廳,進門就是一個小窄過道。保持了靈活分配,可以住一家、或兩家,三家。到了1969年可憐的教職工,新入住者都是三間住三家,人口數至少是4口、3口、3口共10口毫無關係的三家人,共用廁所和廚房,小廚房放三個小火爐,夏天做飯實在是悶熱難熬。
九、十住宅也在62年左右完成,三大間一套,大概是18,12,9平米三間,住三家比前兩類舒服。這就是北航文革前的家屬住房。
當時學校發展很快,人口眾多,實在不夠,就蓋沒有廚房、廁所、暖氣的小平房,每一排房幾家合用一個水龍頭,幾排房蓋一個公用廁所。很像北京市民,在房門外屋簷下做飯。其好處是平房,每家門前有一點小院,會種菜的人家很喜歡,獨門獨戶,可以互不幹擾。
住房還是不夠,就把四個學生宿舍樓中樓道較寬的老樓改為筒子樓。
這種狀況直到文革結束。解放後到改革開放前住房條件越來越糟。美其名曰因革命的需要,不能蓋房。
老人家賓天4人幫被抓之後,又慢慢地人均住房增長到現在的XX(具體數字我也不知道), 唉, 住房大了, 變修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