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防癌又護心血管健康,一舉兩得!
副標題: 哈佛學者:預防癌症,先從預防心血管疾病做起!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排名第一的疾病。
自2000年以來,心髒病死亡人數增加了200多萬,2019年增至近900萬。心髒病現在占所有死因總數的16%。在新增的200萬例心血管疾病死亡中,一半以上發生在西太平洋區域。而歐洲區域心髒病死亡人數則有所下降,死亡人數減少了15%
據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心血管疾病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現已有患病人數為3.3億,每5位死亡者中有2人死於心血管病。中國心血管病死亡占城鄉居民總死亡原因的首位,農村為46.66%,城市為43.81%,心血管病給居民和社會帶來的經濟負擔日漸加重。不健康飲食所導致的心血管代謝性疾病死亡人數仍在持續增加。
另據最新發布的全球癌症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新發癌症病例1929萬例,癌症死亡病例996萬例。這些數據裏有多少人是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並發,我們不得而知;但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這兩種疾病之間的存在聯係。
2020年,荷蘭格羅寧根大學醫學中心的Rudolf A. de Boer教授的研究團隊,在《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雜誌上發表的 “Tumor biomarkers: association with heart failure outcomes (腫瘤生物標誌物:與心力衰竭結局的關聯)” 的研究稱,我們的研究進一步證實了癌症和心血管疾病之間的聯係,因為我們現在證明,腫瘤標誌物相關的信號途徑在心力衰竭中也明顯失調。
近日,美哈佛大學附屬麻省總醫院的研究團隊在美國心髒病學會雜誌子刊《JACC: CardioOncology (腫瘤心髒病學)》上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們通過分析兩項大型健康研究中的數據發現,那些保持有利於心髒健康生活方式的人降低了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同時,也降低了患癌症的風險,表明健康生活方式既可維護心血管功能又可預防癌症,一舉兩得。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假設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與心血管疾病本身的發展都與健康個體未來患癌症風險的增加有關。
為此,他們調查了弗雷明漢心髒研究 (Framingham) 和預防腎與血管晚期疾病研究 (PREVEND) 中涉及20305名年齡36至64歲參與者的相關數據,其中54%為女性,身體質量指數 (BMI) 為26.5±4.8,前吸煙者占33%,吸煙者占29%,合並症包括糖尿病 (4%)、高血壓 (15%) 和高血脂 (4%)。參與者在研究開始時均未患有癌症。
研究人員分析了傳統心血管疾病 (CVD) 風險因素 (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膽固醇和高血壓)、10年動脈粥樣硬化CVD風險評分 (ASCVD)、CVD生物標誌物 (如利尿鈉肽和心肌肌鈣蛋白)、CVD事件的發展以及理想的心血管健康指標對後續癌症發病率的影響。
理想的心血管健康指標是美國心髒協會 (AHA) 的定義的7個心血管健康指標。包括:不吸煙、BMI <23、每周劇烈運動≥75分鍾或中等強度運動≥150分鍾、多吃水果蔬菜並減糖減鹽、總膽固醇 <200 mg/dl、血壓<120 mm g、空腹血糖<100 mg/dl。 (mg/dl = Milligrams per Deciliter)
在平均15年的隨訪期間,總共發生了2548例癌症。最常見的癌症亞型包括胃腸道癌 (20%),肺癌 (11%),前列腺癌 (16%) 和乳腺癌 (18%)。
研究人員發現,有利於心髒健康的生活方式與較低的癌症風險之間存在關聯,反之也成立,即不利於心髒健康的生活方式與較高的癌症風險相關。
他們還發現,常規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如年齡、男性、吸煙 (或有吸煙史) 和糖尿病都與癌症風險增加存在獨立的相關性。
此外,他們在9575名參與者中發現利尿鈉肽 (心髒壓力標誌物) 水平的增加也預示著患癌症的風險增加。具體而言,10年ASCVD風險評分每增加5%與癌症風險增加16%有關;利尿鈉肽水平最高的前三分之一的參與者患癌症的風險比該水平最低的三分之一參與者高40%。
盡管研究開始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參與者和在研究期間發生過心血管事件 (心髒病發作或中風等)的參與者未被發現患癌症的風險增加,但那些在研究開始時就已經嚴格遵守美國心髒協會建議 (管理血壓、控製膽固醇、降低血糖、堅持運動、健康飲食、減肥、戒煙) 的參與者未來患癌症的風險更低。
然而,研究人員表示,這項觀察性研究可能存在潛在混雜因素的影響,因此無法得出因果關係。但研究樣本量較大,且隨訪時間較長,因此可以確定血管疾病與癌症的關係。研究人員希望進一步進行此類研究,以闡明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相關性的潛在機製。
根據以上科學闡述和論證,基本上可以知道心血管疾病與癌症之間有較多的相同指標,隻要合理的平衡飲食+適量運動,促進了心血管健康,也就同時在預防癌症。
優化你的生活方式,爭取防癌健心活血,一箭雙雕!
論文鏈接:https://www.jacc.org/doi/10.1016/j.jaccao.2020.1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