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後運動太多,後來又有批武訓傳,批胡風反革命集團等。我在女一中沒受很多影響。但爸爸每天沒有笑容,緊皺眉頭。一直沒有研究方向,社會學已被打倒,取消,不可能再作社會學的研究,所以沒再寫什麽論文。再來查查那些舊知識分子,解放後、文革前有多少論文和科研成果發表呢?是他們變笨了還是什麽原因?
到1955年底,特別是1956年初,爸爸有了較大的變化,在吃飯時,他說要抓緊幹,要為中國科技趕上世界水平貢獻微薄力量。並說周總理講舊社會來的知識分子麵貌已發生巨大變化,是社會主義建設中一支偉大的力量,是工人階級的一部份。工、農、知識分子是兄弟的聯盟。要發揮所長,給與信任、支持,並給必要的工作條件和待遇。這時提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口號。
就在這少有的溫暖環境中,爸爸抓緊時間寫了三篇文章。這是他新專業勞動係和社會係相結合的論文。對我國的按勞取酬政策和人口再生產與國民經濟再生產相適應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評價蘇聯教授的書“人口統計學”,對中國的人口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分析。
如果當時的政府組織這些專家研究,就有可能阻止人口爆炸,中國的經濟也有可能比較好的向前發展。這時大眾出版社請爸爸寫一本人口論的通俗讀物。可惜政治氣候的變化,沒能完成。
我們中學也有變化,大家都覺得要好好念書為國家趕上世界先進科技水平而奮鬥。這時全國的政治空氣是輕鬆的,爸爸臉上有了紅潤光澤。這就是爸爸帶我去看東歐歌舞表演的時候,他可以輕鬆地看,說了那樣多的俏皮話,大笑、如此開心。
我也是在這樣放鬆的情況下進入了大學。我想要好好學習,抓緊時間多學一點。特別想知道在大學的學習特點,學習方法,怎樣作大考的複習。所以那些高年級同學抓住了我的這個想法,來和我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