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尼燕京人

本人近期完成了曆史記實故事,以我家四代為中心,在中國從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中國,甚至世界所發生的真實故事。希望讓後人知到也可作為曆史的側影,供寫這段曆史的人參考。也是一為老人在離開世界之前想說出的話。
個人資料
佩尼燕京人penny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燕京人 我的自述63:與付校長換房

(2018-07-01 13:57:45) 下一個

       第六章    燕京消失後的一葉小舟

 

 

       燕京存在和消失對每一個燕京人是一個巨大的變化。燕京存在時,我們是燕京這個整體之下的一顆小釘子。燕京這個總體處理了外麵的事情。每個人隻對內就可以了,大家坐在燕京這條大船上一起漂在曆史的海洋裏。燕京消失後,我們就沒船可乘,每個人都給扔到大海裏了。自己需要好好掌握自己的命運,不要翻船。

 

        進城住

 換房搬家、住風景區

 

 

       爸爸宣布他不在北大工作,我們家要搬出北大,搬到何處不知道。因為勞動幹校正在討論籌建,但我們的房子很好,決不允許久住。這時北大準備把58號給北大湯副校長,這位副校長就是組織北大12位在1951年表忠心的那位。恰好他住在城裏自己的房子裏,現在就讓我們兩家換房,我們住他的房子當成是住學校的房子,按住學校的房子付房費。

      1952年九月末我們兩家同時搬家。

      城裏的房子太小,隻搬去客廳的鋼琴,飯廳的玻璃櫃、飯桌,媽媽的大立櫃、梳妝台,放我們衣服的五鬥櫃、三鬥櫃,及每人一張床,我們三個小孩每人的一頭沉大書桌還給學校,換成小二屜書桌,這些是普通人家最基本的家具。大小兩沙發都還了,從此以後我家再也沒有沙發,可以扔掉各種家具,但作為知識分子最需要的書櫃,爸媽的大書桌是絕不會扔掉的,這些東西陪著我們五口一輩子。一個卡車就搬完了。

      我們和爸爸騎車去,媽媽坐卡車司機旁。下午到了新家,趕快打掃每個房間,快速的放好家具,這個新家就弄好了。

       這是一個典型的四合小院,隻給我們北房、西房和南房三排,東房是原來他們的房客。北房是較長的一排,爸爸的小臥室在最東邊,然後是媽媽臥室,然後是客飯廳,這裏有通到小院的門,再過去是隻有一個自來水龍頭的小廚房,用小火爐燒水、做飯。最後是小廁所,隻有一個冷水管沒有熱水管的臉盆、及水衝的馬桶。沒有洗澡的任何設備,地麵有一下水孔我們就用自己的盆從廚房端水去洗澡,洗後水就從這個下水孔流走,但倒水必須很慢,否則水會流到廚房,甚至客飯廳。

       我們三人住這沒隔斷的小西屋。南房很小是保姆住,原來的廚師、保姆全不來,外婆的那位保姆趙老太來我們家工作、住小南屋。

      這個房子當然不會有暖氣,冬天取暖是最大的問題,北房在客飯廳放一個大火爐,爸爸臥室和小廁所最冷,我們就用大鐵盆靠在客廳爐子旁洗澡。西房、南房各放一個小火爐,晚飯後作功課時開大爐門,屋子暖和一點,其它總是封著的,總之住在這裏冬天很不好過,太冷了。

       院子是磚的,通到外麵的排水口太小,下大雨會成河。我們是2號離大馬路較近,小胡同中間是磚路,旁邊是土,下雨旁邊的土把磚全蓋住了,這小胡同就成了爛泥,很不好走。

      這個地點很好,在故宮西後河對麵,每天一出胡同口就看見這個河和故宮後門的漂亮的小樓。

      往西就是北海前門,北海大橋。站在橋上北麵是北海,南麵是中南海。下了橋就是中南海後門,北京圖書館,北大醫院。

      往東就是景山,故宮後門。

    往南走北長街就是女一中。南、北長街的相接處西麵是中南海東門,東麵是故宮西門,這裏有一個小圖書館。向南走一點是中山公園西門,再向南是男六中。出了南長街的南口就是天安門大街。往東是天安門,往西就是中南海的正門。

     如果一個休閑的人,可經常到這些地方去散步,很是美麗。那時北京人口不多,夏天晚上可到北海大橋上散步,這個穿堂風吹在身上是多麽的風涼。但我們忙於學習,爸爸忙於建勞動幹校。在這裏沒有這樣瀟灑的生活,實在遺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Dalidali 回複 悄悄話 "與付校長換房", 我還以為是與姓付的校長換房.
原來副校長姓湯!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