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427)
2020 (127)
2022 (141)
2024 (99)
十幾年前,這個咖啡館離我當時的辦公樓很近,上班路上,午間休息,或者下班後,常會去坐一下,叫杯拿鐵或者卡布奇諾,除了這我再也不知其他品種,有時下班後有點餓,還會要一塊奶酪蛋糕。那時店裏的咖啡很一般,不比星巴克好多少,就是貪近貪順路,換一下環境,換一下心情而已。我有一首小詩"午酣",就是大約十五年前年在那裏昏昏沉沉敲進手機的(博客發表時間是不對的,因為那時還沒進文學城):
午間有暇,小坐
咖啡在街角,在中央車站
和都會劇院的膠合部
有軌電車往返,把布景和群眾演員
置來換去
搖滾在某刻停止,換上馬勒五號四章
一個民國女子,在我嗬欠的間隙
走出書頁的的蒙太奇
她黑白的步態,正越過路中的子午線
我想沒有比這一步一停格
更繾綣的
南方北方了
十年前某段時間,我幾乎天天在這裏泡上個把小時,公司改組,我們整個部門被撤銷,我便在這裏上網找工作寫申請。抿上一口咖啡,當時的心情,現在還能稍稍回味出來。
後來去了另一個地方上班,就再也沒回來光顧過,畢竟隻是一家很普通的咖啡店。疫情前,偶然經過,見裏裏外外坐滿了中國小留學生,好奇上前一看,原來已改換門庭,賣些稀奇古怪價格不菲的飲食。
這個周五早晨,去一個機構辦事,離那條街不遠,我就提前兩站下了車,沿路走走,忽見那個咖啡店又變樣兒了,小留學生們一個也不見了,清清爽爽的樣子,臨街玻璃窗上簡單粗暴地寫著Coffee And Food,莫不是成了給街友們施粥之處?但還是情不自禁走了過去。進得門來方嚇一跳,這滿堂的裝潢也太有風情了,說不上哪種,亂猜的話,比較接近西班牙或者北非吧,或者哪都不是,隻是店主的想象。
店裏隻有三四個顧客,服務員是兩個亞洲學生模樣的,我叫了杯拿鐵在靠門處坐下,喝了一口,噢天哪,太美味了。品著品著,漸漸我肯定了,這確是我喝過的最好的咖啡,能醉人。
時光總是這樣,越來越醇化又越來越異域,直到喝口水便認不出回家的路來。見時候不早便端著剩下半杯咖啡出了門,邊走,邊打定主意還要再來,在店還沒又一次易主或者易容之前。
還是很多小留 https://www.instagram.com/oldschool_kafey/p/C7_24puPIhW/