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427)
2020 (127)
2022 (141)
2024 (99)
不不,不是窮到隻剩錢,而是窮到隻剩談錢才有意義的地步了。
美國正被掏空。美國的國債高達34萬億,是GDP的1.23倍,政府欠的高過國家一年的總收入。這筆債每年的利息就高達一萬億。再看美國政府的收支,據維基,2024年的收入是4.9萬億,支出是6.8萬億,赤字1.8萬億,占GDP的6.4%,也就是說,美國政府在高位赤字上運行,要維持下去還得不斷舉債。美國經常發生政府預算案在國會通不過,而導致政府關閉的事,這在其他國家鮮有發生,這就是原因,每次預算都是借債,這日子能好過嗎。
然而光看發達國家的債務GDP比,美國的1.23還不至於怎麽出格,據國家貨幣基金組織,日本高達驚人的2.5,意大利1.35,法國1.1,加拿大1.07,英國1.01 ,隻有德國和澳洲遠在盈餘區域,分別為0.66和 0.49(難怪德國還有底氣強一下脖子,澳洲還有心思開幾句戇戇的玩笑)。但問題在於,美國在為其政府債務融資方麵,對外國投資者的依賴程度遠高於其他高負債國比如日本。大約35%的美國政府債務由外國投資者持有,日本和中國最大,分別持有約1.1萬億和8000億美元的美債。相比之下,日本的國債中隻有不到10%由外國投資者持有,大部分債務掌握在本國的養老基金、銀行體係以及央行手中。歐洲也是,有歐洲央行背後作為最後貸款人,以歐元計價發債。
所以必要時,日本和歐洲央行都可以出手幹預穩定市場,而美國更大程度上依賴全球資本市場,對其波動難以有效抑製。美元仍是全球儲備貨幣,許多國家持有美債,但國際信心一旦變化,或出於某國家的戰略圖謀,出現外國投資者大規模拋售美債,美國政府的借貸成本將急劇上升,赤字難以為繼而崩盤。
問題還沒完,美國不僅長期財政赤字嚴重,還同時存在巨大的長期貿易赤字,這便是令人談虎色變的所謂雙赤字現象了,像一把巨大的剪刀,叉架在脖子上。據美國財政部,截止2024年,美國的貿易赤字高達9184億美元,比上年增加17%,占GDP的3.9%,主要存在於與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雙邊貿易上。相比一下,2024年中國的貿易順差是9922億美元,德國也長期保持貿易順差。
美國3-4%的貿易赤字占GDP的比例雖然在發達國家中並不算特別高,但其對國內經濟和產業的長期影響卻比其他國家厲害。一來絕對數目巨大,二來幾乎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就持續存在,不像其他國家那樣在盈餘和赤字之間波動。三來,最主要的,美國的市場政策向來自由放任,政府管理鬆懈,理論上本是好事,本國市場早已適應,但放在險惡的全球市場就圖樣圖森破了,使得政府對經濟和產業缺乏主動保護和升級,不像中國德國日本和韓國那樣,有積極的產業政策和貿易戰略保持本國工業競爭力。結果是美國的長期貿易赤字,伴生出本國製造業的衰退,大量高附加值的製造工作外包海外,工業體係趨向空心化,越來越依賴關鍵海外供應鏈,被人掐脖子。同樣為彌補貿易赤字,美國不斷向外國出售資產,國債、股票或房地產,對外資的依賴不斷增加,外國對美國資產的持有比例逐年上升。
所以,一方麵美國的巨大而持久的雙赤字現象和背後的特有風險結構,已經把美國經濟推到了懸崖邊上,另一方麵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使得美國依然能比較容易吸引外資、維持赤字運轉,掩蓋了結構性問題,讓人們過度自信,缺乏防備。假如美國社會和政治混亂造成世界對美國信心崩潰,美元地位也將隨之瓦解,那種兵敗如山倒的景象不可想象。
因此美國降大任於川普,
這種愚蠢的不平等關稅必須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